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拔牙:拔牙禁忌症有哪些
牙科医生常常会碰到一些患者,他们急于把患牙拔除,而隐瞒了自身的系统性疾病病史,导致拔牙当时或者拔牙后出现明显不适,甚至是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拔牙是牙科治疗中较容易出现意外情况的治疗项目,存在着各种可控与不可控的风险,而一些系统性疾病会显著增加这种风险。所以拔牙前,如实告知身体状况很重要,切勿隐瞒病史,否则可能会威胁自身健康。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与病史决定是否进行拔牙手术或做相应准备,如麻醉药的选择、是否需要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拔牙等。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12类不适宜拔牙或需暂缓拔牙的人群。

一、月经期女性:月经期间机体的应激、免疫能力下降,机体和唾液中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质增多,血液不容易凝固,出血后不容易形成血凝块。拔牙后,伤口与唾液接触造成伤口愈合缓慢,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和出血。
据临床资料分析证实,月经周期的第14天是妇女拔牙的最佳时期。此时伤口愈合又快又好,不易发生细菌感染,疼痛感也比较轻。所以,妇女拔牙最好选择在月经后的10天为宜。
二、妊娠期女性:有人认为妊娠期间一律不可拔牙,因为可能导致早产或流产。但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在妊娠4~6个月拔牙相对安全,对妊娠无不良影响。
三、心血管疾病患者: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在180/100毫米汞柱以上的患者禁忌拔牙。一般的心脏病患者,只要没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如轻微活动或平卧时心慌气短)都可以拔牙。

四、高血压患者:拔牙是一种门诊手术,手术的激惹必然造成血压的骤然升高,如术前血压较高,可能导致拔牙术中高血压脑病或脑血管意外等危象的发生,有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血压较高的患者,医生一般会建议先控制血压(140/90毫米汞柱以下)再行拔牙。
五、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拔牙术后创口感染的概率增高。病情严重者应暂缓拔牙,对于必须拔牙者,应请内科医师会诊,术前服药数周控制血糖稳定(一般拔牙适应证要求空腹血糖控制在8.88毫摩尔/升以下)。在拔牙前1小时一定要预防性地口服广谱抗生素,并且拔牙当天一定要吃早饭,以避免局麻时出现低血糖昏迷。术后也一定要服用抗需氧菌及抗厌氧菌药物,以避免术后感染及干槽症的发生。
六、肝、肾功能疾病患者:对急性期肝炎或肝功能损害严重者应暂缓拔牙,因为此类肝病可以导致凝血酶原及纤维蛋白缺乏,或肝脏功能障碍无法利用维生素K合成有关的凝血因子而导致术后出血不止,必须待疾病好转后再行拔牙术。有严重肾功能损害者不能拔牙,以免引起肾功能衰竭。一般肾脏病较轻者,拔牙前应注射抗生素以防拔牙造成的暂时性菌血症,促使肾病急性发作。

七、甲状腺功能亢进:此类患者可因感染、手术、焦虑引起甲状腺危象,重者可引起衰竭甚至死亡,故不宜贸然拔牙。如必须拔牙时应做详细检查,使其基础代谢率在+20%以下,脉搏每分钟100次以下,手术前后应服用抗生素。
八、急性传染病患者:严重的肺结核等急性传染病都会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延迟伤口愈合,此时应暂缓拔牙。
九、器质性及功能性神经疾病患者:该类疾病患者,应考虑术中及手术后诱发疾病发作的可能性。如必须拔牙,应在神经内科医生会诊治疗后才能进行。

十、放射治疗的患者:在放射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一年内不宜拔牙,以免引起放射性骨髓炎。放疗一年后若必须拔牙时应使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
十一、患牙位于恶性肿瘤区域的患者:禁忌单独拔牙,而应在切除肿瘤的同时,连同患牙整块切除。所以如在患牙区有经久不愈的溃疡或有肿物时应先取活检行病理学检查,排除恶性肿瘤后再拔牙。
十二、有血液疾病的患者:患有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贫血、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若要拔牙可能会因凝血因子缺乏和凝血功能障碍,引起严重的大出血而危及生命,因此要避免拔牙。对于有长期贫血史、自述日常状态良好者,应行血常规检查后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血红蛋白在80克/升以上者可拔牙。
拔牙需谨慎,有上述这些情况的患者万万不可抱着“无所谓”“不要紧”的态度,否则有可能会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如实交代病史,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