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8月21日|

2023-08-21 15:30 作者:斯巴克斯悍匪  | 我要投稿

因为过两天就又要走了,对这里还是有难以割舍的感情的。 如果把这儿的邻里邻居比做成一个社交圈子,那么这圈里的人就很值得经我给你介绍一番了。 这是一条小镇的主街道,门口的路几经改革但宽度微增微减,所以从我三岁记事起到现在,在我家门口看着这条街,除了新种的两排梧桐树,其他倒也没什么变化。你说它与世隔绝如世外桃源吧,它却也一直与时俱进日渐繁荣;你说它四通八达日新月异吧,它却也始终是我记忆里的那个老样子。之所以要介绍下这条街道,是因为我要说的圈子就在我视线内的这段街道里。因为地方的姓氏宗亲关系等等,各家做买卖的同时也照顾这儿的邻里关系,比如我家的生意要是忙小孩没人看着,住在不远处的崔大娘空闲下来就帮着看,现在我妈还经常给我念叨着我大娘的好。诸如此类互帮互助的事情很多,久而久之就是这样形成了其乐融融的氛围。 崔大娘是我家西边邻居的邻居,因为经常外出务工所以没在家里做什么买卖,空闲的时候多了就喜欢找我妈和我家斜对面的大姐切话(我们这的方言,也就是聊天的意思不过显得更加亲切)中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在前几年(也就是我们家搬走的时候)因为一些琐事和我家西边的邻居湾湾吵架了,现在他们两家男人都说话,只是她们两个女人都堵着气不搭理对方。 我家西边的这个邻居湾湾,是比我妈我崔大娘她们小一辈的年轻人,原本是她公公我们叫他铁头,住在这的,后来铁头儿子成龙结了婚娶了湾湾,分了家后铁头跟成龙他妈搬出去了。铁头是卖鞋的,现在湾湾成了家里的当家的之后也是继承了他们家的鞋店接着卖鞋,给自己店打了个“成龙鞋城”的牌子。湾湾虽然是年轻一代,但是懂事明理有手段,可以说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跟周围的老一辈的人都能相处的融洽。 上段介绍的大姐,其实是因为她辈分小跟我一辈才这样叫,其实她要比我崔大娘还要大上几岁,今年应该五十多岁了,在我印象中她就经常是头顶些许白发,末端又染成了黑色,是个大嗓门的话痨,干的是农药化肥农副产品的生意,自己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孩子们都争气在外面混的都不错,这也让我大姐经常时不时把自己儿女拿出来给大家炫耀,也经常让我崔大娘闷缸,因为崔大娘也是一儿一女,但是孩子们都贪玩,换我妈的那句话说“他们几个孩子都是一时的,但是混的却都是有的好有的差,对比一出来脸上难免没光” 除了这个大姐,我东边的邻居还有一个大姐,但是因为年纪小,跟湾湾差不多年龄,她们是一时的,只比我大十来岁,再加上比较臭美,所以我从小都叫她花姐,花姐人如其名,没什么挣钱的本事,嫁的人好,叫刘帅,算是我们那的富二代了,两个人比较懒,既不出门打工也不在家做买卖,而是把那两间门面房租给了别人,印象里是租给了美容的。直到这几年钱快吃完了家里小孩也都有升学压力,开始下劲挣钱去了。 花姐东边的邻居则是我们家之前的老冤家,因为搬走前我妈是做化妆品和婚嫁用品生意的,那个老冤家也是做的一样的生意,虽然我们两家只隔了花姐这一家,但由于是同行,我妈和那个老冤家平常也不怎么一起坐一起聊天,但是我却一直感觉她俩很像,明明可以成为好朋友的。令人痛惜的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那个老冤家出了意外去世了,只记得当时棺材摆在他们家门口,我妈和其他邻居们在屋里抹着眼泪。 老冤家再东边便是我长站叔叔了,我们这都叫达达,所以我是叫他达达的,他媳妇也就是我花婶,长得好看身材也好,因为娘家是教书的,气质也很好,不然也不会叫她花婶了。他家跟我家是远房亲戚,我们这也说是我们两家是一门儿的(长战达达跟我爸是一个奶奶的),但是因为一些原因,我们两家最近的关系也不像之前那么热了。 再往东边就不是很熟络了。 崔大娘家西边的邻居是个理发师父,周围的人理发都是去他家理,从小就是放荡不羁的样子直到现在仍然是男人至死是少年。叫三战儿,跟崔大娘又是一门的亲戚,他两家更亲,崔大娘的丈夫也叫大战儿,跟他是一个妈的。理发店老板娘也是颇有姿色而且很温柔,所以我也叫她是花婶的。 理发店的西边的邻居,是杀鸡的,叫战伟,是个两百来斤的大胖子,他的事可多了去了,这里绝对是写不了,要再开一片专门介绍他。 再往西边又是不熟络了。 这就是这个街的圈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8月21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