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浅言最近干预的一日流程
最近有很多朋友问我们家干预的一日流程,挨个回答比较麻烦,大概记录一下。不同阶段我们的一日流程也会变化,并且每个孩子的程度也不一样,仅供参考。
最早期因为浅言的看指应比较差,谱系特征非常明显,当时我们都是以打基础为主要干预方向,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了眼神、指物、应名、听指令等干预。如果眼神、听指令这些最基础的方面还比较差,建议花点时间来抓基础。所谓砍柴不误磨刀工,这些基础不牢,孩子都对人没有任何兴趣,叫名字也不回应,做一些进阶的干预效率会非常低。
之前文章有提到过,VB如果没有120分以上,不建议强行进行融合,弊大于利。而目前浅言的能力大约是刚超过100分,所以我们现阶段完全是家庭干预,并不是之前的半天幼儿园模式。
我们目前的一日流程大致为早上9点开始进行强制专注力以及耐力训练,这在之前的文章里有提到过。训练的项目包括不限于“投球、抛接球、拍球、独木桥、跑步机、乒乓球、雪糕筒、自行车等等”,基本上是老詹的理念。这里要着重强调一下,专注力训练的目的是提升孩子的专注能力,减少“掉线、走神”等情况,采取什么项目,学会什么技能,都不重要。在长期训练的过程中,孩子的专注力会有明显的提升,附带的拍球、抛接球等技能也日益熟练了。也就是说,学会技能是附带产品,不是训练目的。
专注力训练会持续到吃午饭,大约3小时左右。(浅言从来不午睡)
下午会持续到4点左右基本上是桌面的项目。桌面的项目比较多,是根据浅言目前的能力,对标VB做一些针对性的提高。比如最早做认识卡片,配对,分类等简单认知,慢慢过渡到泛化物品,轮流游戏,假想游戏等。最近在做一些逻辑因果关系、视觉扫视、心智解读、语言表达等相关。这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自己孩子的进展情况来进行变化。
除去一些休息和午饭时间,总体高强度高密度的干预时间大约有5小时左右。中途因出现情绪问题会把时间后延,保证干预时间充足。
4点过后基本上就是外出的时间,没有特别的干预项目,如果能遇到小朋友,会辅助着去进行社交方面的锻炼,这也是我们目前最大的软肋:没有固定玩伴。遇到好的NT,和遇到熊孩子或者父母急着带走,完全随缘。所以后续会着重调整这方面,会把干预的重点着重放到社交这块上来。
外出的时间也会进行大量的泛化,但没有固定模式。基本上是看见什么泛化什么。如超市里让她结账,认识各种不同形态但同种类的物品,又比如吹风下雨带她去真实感受,酸甜苦辣,冷热软硬;一人说一种商场里看见的商品,感受卡片上学到的各种各样东西的真实形态是什么样的等等等等。
晚上会有一些家务环节,比如一起洗衣服,一起晾衣服,扫地,收拾东西等等。这些过程虽然基本是大人完成的,但会要求她全程参与。一起做家务不仅能提高认知,知道一些简单自理的大致流程,整个过程也有非常多指令“拿给我,挂上去,放好,叠起来,慢一点”等等等等。
有时没有家务环节也会做一些讲绘本,读故事等轻松的陪伴,总之一天孩子放空的时间是几乎没有的。
通常来讲,因为早上有高强度的运动类的训练,晚间入睡都会非常顺利。也有很多朋友在做类似的训练,孩子的睡眠障碍也有很好的改善。
以上是近期的一日流程,通常每个月都会有微调,来适应新的进步和新的挑战。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早上的专注力,下午的桌面和外出泛化社交,都会一直贯彻眼神,指令,指物等干预,这些基础项目是和其他项目并不冲突的。
以上。最后再啰嗦一句,以上的流程是我们个人干预的一些分享,浅言是典型中度谱系障碍,适合我们自己孩子目前的阶段,仅供参考。孩子能力不同,程度不同,干预的方法和理念都会存在偏差,如果觉得有参考价值,可以点赞,收藏,讨论。觉得没有的,可以直接划走,干预孩子时间宝贵,尽量不要把时间花在跟别人抬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