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德峰讲传习录】王阳明心学 全150集 第17集 心学 中国哲学安顿心 我们的

2023-07-22 20:12 作者:PP侠kr爱看书  | 我要投稿

p17

心学 中国哲学安顿心 我们的生命情感


尤其在明朝,后来在清朝,科举考试,这个都是写哲学论文,

我们用今天的话来讲。考官出一道题,无非从四书五经里面

摘一句话就命题了。然后你就围绕这句话写一篇论文。


那么这个写论文你的观点,你的根据论据都要从什么?

从朱熹对四书的注解里面出来。不能偏离朱熹,这就是弊端

了吧,可见程朱理学占据了统治的地位。因为明朝的这个

朝廷和清朝的朝廷要拿程朱理学做意识形态。终于中国没有

打开一个遍地都是卓然自立的人格这样的一个这样一个新局面

给大家看。所以这兹事体大。


那么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要重新重拾陆王心学之 缀曲。

继承王阳明心学未竟的事业,让阳明心学可以大行于天下,

中国才有希望。因为一个名族要安心立命。


昨天我们讲了这样一个大的意思。我们从大端入手,但是

它不是停留在空的上面,讲天理不能脱离人欲,中国哲学

所讲的理无一不是生命情感的理,心乃是生命情感所在的

地方。 


这个抽象的知识,在头脑那里,所以我们区分这个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就是这两句话。心在程朱理学那里的

位置是什么?一种观点,一种功能。它的功能是认识天理,

还有觉知。是灵性的。是灵性无非去认识在那个之外的天理。

天理当然跟人不隔,程朱也同意,这个程是指的是程颐不是

程颢。程颢倒是心学的开创者。程颐是理学的开创者。

这两个兄弟不能混为一谈。那么天理跟人不隔,是下贯而为人

的天性。这一点程朱理学当然讲。所以叫性即理。


根据在中庸第一句话:'天命为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

天命下贯为人性,他们都要解释《中庸》《大学》《论语》

《孟子》。新儒学就是在原儒学的基础上要开新的道路。

那么经典是根据。问题在于什么呢?问题在于程朱把心还是

看成是被动的了,把心作为只是一种认知功能,殊不知这人心

本身就是天理所在的地方。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个心,

可不是一个认知功能,是未发之中。所要发者是什么?

喜怒哀乐,是生命情感。


我们昨天讲中国儒家的宇宙论是吧。

跟欧洲的宇宙论差别在那里?

欧洲人的宇宙论,把宇宙看成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

叫做物质的宇宙。

中国人的宇宙是生命的宇宙,道德的宇宙。我们如何理解

陆象山的那句话呢?“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这心是不是生命情感?对,那么整个宇宙是生命情感。


这样的意思无法跟欧洲人说,因为他们只是知道一个物质的宇宙,

但是我们昨天讲了中国思想哲学,中国的宇宙观,

整个宇宙趋向于生命,这一点无可怀疑。

生命趋向于什么?生命情感。

生命情感的最高存在在哪里?人心。


正因为抓住这一点,程颢才说了两句话,我们的仁,

就仁义道德的仁于天地万物为一体。这个仁义道德的仁,

这个仁可不是一个法则,仁是情感。 

这个生命情感的真相是种力量,什么力量?

打破形骸之间隔。


我们简要回顾一下上次讲的最要紧的事情,小孩是个人,

我也是个人,彼此在形骸上间隔了吧?用英语来说,我是个

body,整体的,他也是个body,彼此相隔,是什么让我跟他

连为一体了呢?当他掉到井底,我看到了。惊恐,同情,

情不自禁的要去救他,叫恻隐,怵惕恻隐之心,这就叫做

仁心发动。我跟他之间的形骸间隔就被打破了。此时我与孺子

什么?为一体也。这是种力量,生命情感是种力量。

这种生命情感的本质的核心是什么?仁。


仁,切勿把它当成概念来看,那不是西方哲学的概念,

你心中有没有仁,也就是生命情感正在起来还是不起来?

如何判断呢?孔子的回答是很清楚的,叫做心安与否!


孺子调到井里你看见了走过了,没去救你走掉了,因为那是头脑

做的决定,救了他,会产生对我不利的后果。这叫头脑,头脑

做出了正确的推理,心却什么?不安心。


如今这世界,如今这文明,如今着人类的生活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头脑的理性判断,趋利避害,资本增值。用技术控制世界,

用另外一套社会科学技术安排社会秩序。这个基础是理性对吧?


中国人认为什么?中国思想认为生活的基础是生命情感。  

它的核心是仁,标准不在判断的正确与否,标准只在于安于不安。

刚才陈总总结的好,入门要正,入的不是王德峰的门,

入的是孔门和阳明之门。这叫入门。 


所以中国哲学指向心,西方哲学指向头脑。

学西方哲学有好处,那叫锻炼头脑; 学中国哲学之好处,

存心养性。那叫存养。


心要存的,因为很容易被放出去,中国哲学就是存养我们心性的

功夫,这就叫入了门。此心不是心理学讨论的对象,今天年轻人

的仁心里边障碍多,还有点心理疾患。去寻求什么心理医师的

帮助,心理学好像是很热门的,此心并非中国哲学所讲的心,

心理学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那个心即理的心如何是心理学

所能讨论的?跟天地统一的心,如何是心理学的对象呢?

各位听到这句话还有什么怀疑吗?无异议了。


年轻的一代需要的是心理学还是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它的作用是什么,根本上改变由这个当下文明熏染

给我们的不好的人生态度。从根本上转变。


年轻的一代需要的是中国哲学不是心理学,根本上改变由这个文明

熏染给我们的不好的人生态度,从根本上转变,这个才直击本源。


这就是我们讨论传习录的意义。西方的心理学著作,尤其是

弗洛伊德,在他看来人都有精神病,每个人都有,只是程度是

不等的,此话也有点根据,但是这些所谓心理疾患,精神疾病倾向

,在中国哲学看来很容易扫,那叫闲思杂虑。

假如这个小孩子年轻人闲思杂虑过多,积累在那里是吧,

无法解决。那么心理一生帮他忙了?不把他推上战场,

轮刀上阵,还有什么闲思杂虑 容得你分毫的闲思杂虑吗?

那叫生死之间,心存天理。

我们太软弱了,太科学了,太科学意志了。


人要有这种勇气,自信,勇敢,那叫大英雄,如何被闲思杂虑

所困呢? 我们面对王阳明,可谓是面对一个精神上的英雄。

可不是讨论那些犄犄角角的事,由此振作吾国之精神。


【王德峰讲传习录】王阳明心学 全150集 第17集 心学 中国哲学安顿心 我们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