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鲜为人知的步枪-辽十三式步枪

2022-07-07 20:26 作者:Lepard111  | 我要投稿

打算开一个系列讲一讲MG时期的国造与我国使用的步枪,系列的第一“枪”就由辽十三式来当啦!

目录:

1,沈阳兵工厂简史

2,设计者(韩麟春)简介

3,辽十三式步枪的前世今生

4,辽十三式步枪的设计与参数

5,辽十三式步枪的使用史

6,辽十三式步枪的刺刀

7,结尾


沈阳兵工厂简史:

奉天军械厂,又称沈阳兵工厂或东三省兵工厂,其旧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是由张作霖于1921年下令修建的一座修械及制造枪弹的工厂。(因为原来的奉天军械厂规模太小了满足不了奉军的需求)

沈阳兵工厂

次年,张作霖大力整顿奉军,将奉天军械厂改为东三省兵工厂。在大东边门外,重新辟地建厂,并于厂房西侧,修筑站台,铺设铁轨,火车可直通厂内。先后增建炼钢厂,机器厂,锅炉房,水塔,水道等设备,并设立兵工学校将现代化(就当时而言)兵工厂的设施都置办好了,甚至有点超过。一度成为亚洲最大的兵工厂(规模)。

关于其规模,设备之齐全,生产线之多,种类之繁多咱们就不多说了,有好多大佬已经讲过了(比如:牛戈文草)



设计者(韩麟春)简介:

他的其他身份就不说了,就说和辽十三式有关的吧。他曾在日本留学,也在中国陆军部任职,后来被张作霖延揽至主持东北兵工厂厂务总办。在厂务产能走上轨道后,韩麟春开始着手进行步枪的研发,基本上是对三八式步枪进行改良与改膛。

1924年,十三年式步枪完成开发,又称为「韩式七九步枪」或「辽十三年式步枪」。因研究并制造韩麟春造步枪,获授勋五位。(勋位章我也挺喜欢的哈哈)



辽十三式步枪的前世今生:

辽十三式步枪的名字来源为生产年份为1924年,当时正是MG13年。它又称韩麟春步枪/韩式七九步枪,满Zhou毛瑟步枪。 辽十三式从1924年开始生产从最初的月产400支到后来的月产4000支就这样一直生产到了1931年R本侵占满Zhou,在新成立的Wei满Zhou Guo继续生产该型步枪,直到1938年工厂转产有坂步枪。 

预计生产了14万只辽十三式步枪,其中大多数都使用7.92×57mm 毛瑟弹药,但在 1944 年末为了装备满Zhou Guo军辽十三式又被重新开始生产,约有 10,000 支使用6.5×50mmSR 友坂弹的辽十三式被生产。除了不同的弹仓尺寸外,他们在弹仓内安装了一个钢块,以便在现有不改变生产线的情况下缩短弹匣(装6.5弹)

辽十三式步枪与其刺刀

一种就是想我们上面提到的那样,是韩麟春靠改良加改膛三八式步枪搞出辽十三式的。

但是还有好几个其他版本(包括韩麟春说)


奥地利图纸说(老外基本上都用这介绍):

斯泰尔在 1912 年之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继续改进其斯太尔 1912 型毛瑟出口型步枪,最终在 1917 年完成了装有带罩撞针、两个排气孔、可拆卸弹匣和防尘罩的原型, 其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日本38 式步枪的影响,它的大体设计是基于毛瑟的。

2014 年智利大阅兵期间手持 M1912 步枪的智利士兵

(毕竟三八式在1905年就推出了,斯太尔的工程师有的是时间研究,更别说毛子在一战期间也买过奥匈多多少少也该缴获过一些)

拿着三八式步枪的沙俄士兵

然而,在战争结束之前,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当时对于斯太尔而言为奥匈帝国军队生产曼利夏 M1895是优先于其他一系列轻武器的研发的(毕竟这种最需要大量的步枪,尽管曼利夏1895在泥泞的环境非常不可靠以至于斯太尔需要在毛瑟1912型步枪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出一只新的步枪来替代它。但是完全等不了那么久曼利夏1895的生产也不能停啊,而且事实是等斯太尔搞出来配套的生产线的时候,同盟国各位都战败了)。

背着曼利夏1895型步枪的奥匈帝国士兵

并且在 1919 年《圣日耳曼条约》禁止在奥地利生产军事武器。于是投入了大量资金搞出这新步枪生产线但生产不了的斯太尔将生产许可证,生产线机器,图纸,模板和生产工艺都卖给了远东的一位客户(说的就是张作霖),该客户移除了可拆卸的盒式弹匣的设计从而产生了辽十三式步枪。


韩麟春设计说:

也有人说在 1918-1920 年间那位“客户”从奥地利进口了一些/一只未完工的样枪。然后该客户进而自行研究搞出来了辽十三式(这就对应了韩麟春说,因为真的是他设计的话那么也可能参考了那一些传说中的:样枪)毕竟十三年式也叫韩麟春步枪/韩式七九步枪。


