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兆芯04】为什么用T7500对比I5 6500说明不了兆芯是挤牙膏?兆芯的

嗯老铁们
我图吧
老捡垃圾的了
今天简单给各位讲讲我们这个闲话兆芯
的系列在简单加更一期 之前
我们想给各位好好讲一讲
这个之前关于兆芯的那个b站上那个视频的事
但是我发现好像确实有一点小小的问题
就是我们讲的时间太长了
所以说干脆直接改个标题
首先给各位看一眼兆芯
现在我们手里用来录屏的这台机器的一个状态
他就是所谓纯国产的一个笔记本
从屏幕到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可以
内存硬盘都可以换成国产
然后他的跑分是这么个水平
相当于i5 560m差不太多
然后关于兆芯之前的那个情况
我们其实现在已经基本上明了了
就是图吧群的那些老哥问我为什么兆芯龙芯都是依托答辩的时候
我就大概明白就他们的印象是从哪来的
就是后来我自己也刷到了b站那个视频
b站上确实有这么一个龙芯吧的小吧主在用龙芯兆芯飞腾英特尔的产品
然后之后在进行一个所谓的对比测评
然后之后还做了四分屏键鼠同步
看起来很专业
但是首先我们今天要给各位讲的一点
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他这个测评
根本就证明不了什么
甚至只能证明自己的智商
就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
简单跟各位说一下
这英特尔他什么时候在挤牙膏
英特尔挤牙膏的时间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
应该是从英特尔看看
234代
尤其是四代u以后
一直挤牙膏
挤到十代
每一代提升非常小
架构甚至都没怎么动过
就是从14nm开始之后就一直在挤牙膏了
那架构从14nm有之后就没大改过
然后每一代的提升都非常的感人
这个我们一会儿可以看一眼跑分
我们都算出来
直接各位看结果就可以了
然后简单说一下这个情况吧
英特尔的这个老U
拿酷睿二的T7500和i5 6500比
我们为什么说他证明不了
因为英特尔从酷睿二的时代到酷睿i系列时代
曾经有一代是有巨大提升
从这一代再往后一段时间
英特尔慢慢的提升幅度越来越小
最后逐渐的变成了挤牙膏的一个形态
简单说一下这个水平啊
我们这里可以简单给各位对比一下
这是上期我们用来做对比的
这个英特尔T7500的测试平台
联想Y450
可以看到我们现在这是一个远程桌面
连的实机
已经把这个机器都已经跑分都跑好了
而且跑分的时候没打
远程桌面是用本地实际跑的
跑完之后再连的远程桌面
证明这个图片啥的都不是p的
然后之后都是实际跑出来的分数
各位可以相信这个水平
你如果不信的话
可以各位买一个这样的机器回去自己重跑一遍
这个分数是不会有太大的差距
简单来说这个酷睿2 T7500 65nm
它到底是个什么水平的U
虽然是英特尔在0708年左右出的双核
笔记本U
主频2.2G双核双线程
带四兆二级缓存的
当时算大的了
不少U只给了两兆甚至一兆
然后说一下这个情况
跑分的话
象棋6.12倍
2937千步每秒
然后之后cpuz的话是300.2
全核成绩
单核155.1
我们这里只算全核不算单核
全核300.2 2.2g
我们可以回去拿计算器算一下
全核多少分来着
300.2÷2.2除二
300.2÷2.2除以二
单核跑分
每吉赫兹cpuz68分
然后我们看一眼cpuz的
这个历代的这个cpu的跑分
它这里边有从酷睿2 E8500
这是个45nm的u
相比T7500已经有一代的提升了
实际上虽然说他还叫酷睿二
但是他主频也很高
缓存也不小
E8500有六兆二级缓存相当大
而且45nm以下能可以达到双核
3.16G
这里分数我们已经算出来了
给各位简单演示一下
这个就是他的分数
用这个为了节省时间
我们已经提前算好了
用这个530分直接除以3.16
再除以二就得出来
这个分数 可以看到它的提升还是有一定的提升
然后之后我们分别又算了
我看看啊
2600k
2600k是哪个
这个2600k还有4790K
这是4790k
还有这是6700k吧
对这cpuz给的官方跑分
我手里其实是没有这些U的
我只有4570
还有8400
这些都不
是
