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四大法宝:让厌学躺平孩子重新燃起生活的激情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你的孩子突然不想上学了,他说学习没有意义,生活没有目标,只想躺在床上玩手机或者睡觉。你试图劝说他,但他不听,甚至跟你发脾气或者冷漠对待。你感到无奈、焦虑、愤怒、失望,不知道该怎么才能帮助他走出困境。
如果你有这样的经历,那么恭喜你,你不是一个人。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厌学、躺平、逃避等现象,他们对学习、生活、未来失去了兴趣和信心,甚至出现了抑郁、焦虑、自闭等心理问题。这些孩子被称为“厌学躺平孩子”,他们是一群需要我们关注和帮助的孩子。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厌学躺平孩子呢?他们的问题出在哪里?我们又该如何帮助他们重新站起来呢?我是吉易和躺平复学机构的刘得穗老师,我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孩子需要完成四个人生功课:自主、分离、交朋友、形成自我
首先,我们要明白,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他们需要完成四个人生功课:

自主:指孩子能够独立地做事情,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力,能够承担责任和后果。
分离:指孩子能够从父母身边独立出来,建立自己的空间和界限,能够接受父母不完美和有缺陷。
交朋友:指孩子能够与同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共同的兴趣和目标,能够互相支持和帮助。
形成自我:指孩子能够认识和接受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能够表达和实现自己的需求和愿望。
这四个人生功课是孩子成长中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它们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孩子能够顺利地完成这四个人生功课,那么他就会拥有一个健全而完整的人格,能够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二、孩子的自我功能往往会被破坏,因此需要在家庭教育中重视这一方面
然而,现实中,很多孩子并没有顺利地完成这四个人生功课,他们的自我功能往往会被破坏,导致他们出现厌学、躺平、逃避等现象。那么,什么是自我功能呢?自我功能是指一个人能够对自己的情绪、行为、思想和欲望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础。如果一个人的自我功能不健全,那么他就会出现以下问题:
情绪失控:无法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容易出现过激或者消极的反应,比如暴怒、哭泣、沮丧、恐惧等。
行为失控: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容易出现冲动或者逃避的行为,比如打架、偷窃、吸毒、赌博、自残等。

思想失控:无法有效地思考和判断,容易出现偏执或者幻想的思想,比如妄想、妄自菲薄、妄自尊大、妄想受害等。
欲望失控:无法有效地满足和平衡自己的欲望,容易出现贪婪或者厌恶的欲望,比如贪吃、贪睡、贪玩、贪钱等。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自我功能的破坏呢?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它对孩子的自我功能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家庭教育不恰当,那么就会给孩子带来以下危害:
过度保护:指家长过分地关心和照顾孩子,不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不让孩子独立地做事情和承担责任。这样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主能力和信心,不敢面对困难和挑战,依赖父母或者其他人。
过度管制:指家长过分地干涉和控制孩子,不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不让孩子有自己的选择和判断。这样会导致孩子缺乏分离能力和尊严,不愿意与父母或者其他人沟通和合作,反抗父母或者其他人。
过度溺爱:指家长过分地宠爱和纵容孩子,不给孩子适当的规则和限制,不让孩子遵守社会的道德和法律。这样会导致孩子缺乏交友能力和道德感,不知道如何与同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欺负或者被欺负的同龄人。
过度忽视:指家长过分地忽略和冷落孩子,不给孩子足够的关注和爱护,不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这样会导致孩子缺乏形成自我能力和安全感,不知道如何认识和接受自己,自卑或者自恋。
因此,我们需要在家庭教育中重视孩子的自我功能的培养,给孩子一个健康而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能够顺利地完成四个人生功课。
三、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亲子关系需要渐行渐远,但家长应教导孩子如何离开和成长,培养跟社会互动的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
其次,我们要明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亲子关系需要渐行渐远,但家长应教导孩子如何离开和成长,培养跟社会互动的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

亲子关系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亲子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孩子的年龄和阶段而变化。一般来说,亲子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依赖阶段:指从出生到3岁左右的时期,孩子完全依赖父母来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父母是孩子的全部世界。
反抗阶段:指从3岁到6岁左右的时期,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志,与父母产生了矛盾和冲突,父母是孩子的对立面。
合作阶段:指从6岁到12岁左右的时期,孩子开始学习和遵守社会的规则和道德,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和协作,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和伙伴。
独立阶段:指从12岁到18岁左右的时期,孩子开始寻求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与父母产生了距离和分离,父母是孩子的支持者和顾问。
这四个阶段是亲子关系发展的正常规律,每个阶段都有其必要性和意义。如果亲子关系能够顺利地过渡到下一个阶段,那么就会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如果亲子关系不能适应孩子的年龄和阶段而停滞或者倒退,那么就会阻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适当地调整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和角色,让亲子关系渐行渐远。这并不意味着家长要放弃或者忽视孩子,而是要教导孩子如何离开和成长,让孩子能够独立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同时,家长也应该培养孩子跟社会互动的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让孩子能够与同龄人、老师、同事等建立良好的关系,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和资源。
四、厌学躺平孩子的解题思路需要从4个层面入手:成长、智商、情商、家庭,分别解决问题
最后,我们要明白,厌学躺平孩子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劳永逸解决的,它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入手,分别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把厌学躺平孩子的问题分为四个层面:成长、智商、情商、家庭。每个层面都有其原因和对策,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方案。
成长层面:指孩子在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厌学躺平孩子往往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没有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导致他们失去了信心和动力。因此,我们需要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自己的成长目标和意义,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和生活。

智商层面:指孩子在认知、思维、判断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厌学躺平孩子往往是因为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和挑战,没有得到有效的指导和方法,导致他们觉得学习没有意义和乐趣。因此,我们需要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智商水平,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技巧和策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收获。
情商层面:指孩子在情绪、行为、人际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厌学躺平孩子往往是因为在情感上遇到了困惑和冲突,没有得到有效的调节和释放,导致他们出现了情绪失控和行为失控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情商水平,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家庭层面:指孩子在家庭中所处的环境和角色。厌学躺平孩子往往是因为在家庭中遇到了不理想或者不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没有得到有效的关爱和尊重,导致他们对家庭失去了信任和依赖。因此,我们需要帮助他们改善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关系,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让他们重新建立对家庭的信任和依赖。
总之,厌学躺平孩子是一群需要我们关注和帮助的孩子,他们的问题并不是无法解决的,只要我们能够从多个层面入手,分别解决问题,就有可能让他们重新站起来,重新拥抱生活。
厌学躺平孩子是一个社会现象,也是一个家庭问题。我们不能忽视或者放弃这些孩子,而是要用爱和智慧来引导和教育他们。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并不孤单,他们有我们的陪伴和支持;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并不无能,他们有自己的潜能和价值;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并不无望,他们有自己的目标和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厌学躺平孩子重新站起来,重新面对生活。
(我是吉易和躺平复学机构的刘得穗老师,关注我获取更多青少年躺平复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