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写在《素未谋面的间谍搭档-重制版》视频发布前的话

2023-09-04 13:32 作者:隐入世间的喧嚣  | 我要投稿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m4y1M71d/?vd_source=6c86fee7274f20f4441b3a359bbdbb8d

前一阵,因为兴趣做过一期关于代号特里贡(TRIGON)的前苏联叛徒的视频,有不少朋友支持UP主,浏览并观看了视频,在此一并道谢。
但是,UP主本人后来发现,根据现有简中网络上可以看到的信息做出来的视频和后来从别的渠道了解到的案件详情有很大出入,甚至关于玛莎·彼得森还是奥戈罗德尼克的背景信息和履历都有很多问题,网络上添枝加叶或者简化描述、甚至以讹传讹、臆想编造的内容让UP主觉得之前所做视频实在太多瑕疵,面对网友的观看和点赞,内心惴惴不安。

UP主找到了两本对该案件描述看着相对客观的书,一本《寡妇间谍(《The Widow Spy》2012),是案件亲历者玛莎彼得森的自传;另一本《中央情报局揭露其秘密...中央情报局退伍军人在苏联进行秘密行动》(《ЦРУ раскрывает свои секреты… Ветераны ЦРУ о тайных операциях в СССР》2019),是案件侦察人员,时任克格勃第二总局第一处处长的瓦连京·格里戈里耶维奇·克利缅科(Valentin Grigoryevich Klimenko)中将(退休时军衔)退休之后写的。

通过这两本书对整个案件的回忆,略知美苏双方对案件的描述,才对案件的细节和美苏双方对案件描述的差异有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学习了部分专业术语和习惯俗语。
事实上,每一个秘密战线的故事,都有其两面性,因为双方甚至多方的角力是背靠背的,很容易出现各说各话的情况,通常又都是敌对或矛盾双方,最后会导致案件和中间人物、对抗过程在后来被讲述的过程中各有偏差和相互诋毁。一般有情报机构、亲历者、旁观者、参与者甚至是媒体、文学创作者等多个方面矛盾甚至是混乱的描述和记录,甚至是基于文学创作过程中对己方的夸大、美化或者对敌方的抨击、矮化,最终对事实的还原程度千差万别。情报机构可能出于持续的保密、给对方制造混乱、彰显己方能力又或者宣传教育的需要等原因违背真实情况进行回顾,亲历者也许根据所属一方的要求也会保密或者继续用文字执行任务,制造混乱,甚至是为还在工作的同事、永远不能曝光的秘密进行掩护等目的进行书写,当然也不排除有泄愤、歪曲、丑化中间人物、案件细节的可能。

UP主对这个案件,根据一个亲历者(中情局方面)和一个经历者(克格勃方面)的文字记录,对相同描述的部分尽可能详细的用多期视频还原,尽可能客观描述,而不是纯粹为了吸引眼球,胡乱臆想或编造。
同时也将整个过程中间有明显矛盾的诸多疑点摆出来,其中可以窥视到美苏秘密战线的庞大的布局和扑簌迷离的人员行为,有的到现在都无法得知真相,有的甚至细思极恐。提出来,供网友分析讨论,把玩琢磨。

能力有限,水平尚浅,加之时间仓促,难免有疏漏错误,还请各位网友多多谅解和不吝赐教,最后再次感谢网友的关注和支持,谢谢大家!


BTW:自己做一做,方知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研究过程不易。向这些学者致敬!


写在《素未谋面的间谍搭档-重制版》视频发布前的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