日本工程师设计说:

当时兵工厂里面确确实实有日本技师/工程师,再加上本子的三八式也用了防尘盖的设计所以一些人认为日本技师将三八式与当时在中国是主流7.92x57mm毛瑟与奉方的要求结合起来设计出辽十三式。


鄙人的“大锅炖”说:

鄙人的个人认为可能是因为韩麟春采购了各式机器,聘请了许多外国工程师与军事技术人员。而这条奥地利的生产线也是韩麟春的手下采购的,并且在后来的在设计辽十三时韩麟春与上述的各方(各国工程师和军工技术工人)在从斯太尔购买的图纸与生产线上做了修改并推出。因为上述的各种说法是可以叠加在一起的,完全不冲突所以我认为这样也算合理。如有错误请各位大佬指教哈!



辽十三式步枪的设计与参数:

辽十三式可以说是友坂步枪与毛瑟步枪中和后得出的“混血儿”,接下来我们来说一说双方留在辽十三式上的设计与特点:



友坂步枪的特点:

从上到下分别是:毛瑟G98步枪,辽十三式步枪,以及三八式步枪的击针与部分枪机

该步枪与有坂步枪有许多共同特点,卵形拉机柄柄头和机匣上的双排气口。它还有一个连接到枪栓的防尘盖,并且是可拆卸的。

辽十三式步枪的两个排气孔

并且在沈阳兵工厂被占领后曾生产过使用日式6.5毫米弹药的辽十三式步枪,这一批步枪的枪托和其他友坂步枪一样,都采用(双木)拼接式枪托。因为这样可以更省木材对于资源匮乏的本子来说是一个好的设计与想法。



毛瑟步枪的特点:

辽十三式步枪的保险与毛瑟 1898 类似;然而,辽十三式步枪的枪栓套不用螺纹(就不用像拧螺丝那样),而是通过凸耳固定到枪栓上,只要将保险拨片立起来接着旋转到指定位置接着击针会自行滑落。

辽十三式步枪的枪机内部有一个套筒保护着击针(在上面已经对比过了)。

辽十三式步枪

辽十三式步枪有一个手枪式握把,但没有抓握凹槽。辽十三式上带有一个行军挂钩(休息时可以把一堆步枪架起来)。步枪前端有一个短刺刀座,因此只能安装带有枪口环的刺刀。

刺刀座的下方可装通条,枪托的手枪式握把后面有一个的枪带环。总的来说两者的基本设计没啥大的差异。


辽十三步枪的规格/参数(此处取自wiki):

长度为 48.82 英寸(124.0 厘米),

枪管长 29.13 英寸(740 毫米),

重 9.4 磅(4.3 公斤)

弹容量:5发

表尺:最高为2,000 米(6,600 英尺)

弹药:它主要发射 7.92x57 毫米(毛瑟)子弹;一些被修改为可使用6.5x50 毫米友坂步枪弹。

序列号:全号一般会在枪身左侧(序列号之前会有一个沈阳兵工厂的徽),在许多部件上都带有序列号比如保险拨片

生产年份:1924-1931年(之后也生产了差不多一直到1938年)

厂标:位于节套上方:


辽十三式步枪的使用史:

奉军:

奉军官兵

辽十三步枪本来就是用来装备奉军士兵的所以在1924年之后的一些列战役中都有使用。


R军与满军:

72,679 支辽十三式步枪在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被R本人缴获。随后满Zhou Guo军随后开始使用这些步枪以及之后他们新生产的步枪(还包括买的三八式卡宾和从奉军军火库里收缴到的,在1932年时他们使用的步枪就有26种),尽管满军在抗战开始时使用的辽十三式步枪的数量估计相当少,很可能是由于他们的标准化计划和 1930 年代转向日式武器的原因。


其他:

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的军队,以及后来的Wei蒙jiang国,也有 10,000 支辽十三式步枪,于 1929 年获得。

德穆楚克栋鲁普与R军军官



辽十三式步枪的刺刀:

可以说辽十三式的刺刀也是毛瑟与三八式刺刀的“混血儿”,整体Dao刃与大部分毛瑟刺刀相似而不是像30式刺刀那样的刀型刃。除了Dao刃外其他基本上与30式相似,包括弯钩。而因为上面提过的原因所以辽十三式的刺刀是有枪口环的。

根据内网的数据:

 带刀鞘全长43.3厘米,刀长40.5厘米,刀柄12.5,刀刃长27

30式刺刀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因幡海棠兄的辽十三式步枪的刺刀:

整体保存的不错

下面这个大家可以猜一下是啥

刺刀卡槽:

结尾:

总的来说这款步枪就是毛瑟系与友坂步枪的中和款,原本是作为奉军的制式步枪而制造的却没想到不到十年就经历了停产,再生产到永久停产。不过沈阳兵工厂后来成为了第90 兵工厂,在战后还一直生产30式刺刀。

在今天这一特殊日子发出也不错,希望大家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吧!



好嘞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鲜为人知的步枪-辽十三式步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