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子紧巴了,心却变得柔软起来

2023-06-24 10:27 作者:文化边缘人  | 我要投稿

这次回国,见到的人,经历的事,平平常常,却有一种特别的东西打动了我。

 

最先让我有这感觉的是一位出租司机。周末邀朋友去体验夜市生活,竟然出门就遇到一辆出租车开到眼前,上了车,我说今天真幸运,往常周末这个时候叫辆车可不容易。

 

不料那中年模样的司机哈哈一笑,说幸运的是我呢。现在顾客变少了,能马上拉到客人该我偷着乐。

 

我说不会吧,我现在要去的那个夜市,每晚都是人潮汹涌,怎么会打车的人减少呢?中年司机不急不慢地回答道,如今出门逛的人多,可花钱消费的人却打折了。

“过去,周末我至少要赚个五六百块,可现在只能赚三四百了,疫情过后就是这种状况。”

 

我立即想起了昨天,叫了一辆网约车去会友,他一听说去的是作协,好奇地开口便问:您是作家吗?

我说只能算个码字的,反问他是否对作家有兴趣。他很认真地答道:

“现在活少了,闲了也无聊,就会去家附近书店逛逛,顺便蹭个空调凉快凉快。”

 

这两天遇到的司机都不约而同地给了我一种新鲜感。那便是:过去司机都不大搭理乘客,估计一心想的就是快送你到站,别耽搁了接下个单。可是这次感受不同,会主动跟你聊点家常了。

 

或许正是日子变得有些不容易的缘故吧,他们的话多了,时间也从容了,似乎想在倾诉中获得一些安慰的心情也炽热了些许吧。

 

而这类话题,感同身受的乘客也变得多起来了吧,所以,两次下车后,我都有些意犹未尽,还想把吐槽进行下去。

 

这种感受一直延续到我从老家来到深圳。

 

深圳和一般内陆城市大为不同之处是,这里街上见到的每个人都像在追赶着什么,你想问个路都不好意思让人停下脚步。

 

可是,这次来深圳,我也感觉身边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我来这里是想为偏于一隅的房子装个窗帘。通过网上找到一家窗帘公司的女老板主动提出开车接我去她的门店。

 

一路上,我心里嘀咕着都上了人家车,就算她报价偏贵也不好意思开口杀价了吧。哪知她像读懂了我心理似的,张嘴就说:

“你要觉得店里的窗帘不合适可以再找别家,如果嫌贵也可议价的。”

 

听得我有些小吃惊。因为过去还没遇到过生意人刚一见面就言辞诚恳地建议你货比三家,还答应价格好商量。

这不是主动缴械投降,犯了做生意的大忌吗?

 

正觉得蹊跷,对方就道出了原委,“我做了十几年的窗帘生意,还没遇到过像现在这样,客人个个手头吃紧,都会跟我议价的情况。”

 

我赶紧说,你真是善解人意。她却不答话,用手指着一处高楼林立之处说,你看,这里本来有家大房产公司规划要建一座深圳最高的大厦。我的一位顾客便在附近一口气买了旁边那栋公寓的两套大房。可是现在传说那公司都快不行了,大厦才挖了个地基就停工了。旁边的群楼也没法交房,我那顾客是带着开锁的师傅撬门进去收的房。

“过去像他这样的有钱人,装个别墅的整套窗帘可以花上10万块钱眼都不眨,可现在哪怕报价超过3万块钱他都跟你急。”

 

我调侃说,看来今天跟你砍价有底气了。她笑着说,没关系,我习惯了。大家都不容易,

“生意能够做下去,生意人能够活下来,这就满好。”

 

突然,她话锋一转,说:

“其实大家手头紧了也有个好处,那就是我们跟客人的关系反倒变得亲密起来,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我问此话怎讲,她说,过去客人来得匆忙,去得也匆忙,能不说废话就尽量不说,办成事了就扭头走人,谁都没闲工夫耽误赚钱。

“可是现在不同了。客人会在店里喝杯茶,相互哭哭穷。有时候我会回敬客人一句:哭穷干吗呀,反正我又没说找你借钱。”

 

我听得哈哈大笑。她却一本正经地说:其实我明白他们的心思。一起吐吐槽,不为别的,各自都会觉得心里舒服一些。

“所以呀,现在做生意,要多加一门学问,就是如何跟客人聊家常。

 

那天,我在她店里买窗帘花了20分钟,跟她聊天花了一小时。期间,一个上门来打扰的客人都没见。我喝了她家的好茶,还结识了她丈夫和女儿。

 

出来,觉得今天的窗帘买值了。不单在窗帘店议价了,还被店主打开了一扇彼此抱团取暖的心窗

回家的途中,我又迷路了。这次,毫不犹豫地叫停了迎面而来的深圳人问路。

 

我甚至有了跟他聊上几句家常的勇气

 

我终于明白这次回来感受不同,打动我的原因在哪儿了:

身边的人日子过得紧巴了,心却因此变得柔软了许多。


日子紧巴了,心却变得柔软起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