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做梦都没想到,其实只用一群老鼠就能占领法国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情报姬
转载事宜请后台询问哦
文丨二七 审核丨菜包
排版丨鹿九

2023年六月八日的傍晚,查理从香榭丽舍大道匆匆跑过,目标是另一条街道里堆积的垃圾。
期间它遇到了一些高大且两条腿走路的生物,但它并不畏惧,对方也是,双方熟悉的就像经常碰面的邻居,而事实也的确如此。
相比这些,查理更在乎垃圾里今天有没有美味油脂。遗憾的是,它来迟了,有些家伙已经造访过了这里,垃圾被扒的一干二净。

该死的贪心臭老鼠!查理在心中暗自咒骂着,再然后,它的目光被远方玻璃后的屏幕吸引了——那上面全是老鼠,双足站立,全副武装,正向压迫它们的猫展开反抗,鲜血浸湿了土地......查理盯的入神,心想,这些同胞真可怜,连一片能够平静繁衍的土地都没有。

比起它们,查理觉得自己可太幸福了!因为在脚下这片名为巴黎的土地上,到处都是油脂、甜腻的食物,以及被两脚生物喂饱了的天敌。老鼠们可以自由的交配与繁衍,只要多逛上几个街区,就能吃到过去几个月都吃不到的东西,如在天堂。
以上是查理知道的,它不知道的是,屏幕里播放的是部名为《行星轨道敢死队》的番剧。
它也不知道,就在不远处某栋建筑里,以市长为首的各路官员的们正聚集一起,思考着该怎么向市民宣布——巴黎打输了与老鼠的战争。

大概是为了对得起身后的蓝白红三色旗,市长选择用一种委婉的方式告知群众。
他说,女士们,先生们,恐怕我们得慢慢接受与老鼠长期共存的事实了。

不知道在公布这个消息的时候,市长阁下有没有想起《料理鼠王》,反正我看到这个消息后是有的,并觉得电影里这个画面(↓)相当应景。

巴黎更适合老鼠生存呢?)
巴黎的这场人鼠战役是在2017年左右打响的,起因主要是天灾。
全球气候的逐渐极端化,让巴黎连年被暴雨洗礼,塞纳河水位因此大幅度上涨。
尴尬的是,与塞纳河相连的下水道,是老鼠们的快乐老家。结果,水带走了快乐,冲走了老家,也让鼠群逃向了巴黎。
失去了家的老鼠并不痛苦,它们发现,街头简直就是天堂——垃圾桶吃之不尽,小老鼠也生之不竭。

哪只老鼠会不喜欢吃饱喝足天天生孩子的好日子呢?但鼠鼠们的好日子并没有延续多久,因为政府官员也不是吃干饭的,它们雇佣专业团队,迅速制定灭鼠计划,展开了规模浩大的人鼠战争。
这场战役分多条战线,首先是在城市中投放大量的灭鼠药物,这叫饱和投毒,是从肉体上消灭敌人。

其次则是对市政基础设施进行针对化改造,比如把垃圾桶全部都换成密封的,是为断其粮草。再然后还有专业捕鼠人组成的团队,他们巡视巴黎的角落,搜寻鼠巢一网打尽,属于釜底抽薪。
面对如此计策,巴黎老鼠最初丢盔卸甲、尸横遍地,一度撤出街头防线,几近要被赶回水中老家。

可天有不测风云,先是疫情给巴黎按下了暂停键,让老鼠们有了喘息之机,又有法国政府背刺前线,搞出了福利削减政策,使得大量工人罢工抗议。期间甚至还夹杂了洪水、暴雨的进一步“苍天助鼠”。

工人罢工的影响尤为重要,因为这些工人中有清扫垃圾的环卫工人,也有负责运送垃圾的司机。他们成群结队的徘徊于巴黎街头前进行抗议,而巴黎的垃圾也日渐堆积......鼠皆乐之。


如此这般后,据专业人员推测,巴黎如今的老鼠数量,至少有600多万只。
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巴黎常驻人口也就200万多,意味着就算男女老少齐上阵,也要人均消灭三只老鼠才能赢得这场战役,更何况,老鼠们也不是吃素的。
它们有这样的弱兵。

也不乏这般的劲旅。

这么看,军队不上,仅凭市民还真不一定能打赢。
有些朋友可能要说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论只行赏,不怕鼠辈猖獗。
这事巴黎人民还真干过,不过是在1920年,您猜结果如何?
彼时,欧洲刚刚结束了一战,各地百废待兴。作为区域内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巴黎成为了重要的经济中心,大量人口与货物涌入,与此伴随而来的,还有数之不尽的老鼠。