T7200 T7500
和i5 6500的同类
T7500好办
现在十多块钱一个
我们能买到 6500还是挺贵的
而且它是智商检测U
作为图吧
垃圾佬不应该买
因为同样的主板的话
可以上八代U
就不应该上6代8代U核心多
然后这是7700k吧
后边还有
然后我们算一下他每代的提升 157对吗
这个
嗯对这是7700k的
然后他可以看到这四核八线程4.2G
这个应该是他实际跑分的那个频率
再往后的8700K3.7G
9700 9900kf 3.6g
很明显看这个频率跟那cpu的这个官网参数
包括10700 2.9g 8 核
这跑分跟那官网上的这个标称的睿频都比不了
对不上
他实际上跑分的频率绝对不是他标称的基频
这么低
所以说也没必要去深究它了
很简单来说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英特尔从这个酷睿二的时代开始算
就从那个酷睿
你看啊
这是酷睿二的65nm
83减去68÷68
提升了能有22%这么多
然后之后从这个酷睿i系
二代i系到这个酷睿二的双核又提升了
123-83÷83
又提升了将近50%
这个提升幅度20%
50%是相当大的
然后再往后
你看他们到这个4790k I系4代的时候
它提升了多少
143.123
我们用眼睛一眼就能看出来
他的提升是1/7 16%
然后再往后到这个6700k的时候
他就已经没眼瞧了
148-143÷143
提升不到5%
然后再往后稍微能有一点提升
但是也就不多了
就是这么得到的挤牙膏的一个称号
提升5%多一点
而这个视频它作为一个龙芯吧的小吧主
他可以利用这个信息差给各位一种兆芯
他提升很差的一个表象
让各位以为哎呀英特尔这10年提升这么多
兆芯这10年提升这么少
但是事实上我们各位可以理解的
一个很简单的一点
就是兆芯他的官网上面他说的是怎么说的
我们可以看一眼
就是兆芯他自己的U跟这个直接套的威盛nano2
国产化制成的U
可以看到啊
开先6000系列里边有他用来测试的
这个U6780A
但是官网上给出的这个发售年代是2019年
跟他所说的2020年是不符
然后之后兆芯A系列
这个直接复刻的这个威盛的u
在这官网上都能找到
这都没关系啊
这里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就在这儿
英特尔真正的挤牙膏的年代是从四代U往后
一点一点的逐渐的没有了提升
但是他这里却宁可选择了2006年
在2015产品的对比
而不选择同样在2011年
到2019年的产品去进行对比
如果这是因为如果用英特尔
2011年和2019年的产品
去跟兆芯对比
被发现英特尔的提升其实很小
甚至跟兆芯比
基本上就马马虎虎差不太多
哦对了
刚才这个我们掐这个录像早了
然后我们现在再重新说一下这个事啊
关于兆芯的这个笔记本
咱们刚才给各位看过跑分
这个跑分吧
他是怎么说呢
包括这个cpuz它是有一定波动
这个笔记本在一定的情况下
他跑分的水平并不算是很好
因为他的这个散热有限
单管压这个四核25瓦
但是理想的状态下
我们这个机器最近给他换过硅脂
所以说他可能开了窍
总之我们现在跑的这个倍数
达到了象棋十倍多一点
平时也是现在可以跑到9.5倍以上
9.6 9.7
9.8
十点几都有可能
然后之后这个cpuz的跑分刚才也重跑了一下
就在这个它这个散热器一体的调度有问题
在那个cpu的这个占用率提升的时候
他随着这个cpu占用率提升的这个
而改变风扇转速的幅度更大一点
而跟cpu实际温度无关
所以说我们跑完分之后
cpu温度其实它有一定的积热温度很高
但是散热风扇的转速很低
因为它更检测的更多的是cpu的这个占用
而不是cpu的实际温度
这可能是兆芯他本身的这个核心的温度
检测的软件的问题
没法正确的给主板反馈信息
也可能是主板的固件的问题
这个我们现在其实是没法确认的
但是总而言之吧
它现在我们重跑了一次分
可以达到这个10.07位的象棋
然后最后cpuz可以达到574.5
然后我们刚才说手里正好有张江架构的这个老机器
之前我们为了这个测评它
特意花挺贵的价钱去买的
这一台花了我400块钱
兆芯现在八核U6780a整机也就500
先不说这个事儿了
他这个机器可以看到这个识别信息
是威盛的NANO
然后之后这个象棋跑分可以跑八倍左右
一般是在7.8~8.3左右波动
这里我们取的是他这次跑分的八点零几
然后CPUz啊
