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如何真正造福全球?以ISSCR标准为例:专家委员要有地理多样性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生物与科学伦理委员会(简称绿会BASE)小编近日读了一篇文章,颇有感触。在这项于2023年11月15日发表在《自然》杂志的观点文章中,作者Maneesha S. Inamdar探讨了国际科学研究的标准化对于全球科研公平性的影响。该文以作者在国际干细胞学会(ISSCR)委员会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人类基因编辑标准的工作为例,强调了标准制定中,地理多样性的重要性。

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tem Cell Research,简称ISSCR)是一个国际性的科学组织,汇聚了全球范围内的干细胞研究者、科学家和医学专业人士。该学会的目标是推动干细胞研究的发展,促进在这一领域的科学交流和合作。ISSCR致力于制定并推动符合科学伦理和质量标准的指导方针,以确保干细胞研究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复制性。通过国际合作,ISSCR旨在推动干细胞研究的全球共同进步。
在《自然》期刊的这篇观点文章中,Maneesha S. Inamdar 回顾了自己在印度班加罗尔(Bengaluru)初为干细胞研究者时面临的困境。由于供应耗时且不稳定,实验中经常出现试剂或设备无法及时到位的情况。在有限的经费下,她必须慎重考虑同行评审专家是否会接受她选择的试剂或设备,以避免可能导致严重挫折的错误选择。
作者还特别强调了她对国际干细胞学会(ISSCR)发布的人类干细胞在基础研究中应如何表征和报告的建议的参与。这些报告标准确保科学研究的严密性和可重复性。然而,她在委员会中的经历让她认识到,这些委员会需要包含更多地域多样性的声音,以确保“国际”标准真的很“国际”、真的能够真正惠及全球。
她提到,在ISSCR委员会的26名成员中,仅有2人来自低收入或中等收入国家(LMICs)。尽管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干细胞研究者的全球分布,但作者认为科研社区应该致力于改变这一分布,而不是强化它。即使怀着最良好的意愿,那些可以轻松获取专业知识和供应的人往往并不完全了解对于低资源环境中的研究者来说什么是经济实惠和切实可行的。
Maneesha S. Inamdar在委员会中大声提醒,标准必须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和资源情况。一个在美国或欧洲实验室容易遵循的方案,并不意味着其他地方可以轻松获取所有必需的试剂和设备。由于高额的标价、进口关税和运费,印度的研究者购买大多数试剂的成本几乎是欧美科学家的两倍。
她认为,ISSCR的标准要足够具有包容性,以使资源有限的研究者能够弥合差距,并帮助实现研究的多样化。这种多样性有望促使低资源环境中的研究者更加高效地开展工作,为开发源自其地区人群的干细胞系节省宝贵的资源。这些不同来源的干细胞系可用于未来的基准测试,使任何修订后的标准更具全球相关性。
然而,作者对此心情复杂,因为她无法代表未在委员会中得到代表的资源贫乏社区的研究者。这些国家特有的问题,可能因为代表性不足而被忽视了。
对于ISSCR来说,为即将发布的人类干细胞临床应用标准寻求强大的地理多样性是一个机会。讨论刚刚开始,迫切需要包括全球科学家和医生的声音。然而,许多低收入国家的人可能没有时间或资源参加会议,即使参加也可能面临语言障碍。有必要采取创新方法,使讨论包容且易于参与。举办虚拟委员会会议,并鼓励分组以本地语言讨论相关问题,将是迈出的第一步。为审阅而翻译初稿也将有助于这一过程。
有人或许会认为向标准委员会添加更多声音会让决策过程变得冗长。确实,使报告标准真正具有包容性需要时间,但如果它们只代表少数人的意见,它们就没有多大价值。在 2022 年经过与全球社区的公开磋商一年后发布的细胞培养最佳实践指南表明,增加包容性是可行的。
她提到:科学界已经认识到,科研应该是“公平”的。只有通过将可及性和经济性融入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我们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如果我们失败了,那么我们的领域——以及许多其他领域——将仍然是少数精英机构的专属领地,这对全球的研究者、患者和科学都是不利的。
笔者比较赞同她的观点。笔者也在多个国际组织和专家组担任专家职务,对于上述的情况有共鸣。科学界对研究公正性的觉醒时候很重要的,唯有如此,才能在科学方法中融入可获取性、以及可负担性,以实现科学研究的全球公平。正如作者自己说的,如果在这一目标上失败,那么这些领域将仍然是少数精英机构的专属领域,这对全球的研究者、相关疾病患者、以及对于科学本身来说,都会是一种损害。
(声明:本文仅代表专家本人观点。欢迎留言、点评、批评、讨论。)
编译 | Qianjia 审 | 绿茵
(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救护与科学伦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