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特斯拉女车主父亲发声:刹车太硬踩不下去
上海车展媒体日上,河南特斯拉女车主站上车顶振臂一呼,让特斯拉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各大媒体相继发声,就连央视名嘴白岩松也耐不住作了点评。4月25日,每周一期的《新闻周刊》节目就对特斯拉做了专题报道,并采访了本次事件中未露面的核心人物:当时驾车的女车主之父。
张先生(女车主的父亲)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时他猛踩了刹车,但根本没用,“刹车太硬,踩不下去”。记者问事发时张先生踩了几脚刹车,张先生回答称两次,第一次踩下去刹车“没有反应”,第二次踩下去感受就是“刹车太硬”。在接连的刹车制动无效后,张先生驾驶的特斯拉Model 3追尾两车后撞击到路边的水泥护栏才停下。
在此前的声明中,特斯拉方面多次提到维权女车主的Model 3超速行驶,对此,张先生表示否认。张先生称,“当时车速约为60-70km/h”,而对于外界质疑张先生驾驶技术的声音,张先生表示自己1986年就已经拿到了驾照,开车早已轻车熟路,不知道如何刹车是不可能的事情。

此前特斯拉公布的行车数据中,张女士的Model 3在最后一次刹车时车速高达118.5km/h,在接连的制动后,碰撞时的车速降低到48.5km/h。一方说涉事车辆超速行驶,而另一方则予以了坚决否认,到底谁在说谎?不过话又说回来,是否超速行驶,那是交警部门应该关心的事情,特斯拉应该关心的,是自己的刹车系统究竟有没有问题。
白岩松在节目中评论称,最初这位女车主踩的只是特斯拉一辆车,但是发酵几天后,她踩的就不仅仅是特斯拉这一个品牌,更可能踩到了智能汽车发展的一个痛点。白岩松在节目中提出了五大疑问:智能汽车的事故鉴定该怎样靠谱?第三方检测机构如何让人放心?相关数据该掌握在谁的手里?行车数据是不是隐私?如何保障并维护我们的权利?
虽然特斯拉再三强调,愿意在客户同意、政府指定或者监督的情况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有资质的权威机构进行检测,但事实上,特斯拉与车主双方至今就鉴定事宜仍未达成一致。原因在于目前还没有针对智能电动汽车的检测标准和规范,也就是说,这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是非题。
对于当事驾驶员张先生“刹车太硬”的说法,已经有不少车评人进行了实验,结果出现类似情况的不在少数,而且有车评人认为,可能是特斯拉自身的软件系统存在缺陷,在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后车辆不能及时将信号传递到刹车系统,导致整个刹车动作变慢,产生了“刹车失灵”的现象,但这些目前只是猜测,还没有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