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论道】不能理解西方文明,我们就永远是狼嘴里的肥羊


从中世纪托勒密时代的地心说,到哥白尼的日心说,再到开普勒和牛顿力学的建立。然后从牛顿力学到狭义和广义相对论,从相对论静态的宇宙学模型,到大爆炸宇宙学,天体物理到宇宙学的发展。中国文明恰恰是在分析科学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解决极大问题上和西方天文学走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中国在明代,清代相对于西方,还是相当的先进的。李约瑟观察到,这两方面还是很先进的,尤其是中国的技术发展。


但是从科学发展了来说,发展几何到天文学。当时中国因为本身的局限性(小农经济)。
第一个差别:中国文明,它是一个温带地方,四季分明的,多山少地这么一个环境里面。农业主要以种植粮食,蔬菜小农经济为主,因为地少人多,所以中国的吃肉的牧业经济。发展相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在畜牧业方面,是中国是差很多的。所以中国这个小农经济的文化与西方的游牧民族,商业民族,航海民族这一套发展方式有很大的区别。

一.地理环境决定经济文化
第二个差别:中国是个种粮的民族,看到的自然生态非常复杂,人口密集的人际关系非常复杂。很难想象到西方有一种文化,认为大自然的规律非常简单,这种规律到哪里才能发现呢?

就是你非要到非洲沙漠地带,然后是周围人非常少,生态非常简单,然后你在沙漠里面,你看到沙堆。起风暴时候人是非常渺小的,非常恐惧,你才会产生有神的概念,有自然规律概念。而且这自然规律在这,这个上帝要非常强大,而且他脑袋里的自然规律好像非常简单。因为沙漠生活非常简单。(我个人觉得还是中国的大道至简的原理吧!)
二.生存模式影响思维模式
对中国以外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思维方式的理解
各个文明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泛道德化:通过动机来判断这个问题的高下和问题的出路
三.道德问题与科学判断
用治国的方法是法家
打仗用的是孙子兵法
天下太平以后,用儒家来淡化内部矛盾
时代转型是从极大极小的分析科学迈向极为复杂的生命,经济和社会的现象。
理解东西方文明的演化,不同的道路,怎么冲突和融合?
科学是如何从分析科学走向复杂科学
知彼知己,纵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