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轻科普x拟人化]Eurypharynx pelecanoides 宽咽鱼

2021-10-24 13:25 作者:Iriscia鸢  | 我要投稿


拟人化形象

      设计上参考了宽咽鱼的外形我知道你们看不出来x。斗篷状的服装代表了张开后水气球一样的咽部总不能真的把咽部画成地方性甲状腺肿,为了用自动笔在显然非专业的线条本上画出有对比度的明暗也花了一些时间。未来希望用板绘认真画一次届时当然不可能选用黑色背景。此外,由于不希望简单粗暴地表现长长尾巴的特征,编者将它作为头饰悬挂在了发辫后方别出心裁地整了个烂活

        画在线条本上就注定摆脱不了劣质感

无论如何希望喜欢

分类阶元

宽咽鱼,属于

囊鳃鳗目 Saccopharyngiformes 

宽咽鱼科 Eurypharyngidae

宽咽鱼属 Eurypharynx

像这样单科单属单种的现象在许多深海鱼类中普遍存在。这与我们对它们认知较少、许多潜在物种尚未明确不无关系,更和它们强大而极致的辐射演化密切相关。而后者正是造成大众印象中深海鱼「随便长长」的重要原因。

真的只是“随便长长”么?

“外强中干”的掠食者

      宽咽鱼属 Eurypharynx 是以 eurys(拉丁文:长)+ pharynx(希腊文:喉头)构成,即“长喉咙”之意 可谓生动形象。

      虽然它们有一个标志性的巨口以及独一无二的宽大咽部,但那也仅仅是“咽部”(口腔)而已。事实上,宽咽鱼的胃很小,故它们常捕食的是浮游性的甲壳类动物,但这么大嘴不吃四方就浪费了也能捕捉稍大的猎物,比如小鱼(听起来还是不大)。

      考虑到此鱼能达到接近1米长,它所能捕食的小鱼在深海里也已经不算小了。

最近捕捞的一个标本中,X射线影像显示其捕捉了一条小鱼(编者锐化了图像)

      由于独特的外形,它们也被称作「吞鳗」(早期的中文翻译)、「鹈鹕鳗」、「伞口吞噬鳗」(英文世界)。

宽咽鱼的捕食动作,像极了张嘴对着电风扇的你

      在把自己胀成一个巨大的水气球之后,下一步工作就是把水排出,滤食其中的小生物。特化的鳃部让它们能方便地完成这个工作。

鳃的开口位于咽部后方

      在感受到威胁时,宽咽鱼会如捕食时那样吞水黔驴技穷让自己显得很大。采取这种骗术对于这种脆弱的鱼类而言实属无奈:它们既无法迅速地逃跑,也没有御敌的尖牙利齿或是厚重装甲

      实际上,捕捞出水的宽咽鱼经常把自己打成好几个结,这柔韧性让坐位体前屈为负值的编者何其羡慕。另外,真的有鱼类会将自己主动打结,那就是盲鳗(Myxiniformes)

一脸委屈的大蝌蚪:“你不要过来啊!”
一旦缩水,原形毕露x

无光带的星火

      囊鳃鳗目的多数物种栖息于水深500至1,800米的无光带,几无阳光能照入这样的的深度生物发光为无光带中唯一的可见光源,大部分的食物来源来自于从上层水域飘降下来的海洋雪

海洋雪 是指深海中像雪花一样不断沉降的有机物碎屑,起源于海洋上部透光层的有机物生产活动。

      和几乎全黑的身体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它们拥有一个能发出荧荧蓝绿光的发光器。许多深海鱼都有这种特征——它们几乎是这个世界上体色最黑的生物

      这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是捕食和避敌的推动力。“超黑”的身体可以吸收几乎所有光线——包括自身的生物光。这使深海鱼难以被自己发出的光照亮,从而在用光线吸引猎物和不因光线显示自身轮廓而引起捕食者注意之间达成了平衡。这一点和同样生活于无光地带的洞穴鱼类有明显区别。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宽咽鱼并不是一天变黑的。其所在的囊鳃鳗目在成年之前保持着透明的外观。

图为 Saccopharynx ampullaceus 囊鳃鳗
透明的 囊鳃鳗 幼鱼在海洋雪中漫步。
尾部的发光器。右上角是头部,其中蓝色小点是勉强被照亮的眼睛。

感受一下“超黑”的效果。
Sinocyclocheilus 金线鲃属 的某种鱼,同样生活在无光环境下的它们却失去了黑色素。

      虽然自身能发光,但宽咽鱼的成像视力并不算好——不大不小的点状眼睛在头部先端,它们被认为用于检测微光的存在,而非用于成像。此外,长长身体上灵敏的侧线一样提供了可观的态势感知能力。

点状的眼部能感受微光。(图为 Saccopharynx ampullaceus 囊鳃鳗)

没有泳鳔的泳者

      曾经认为,宽咽鱼和其他深海鱼一样为了节省来之不易的能量,只会静候猎物的到来。近年来的研究则显示,宽咽鱼可能会积极地跟踪猎物,鞭状的长尾赋予了它们较强的运动能力。

      尽管能自如地悬浮和游泳,宽咽鱼却没有鳔。使它们不致成为趴缸王的秘诀它们用特化的肾脏代替了鱼鳔的功能。

积极地摆动长尾。

     

囊鳃鳗目简介

      囊鳃鳗目被指出和真鳗类(鳗鲡目)有亲缘关系。近来的研究认为囊鳃鳗目是鳗鲡目下的一个演化支。它们和鳗鲡目一样都有柳叶型幼体

     该目下有三个科存在性二型本文提及的宽咽鱼就具有这种特征:雄性在成年后,嗅觉器官扩大以嗅出雌鱼的信息素、上下颌退化、牙齿缩小或消失,而雌性变化不大。然而网络上找到的宽咽鱼图片中它们都长得差不多

 许多深海鱼(如角鮟鱇)都有雄性嗅觉器官发达的现象,这帮助它们在视力所不能及处寻找伴侣。

囊鳃鳗目的部分物种(对应了这个目拥有的全部5个属)A)Neocyema erythrosoma红体新胚鳗 B)Monognathus jesperseni杰氏单颌鳗 C)Eurypharynx pelecanoides宽咽鱼 D)Saccopharynx ampullaceus 囊鳃鳗 E)Cyema atrum 月尾鳗



[轻科普x拟人化]Eurypharynx pelecanoides 宽咽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