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高敏感,你不必抱歉”【T酱说心理】

高敏感
高敏感的表现
· 玻璃心
· 即使琐碎而简单的工作,也可能被榨干能量
· 深陷焦虑,难以抽离
· 与人相处时,害怕被讨厌和拒绝
· 会放大/误解他人的表达
· 难以适应压力和高负荷的生活
· 竭尽全力,结果不如意时会过度自责
· 世界上有15%-20%的人是高敏感人群
高敏感是一种天赋
· “我想,一辈子做个钓鱼人,像个白痴一样生活。”
“你做不到的,你太容易理解鱼的心情。”
——太宰治《人间失格》
· 高敏感的人为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能够成为更懂孩子的父母,更懂人性的智者,更长情的伙伴,不自私、不伤害他人
· 高敏感的人情绪深刻而复杂,拥有丰富的创造力。言语表达常常跟不上自己的思考,酷爱阅读,容易沉浸于书籍、电影、话剧;觉察力和想象力都比常人要高
· 高敏感的人更容易见微知著
· 高敏感的人的思维是深刻而独特的,能够更深度地加工信息。可能比别人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一件事情,但同时也更能看透一件事情的本质。
高敏感的人为什么更容易心累
· 研究表明:高敏感--更高水平的焦虑、抑郁、更容易急性焦虑、压力管理能力更差、情绪调节能力也更差
能放大愉悦的环境,同时也会放大消极环境对人的伤害
三个关键词
- 完美主义
高敏感的人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尽全力做事,不管这件事本身合不合理。
这种努力不是自发,而是被迫。
过度追求成绩来弥补内心的自卑感,有时候又会用过度的骄傲来掩饰内心的无价值感。
总觉得如果自己不做到最好,大家都会离我而去。
- 焦虑和压力
不停预感未来的风险,更有可能持续在慢性焦虑和恐慌当中。
被外界刺激消耗的能量太大了,神经系统一直处于唤起的状态。
- 社交恐惧
高敏感人拥有更低水平的爱情和友情关系。
相处时,对方的眼神和语气都有可能激发你的情绪;多年前的话会让人耿耿于怀;害怕与人交往、受到嘲笑,到人多的场合就会胡思乱想;遇到强的人想逃走;又渴望与别人交往,过度为他人考虑,不敢拒绝别人的请求;去倾听、认可别人,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高敏感的本质
高敏感是与生俱来的特质,但并不是命中注定就会过得很惨烈。

母亲的否认、负面反馈杀伤力很大,孩子会将其内化成自己的羞耻感、无价值感
高敏感如何停止内耗
高敏感是底层问题,是骨子里不相信自己有价值的问题,没有一蹴而就的方法能改变。
改变的方法:
学会成为自己的妈妈,和自己建立安全依恋
哪怕遇到再糟糕的情况,也总是可以回到内心的安全堡垒。
· 心理治疗师伊米·洛的“圣坛建造法”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问自己这些问题:
Q1: 在过去,每当你深陷烦恼、心灵失去平衡时,是什么帮到了你?
A:和知心好友的吐槽交流,获得理解和安慰
T酱的方式:
1.深度写作,梳理自己的情感认知(我也可以诉至日记);
2.读书
伟大的文学作品拥有巨大的精神力量,如《平凡的世界》《卡拉马佐夫兄弟》(是的,有疑惑就读书,从书中寻找解药和支持!要坚持阅读啊!近期有些浮躁了、没有静下心来阅读)
3.寻找榜样
大胆靠近身边尊重的人,寻求交流和帮助
Q2:什么事能给你带来快乐和宁静?
A:似乎很少感受到真正的宁静,或许是看海,看海浪拍打沙滩。
T酱举的例子:
· 浇花、散步、看书、听歌
· 手机斋戒(十点前灭屏)
· 冥想半小时
· 不喝含有咖啡因的茶水和可乐
· 和外界互动两个小时后会果断告诉自己需要休息
· 周末留时间给自己充电
· 高敏感的人更容易出现问题,但只是在环境失调时才会如此。
· 高敏感也是个放大器,如果我们放大环境中美好、平和、艺术、积极的一面,我们可能会比别人过得更好!
创造个人环境-《高敏感是种天赋》
Q3:你的生活中能够控制的是什么?
A:是我自己吧哈哈哈,让自己友善柔和,不对他人恶语相向?
“我想做”&“我能做”

做减法
想做、不能做的事,会产生焦虑
思考这件事、这个人是不是你现在能影响的,放大自己想做又能影响的,接受自己暂时想做但是不能做的,排好优先级。
做乘法
超出能力范围还特别想做的,尝试寻求别人的帮助
做加法
当你特别需要控制感的时候,想做的程度一般、但是能做好的,适当增加这些事情的比例。

无关利益,但能滋养内心。
Q4:你一定会坚持的品质是什么?
A:善良、真诚、积极
坚持你自己本身的美好品质
可以不高效、不有趣,想要思考就去弄明白,一点一点的弄明白,你没有错,你也不是笨蛋,这只是你的独特之处。不要在意他人的评价,有心或者无心,只要在意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就好啦!
Q5:你从哪里可以得到爱和欣赏?
A:父母、伴侣、朋友、还有我自己!
Q6:做什么事情会给你带来意义感?你追求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A:对世界对他人美好的事情
T酱分享:
E.M.福斯特的话——我想面对时间的河流沉思默想,如果我能选择一个学科,我能洞悉其中大部分的真相,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兴奋的呢?

——依恋理论的奠基者 约翰·鲍尔比
到最终,不是认为这个世界不会伤害我了,而是不管我遭遇什么,总有内心的归途,等着我回家。
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一点点学会用新的方式去应对这一切。你已经不再是小孩了,不要让过去那个情绪的大象对你扣动扳机,也不再困于过去的应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