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需在多久内续签?
在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久久未与劳动者商讨续订劳动合同的问题,而劳动者因此离职。此时,劳动者是否可以主张用人单位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需要在多长的时限内向劳动者提出续订劳动合同?
黄某于2015年8月入职某钢公司,于生产中心品管部任工程师。双方签订了期限至2018年8月的书面劳动合同。2018年8月到期后,黄某再未前往某钢公司上班,某钢公司亦未向黄某支付工资并缴纳社保。2018年11月,黄某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裁决某钢公司向黄某支付经济补偿金1万余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黄某自愿不再续签劳动合同为由驳回了黄某的仲裁请求,黄某遂诉至人民法院。此外,某钢公司在庭审期间提交了一份刻录时间为2018年11月的录音光盘。其中的录音表明,某钢公司曾要求黄某签署通知书一份。通知书的内容为:1、黄某的劳动合同需要续签;2、因公司架构调整,黄某需转岗至制造中心。黄某认为新岗位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职责均发生变化,拒绝签署通知书。同时,在录音中,黄某称公司已让其放假三四个月。对此,某钢公司表示,现在不会再给黄某放假,需要黄某回来上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终止。”
第四十六条第五项规定:“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五条规定:“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经办法院认为,双方劳动合同于2018年8月到期,结合录音中提及的放假内容,某钢公司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在第一份劳动合同到期期满1个月内有通知劳动者续签合同,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结合某钢公司自2018年9月起未再向黄某支付工资并缴纳社保,足以表明某钢公司以其行为表明不愿与黄某续签劳动合同,且最终双方也确未签订劳动合同。因此,某钢公司应向黄某支付经济补偿金。此外,某钢公司的制造中心与生产中心对于品管部门及其工作的内容明显不同。且根据公司架构,制造中心并无品管部门。在这种情况下,某钢公司将黄某调岗至制造中心,黄某有理由相信新旧岗位工作条件存在差异并拒绝调岗。因此,经办法院最终判决某钢公司向黄某支付经济补偿金1万余元。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对于劳动合同期满后的续订问题,上述法律法规只规定了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实体条件,却未明文规定在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需要在多长的时限内通知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显然,在劳动合同到期而用人单位长时间未与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而劳动者另谋他就的,这种情况下属于非劳动者自愿使劳动合同不再续签。此时,用人单位需要在多长的时限内向劳动者提出续订劳动合同,就如本案一样,成为双方争议的焦点。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对于已经建立劳动关系但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双方应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根据类推适用原则,如果劳动合同期满后,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想继续与劳动者保持劳动关系,此时双方仍存在劳动关系,且用人单位理应于劳动合同到期后1个月内向劳动者主张续订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没有在1个月内与劳动者主张续订劳动合同,而劳动者因此离职并主张经济补偿金的,则用人单位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案中,某钢公司与黄某的劳动合同于2018年8月到期,而某钢提交的向黄某主张续订劳动合同的录音却刻录于2018年11月。显然,某钢公司没有证据证明其于劳动合同到期后1个月内向黄某主张续订劳动合同,而黄某因此离职。综上,某钢公司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