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常识午餐】
1.(单选)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
A.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民主政治,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答案】A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中共党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
第二步,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发表南方谈话时提出“三个有利于”,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南方谈话的主要考点:①判断改革开放姓“社”姓“资”的标准;②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③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④要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单选)下列哪一说法与热胀冷缩无关:
A.夏天在架设电线时,不宜把电线绷得太紧
B.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比灌满更容易保温
C.把刚煮熟的鸡蛋放到冷水中浸一下,更容易剥壳
D.冬天往玻璃杯中倒开水,应先用少量开水预热杯子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物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热胀冷缩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B项往保温瓶灌开水时,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B项体现的是热传导现象,并没有体现热胀冷缩原理。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由于电线会热胀冷缩,所以夏天架设电线时,不能拉得太紧,以免冬天寒冷时电线收缩而拉断电线或者拉倒电线杆。
B项: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往保温瓶灌开水,不灌满就等同于多了一层隔热层,所以保温效果好于灌满。其涉及的是空气的热传导知识,而不是热胀冷缩原理。
C项:将刚煮熟的鸡蛋浸入冷水中,蛋壳膜和蛋清因遇冷收缩程度不同,容易形成一定的空隙,能轻易剥掉蛋壳。体现了热胀冷缩原理。
D项:冬天环境温度较低,玻璃杯的温度也就较低,若骤然向玻璃杯内倒入开水,则杯子内层受热膨胀,外层受热不够而膨胀较少,可导致杯壁炸裂。因此,先将少量开水倒入杯中“预热”,减小杯层内外的温差,从而避免杯子的损坏。体现了热胀冷缩原理。
3.(单选)下列有关故宫博物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故宫博物院建立在清朝、明朝和元朝三朝皇宫——紫禁城的基础上
B.故宫博物院以太和殿、中和殿、养心殿三大殿为中心
C.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中轴线上
D.北京市现有7项历史文化遗产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故宫是其中之一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人文-建筑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故宫知识。
第二步,故宫,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现故宫博物院建立在清朝、明朝两朝皇宫——紫禁城的基础上,没有元朝。
B项:故宫前半部(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东西辅以文华殿和武英殿,统称为“外朝”,是明、清两代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及其他重要庆典的场所,“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乾清门把故宫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而养心殿位于保和殿的西北侧,选项表述错误。
D项:1987年,故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单选)近年来为治疗和改善冠心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心脏局部阻塞的常用技术是:
A.心脏修补手术
B.心脏瓣膜手术
C.心脏搭桥手术
D.心脏支架手术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生物医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心脏手术。
第一步,心脏支架手术是改善冠心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心脏动脉阻塞的新技术,可以暂时疏通冠状动脉,改善病人心脏供血,使濒危病人维持生命。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心脏修补手术是抢救心脏破裂的治疗方法,常用于紧急开胸解除急性心脏压塞和修补心脏裂口。
B项:心脏瓣膜手术是对损害的瓣膜进行修理的治疗方法,常用于病变轻微的二尖瓣或三尖瓣,对于严重的心脏瓣膜病变,多选择瓣膜置换术。
C项:心脏搭桥手术是在主动脉根部和缺血心肌之间建立输血通道的治疗方法,常用于左主干病变、三支病变等。
5.(单选)在全部经济活动所创造的产值当中,20世纪7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的服务业的产值贡献达到或超过全部产值的一半左右,到世纪之交的时候,已经占到将近三分之二的比重。这段话表明在发达国家:
A.经济活动的大部分内容是在提供服务
B.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C.服务业有可能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全部
D.工农业产值均在下降
【答案】A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经济-宏观经济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
第二步,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发达国家的服务业的产值”“已占三分之二比重”可知,发达国家经济活动的大部分内容是在提供服务。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B项说法错误。
C项:服务业的比重增大,并不代表它可能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全部,工业、农业是经济活动中不可取代的部分。
D项:服务业的比重增大,并不代表工农业产值均在下降;工农业比重虽下降,但可依靠科技等提高产值。
6.(单选)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为世界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在经济学领域的代表作是: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国富论》
D.《道德情操论》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经济-微观经济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学著作。
第二步,《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这部著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微观经济学》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代表作,该书阐述了微观经济领域供给、需求、竞争等相关内容。
C项:《宏观经济学》是格雷戈里•曼昆代表著作之一,该书阐述了宏观经济领域相关理论、经济政策、计量模型等。
D项:《道德情操论》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代表作,该书阐释了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