老鼠们也不想进城,毕竟城市里的威胁要比乡下多上太多,但战争让欧洲大片土地荒芜,鼠鼠们没了口粮,只能奔向残羹满地的巴黎,于是,乡下老鼠与城市老鼠汇流,总兵力多达800万,号称千万之众。
起初,巴黎人并不在意这些,人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比如挣钱。可老鼠聚集之地,卫生隐患严重,就在1920年初,因为市区中突然集中出现了数百起腺鼠疫病例,老鼠问题不得不摆上了台面。面对严峻的形式,不知道哪位官员一拍脑门——大家不是想挣钱吗?老鼠不是要灭吗?我们不妨结合一下,出钱!悬赏!
于是,老鼠猎人成为了巴黎当年最火爆的职业,相当赚钱。

说他们是猎人其实并不客观,因为大家伙儿少有主动出击的,多是购买捕鼠器械,昼伏夜出,醒来收菜的,所以不如说是,这些是巴黎收菜人。
这事有多赚呢?政府对单只老鼠开出的价格高达0.3法郎,当年巴黎底层劳动者的日薪也就10法郎左右。换言之,只要一天能搞定40只老鼠,那就比打工挣钱啦,而巴黎的老鼠,遍地都是。
一时之间,巴黎夹子满地,更有甚者,携猫带狗,巡猎于城市角落,日灭百鼠,轻松富裕。

可惜up主山猫没生在那个巴黎,不然凭一手弹弓灭鼠的手艺,怕不是能轻松致富。

凭借如此手段,不到一年光景,巴黎人就收割了65万只老鼠。遗憾的是,老鼠更能生,一公一母年产900+,更何况有八百万之众,65万,不过湖中杯水而已,法国灭鼠计划大败。
在与鼠军交锋期间,巴黎人民还遇到了一些怪事,比如——鼠王。

这名字不属于某只老鼠,也不属于舟游,而是指特定现象。一大群老鼠会因尾巴的相互纠缠,形成环形整体,受限于尾部的制约,它们难以移动与进食,最终会在相互拉扯中,困死原地,呈现出恐怖的死亡鼠轮......对于这种现象的诞生,如今还没有相对合理的解释,极具神秘色彩,因此欧洲民间常常会将“鼠王”视为不详的征兆。

1920年之外,再找法国人与老鼠的争斗,便要追溯到中世纪的黑死病了,那是令欧洲三分之一人口丧命的巨大悲剧,是一段惨烈且悲伤的过往。结合这段曾经的鼠疫悲剧,不知道你是否会好奇——如今的法国政府,不担心巴黎老鼠再次引发黑死病吗?
其实还真不用太过担心,因为如今肆虐法国的多是印度褐鼠,而非欧洲黑鼠。

黑死病的源头来自黑鼠身上的跳蚤,这种跳蚤会寄生黑鼠的同时叮咬人类,从而将疾病传播。但褐鼠不一样,它们身上的跳蚤是特殊品种,只喜欢褐鼠,对人类毫不感冒,且褐鼠也鲜少带黑死病的根源病毒,它们传播的是钩端螺旋体病、隐孢子虫症等疾病,虽然情况严重下也会造成鼠疫,但毒性还是要比黑死病的元凶低上许多。
更重要的是,褐鼠非常能打!
从亚洲来的过江龙,强压了欧洲的地头蛇,不断挤压着黑鼠的生存领地,使后者数量大幅下降。
这挺违背当年历史潮流。
却有点对应如今的历史潮流。

当然,黑死病也不是仅靠褐鼠就能终结的。如今的医疗条件和卫生环境要比中世纪优秀太多,仅这一部分,就足以让黑死病无处发力。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巴黎就能从鼠疫的阴影中逃离,鼠群仍是各种传染病的温床,法国人与老鼠的共存之路,存在太多变数。
这就不关我们的事啦,正所谓,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尾巴】
神奇的是,法国人曾在2006年出品过一部名为《鼠祸:围攻巴黎》的电影。
片中讲述了老鼠因人为导致的基因变异而祸患巴黎,食人吃猫的故事。
虽与如今现状有点差距,但回旋镖还是在十七年后打中了自己。

至于巴黎与老鼠的这场战争,其实只是人类与老鼠漫长战争的缩影。更可怕的是,千百年来,我们从未在这片战场上获得真正的胜利,或许未来也不会。
其实在写这篇文章的全程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巴黎的野猫去哪了?

为此我还去查询了巴黎养猫的相关事宜、法国对野猫的相关政策,可还是一无所获。
所以你们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法国野猫在坚持39天后向老鼠投降了?

hi,这里是情报姬~
想更早看到编辑们的文章,可以wx关注下我的公号
这对我来说很重要,笔芯

往期精彩,点击可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