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毛主席《怎样分析农村阶级》研读摘要

2023-09-17 10:17 作者:行影之间  | 我要投稿

    【前言】《怎样分析农村阶级》是1933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针对土地改革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而写的,把农村阶级分为五层,分别是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和工人。并对每个阶层作了定义。

【一.地主】

    “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的劳动,而靠剥削农民为生的,叫做地主。地主剥削的方式,主要地是收取地租,此外或兼放债,或兼雇工,或兼营工商业。但对农民剥削地租是地主剥削的主要的方式。

    依靠高利贷剥削为主要生活来源,其生活状况超过普通中农的人,称为高利贷者,应和地主一样看待。”「因为高利贷者同样是靠剥削农民为生,对外放债」

【二.富农】

    “富农一般占有土地。但也有自己占有一部分土地,另租入一部分土地的。也有自己全无土地,全部土地都是租入的。富农一般都占有比较优裕的生产工具和活动资本,自己参加劳动,但经常地依靠剥削为其生活来源的一部或大部。富农的剥削方式,主要是剥削雇佣劳动 (请长工)。此外,或兼以一部土地出租剥削地租,或兼放债,或兼营工商业。「地主和富农的区别:自己不参加劳动的一定是地主,但地主也有进行附带劳动的。区分地主和富农主要看自我劳动的收益占总收益的比例。地主自我劳动的收益在地租、放债等总收益中占比很小,即使不劳动也是满足生活;富农的自我劳动收入可观,导致富农无法放弃自我劳动那部分收益」

【三.中农】

    “中农许多都占有土地。有些中农只占有一部分土地,另租入一部分土地。有些中农并无土地,全部土地都是租入的。中农自己都有相当的工具。中农的生活来源全靠自己劳动,或主要靠自己劳动。中农一般不剥削别人,许多中农还要受别人小部分地租债利等剥削。但中农一般不出卖劳动力。另一部分中农(富裕中农)则对别人有轻微的剥削,但非经常的和主要的。「中农自我劳动的收益占总收益的绝大部分」

【四.贫农】

    “贫农有些占有一部分土地和不完全的工具;有些全无土地,只有一些不完全的工具。一般都须租入土地来耕,受人地租、债利和小部分雇佣劳动的剥削。中农一般不要出卖劳动力,贫农一般要出卖小部分的劳动力,这是区别中农和贫农的主要标准。「从贫农开始,劳动剩余价值开始产生」

【五.工人】

    “工人(雇农在内)一般全无土地和工具,有些工人有极小部分的土地和工具。工人完全地或主要地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毛主席《怎样分析农村阶级》研读摘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