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目前属性的归类还是乱啊, 不理解点的半径为啥归类到通用属性里
我们先把属性来归类吧
1.通用属性(其实并不通用,有些基本类是无法读取到的)
ID
指每个点的ID值,唯一编号
指的数据列表的序号,所以看起来会和ID值输出一样,但是代表的东西不一样法向
用来代表点线面元素的朝向位置
就是点线面元素的空间位置半径
点类型的半径数据2.曲线
曲线控制柄位置
贝塞尔曲线控制柄两个端点的位置曲线切向
如果你能根据颜色联想到向量再联想到切线的样子,那么你很有天分啊曲线倾斜
官方解释的不太清楚,输出的是法线的倾斜角度(弧度单位),我也不了解这个倾斜度能拿来做啥端点选择
就是从首尾两端分别计算选中的控制柄,不理解翻译控制柄类型选择
通过控制柄类型来筛选
可以在曲线中手动控制是否闭合样条线
判断该曲线是否是闭合曲线样条线长度
提取样条线的长度值,和之前的曲线长度功能类似
提取样条线的控制点点数样条线参数
有两种情况讨论,一是只有一条曲线,二是有多条曲线,总的来说这个节点能提取的属性很多样条线精度
我用曲线重采样验证一下发现样条线精度不是控制点的数量
但是原曲线控制柄有16个,并不是显示的12
后来又尝试了其他基本曲线都是12
然后我调出设置样条线精度这个节点发现它的默认值是12,崩溃......说是评估点数,但是一点可视化的方向都没有,当个内置的附属数据算了3.网格
边夹角
无符号角度
有符号角度
看一波官方解释,用上面的就行,省性能边的邻面
计算边相邻的面数,应该只有0,1,2这三种可能吧边的顶点
提取边的两个顶点的编号和位置,看到数值乱中带点规律可能会产生误解,但是左边列表的值全是边一端顶点的编号,要组合的话还要和顶点编号2的值进行组合。边到面组
基本概念就是靠着选取边来切割网格,然后给每个松散的面片一个面群组ID
0的都是黑色,大于1的都是白色了面的面积
计算每个面的面积面的邻项
测试用模型
计算每个面的顶点和相邻面的数量
面组边界
边到面组的反向操作罢了,懒的展示了,配合起来主要展UV用
Face is Planar
测试用模型
检测是否平面是否平滑着色
检测面是否平滑着色网格孤岛
测试用模型
检测网格中孤岛面的数量,并分配编号最短边路径
之前提到过的最短路径提取感觉除了固定组合之外也没啥其他用处了,算是一种算法的提炼吧,方便操作。
顶点的邻项
提取每个顶点相邻的顶点数量(指共用一条边的情况下)和面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