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在有“北海道”,那么东海道、西海道、南海道在哪里?
众所周知,日本主要由四个岛屿(本州岛、九州岛、四国岛、北海道岛)及其附属岛屿组成。如今的日本,北海道岛所属的行政区划北海道是“都府道县”中唯一的“道”。不过有些人可能感到奇怪的是,日本现在有个“北海道”,那么东海道、西海道、南海道在日本的哪里呢?

中国唐朝时期,日本开始了全面向中国学习的时代。总章元年(668年),日本天智大王(后改名为天智天皇)登基。天智天皇在位期间推动了两项重大革新:大化改新、建立律令制。根据律令制,大和王朝将本州、九州、四国三岛及其附属岛屿划分为六十六个令制国。

随后天智天皇仿照唐朝的“两京十道(开元时改为十五道)”将六十六令制国又划分为“五畿七道”。“五畿”指的是日本京都所在的五国(山城、大和、河内、和泉、摄津);“七道”则是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山阳道、山阴道、南海道、西海道,包括剩下来的六十一国。

东海道十五国(伊贺、伊势、志摩、尾张、三河、远江、骏河、伊豆、甲斐、相模、武藏、安房、上总、下总、常陆);西海道十一国(筑前、筑后、丰前、丰后、肥前、肥后、日向、大隅、萨摩、壹岐、对马);南海道六国(纪伊、淡路、阿波、赞岐、伊予、土佐)。

有意思的是,在天智天皇划分“五畿七道”的时候,如今的北海道岛还不是日本大和王朝的领地,而是阿伊努人(大和族称为“虾夷人”)的“虾夷地”。直到日本战国后期和江户幕府时代,大和族人才开始成规模地逐渐移民北海道岛,江户幕府还在北海道岛的南部建立了松前藩。

江户幕府后期,除了松前藩以外的北海道岛成为幕府将军的“天领”,北海道岛至此才算成为日本的领土。明治维新开始后,明治政府觉得“虾夷地”有点别扭,要给北海道岛起新名字并建立新的地方机构。日本探险家松浦武四郎就建议明治政府将北海道岛命名为“北加伊道”。

明治政府则将松浦武四郎提出的“北加伊道”与传统的“五畿七道”相结合,将“虾夷地”正式命名为“北海道”并将“道”设为与都、府、县同级别的地方机构。有意思的是,北海道正式命名的时候,东海道、西海道、南海道却因为“废藩置县”而被明治政府废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