他的这个多线程倍率相对来说比较高
因为它是一个台式机
而我们这头CPUz的多线程倍率很低
它是一个笔记本
它散热比较拉
所以说四核同时拉满载的时候
不仅啊 各位看这个机器其实有问题
但是兆芯不能说是完全背这个锅
他跟那个散热设计
还有公模
主板固件乱七八糟的软件都有关系
可以看到我们在用象棋跑分的时候
他全核是压基频在跑
他拉不到这个2.6的睿频
cpuz跑分的时候其实也一样
因为这时候我们开了录屏
所以说他分数只会更低
录屏要占用一定的CPU
可以看到跑完分之后
他睿频提上来了
这就有点儿孩子死了才来奶奶感觉
但是不管 就是说他跑分的时候
我们这个成绩是要按全核2.2G计算
这个各位看见了应该也没啥问题
简单来说吧
以这个cpuz的跑分来看全核
其实我们这个笔记本去干
原来的老张江的台式机是干不过的
有的时候你跑出来的分
甚至会从单核同频性能上来看
甚至是没提升
但是这是因为你多核算分数的时候散热有问题
你要是从cpuz的单核来算的话
就相对来说公平不少
可以看一眼168.1是吧
直接除主频就行了
可以看到它提升是在15%左右
如果我们换成用象棋的分数算的话
也是一个道理
只不过是全核
它象棋的跑分时间相对CPUz会比较长
所以说对这个散热的这个差距
会相对来说还能有效的避免散热带来的误差
尤其是散热调度不佳的时候
还更能
因为他跑分时间长达一分钟以上
我们这个机器设置是一分钟之后
自己就关屏熄屏
进入屏保状态
但是这相机跑分我们从开始点完跑分不动鼠标
到跑分结束屏已经黑了他跑分能跑一分多钟
所以说它相对来说会比较容易消除
这个散热调度有风扇乱七八糟有问题的话
它能解决这个误差
然后8.03现在是这个二点零g全核倍数
除一下
除以4÷2
这是相当于它的IPC的同频性能
就跟图拉丁的奔腾三基本一致
图拉丁奔腾三1.0G
是一倍
它就是一倍
单算出来它的单核每G赫兹就是一倍
然后这边是象棋
我看看10.07
除以2.2
除以1.14
提升也是15%左右
所以说不能是没有提升
如果各位觉得我这个跑分
10.07倍是重新取过的
想取一个低一点的分也没问题
就按9.5算也可以
除2.2除4
所以也至少提升了5%以上
所以说 说他10年ipc没提升这东西错误
因为兆芯这两个机器各位看官网就能看出来
张江C+和开先六千系列
他的这个
发布日期来看
只差了3年
3年提升5%到15%
我们取个平均值提升10%
那也算是相当不错的
对于国产来说
只不过兆芯真正的问题
他显得他就是没有提升的
原因是他很长时间一直在摆烂
就压根儿就没在进行什么实质性的更新
比如说从这个19年那q2开始往下算
就开先7000一直跳票跳票跳票到今天都没出来
只能出个6000g加强一下核显
这还是22年底的一个事
在那之前
他们就从19年往后就再没出过任何东西
一直在收购威盛的产权
然后之后包括接手知识产权和申请专利什么的
这个东西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
你说他10年没提升
但是他10年大多数时间都没再干这个
发新产品的事,而是在做X86知识产权国有化的问题
这就有点意思了哈
而且那些人龙芯圈的那些人
话术往往都是什么抢夺信创市场啊
乱七八糟的都是我们这些图吧
垃圾佬听不懂的
我也不知道什么叫信创市场
我也不知道怎么用户份额的情况
我只知道兆芯这东西
它相对来说在比较便宜的价位
还是能做到能用的水平
但是肯定跟图吧
我们经常玩的那些配置比起来
那就是性价比极低的一个选择
但是他从各种水平来看
能正常运行x86的一个软件
然后之后也没啥别的太大的BUG
除了集显有问题以外
真的没什么别的问题
你可以说他cpu的问题
还不如说说他集显了
他急眼是从头到尾到这6000g不算
这基本都没动
这个是真的挺麻烦的
就修了点bug
然后封装进了cpu
做成soc从集显变核显
然后之后3d性能来看
我们实测确实是一点都没变
所以说他这些机器在6000G以前呢
只能挂独立显卡
用集显的话
其实cpu强与弱你看不出来
因为都是一样
在不就是不接独显的情况下
核显会严重拉低这个cpu那个水平
他这个就属于是一条腿长
一条腿短
这个一条腿都已经可以横扫是吧
扫堂腿腿的另一条腿不到半米长
这就很尴尬了
不过除此之外
别的还好
就这么个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