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研究发现干细胞对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有显著效果

2022-06-17 21:45 作者:干细胞精研社  | 我要投稿



在医疗技术发达的当下,器官、组织移植,已经不是非常罕见和困难的事情。通过移植手术,不少患者能够从病痛和死亡的威胁中走出来。
但,长年以来的器官供需缺口也是迫切的困扰。每年因为排期问题,死于移植手术前夜的患者并不在少数,我国每年大概有一万人能获得器官移植供体,而需要进行移植手术的病人数量超过百万。
有幸完成移植手术,并不意味着重获新生,术后患者往往还需要面对异体组织移植后带来的各种免疫排异反应带来的不适。而免疫抑制剂的服用,相应手术的进行,则会极大地损伤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使得各种常见病的对健康的伤害进一步加大。延长生命,但要面对多种疾病的困扰,是广大移植手术病人需要在往后生命中持续面对的难题。
在这一背景下,医学界和众多生物科技公司都在致力于寻找一种能够减少移植手术副作用的途径。移植器官专用动物、副作用更小的免疫抑制剂,都是在这一思路下被创造的。



通过自体器官培养一劳永逸的解决器官移植需求之前,异体移植一直都会是医患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比起期待遥远未来的救世主降临,不如现实地面对可能会发生的各种排异反应,以及如何将其对人体的损伤减至最小。
医学上,一般称排异反应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在移植手术后,由于受体和异体组织抗原相互刺激,供体组织内的T淋巴细胞出现一系列“细胞因子风暴”,产生激烈免疫反应攻击受体组织,受体组织的消化系统、皮肤是最常被攻击的部分。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临床征象


治疗这一疾病,常规手段为甲基强的松龙 (Methylprednisolone) 静脉注射应对急性情况,慢性则使用强的松龙+硫唑嘌呤,辅以强的松龙+环孢菌素A或是他克莫司、麦考酚酸酯等。



作为能够应对多种疾病,在组织修复方面有极大效果的干细胞,也能在移植物抗宿主病方面发挥效果。我们熟悉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免疫调节方面有突出作用。其在抑制淋巴细胞增殖、抗原呈递细胞分化成熟及功能发挥、增加调节性T细胞比例等途径都能发挥自有的免疫调节作用。
使用间充质干细胞制造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药物的尝试一直都在进行,第一款通过此原理制造的药物是Prochymal,它能够对糖尿病和对抗移植物抗宿主病有一定疗效。
2004年则有使用MSCs对肝脏移植导致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进行治疗的案例,效果显著。但此后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经历了多次临床试验失败和审批问题后,依然展现出了相当的治愈效果。2017年英国和欧盟在治疗指南中将其推荐为治疗急性GVHD的药物备选。
近日,《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影响因子:6.940)一篇“应用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难治性GVHD”的文章[1]引发了广泛关注,研究者整理了(2008年至2018年间,安达卢西亚医疗保健系统)62名类固醇耐药的GVHD患者使用MSCs治疗后的结果,这些数据证实:MSCs能够安全有效地缓解难治性GVHD,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实验中显示:在应对难治性GVHD上,MSCs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创新疗法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多能干细胞,它的特性除了广为人知的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能力外,还兼具独特的免疫调节能力,这是它能治疗GVHD的核心原因。
这一点甚至被写入了《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2],其中提到:



国内也没有放松对这一疗法的探索,MSCs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遗症的治疗上已经发挥出了异地功能的效果,相信随着专家共识及诊疗水平的提高,将进一步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达到治愈目的。



参考资料:

[1]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for Treating Steroid-Resistant Acute and Chronic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A Multicenter Compassionate Use Experience.https://doi.org/10.1093/stcltm/szac003

[2]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

扫码关注我们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研究发现干细胞对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有显著效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