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Cosmology】宇宙的春夏秋冬(一))

2023-07-05 07:51 作者:MC_Interstellar  | 我要投稿

20世纪最早的宇宙学家Georges Lemıtre说过:

The evolution of the world can be compared to adisplay of fireworks that has just ended; some few red wisps, ashes and smoke.Standing on a cooled cinder, we see the slow fading of the suns, and we try torecall the vanishing brilliance of the origin of the worlds.

译文:

世界的演变可以比作刚刚结束的焰火表演;剩下几缕红烟与灰烬。我们站在冷却的煤渣上,看到太阳慢慢地消逝,我们试图回忆起世界最初消逝的辉煌。

在书写我们的宇宙历史时,将与地球上的四季做对比,但并不是按照地球上春夏秋冬这个顺序:宇宙诞生之时温度非常高,我们称之为是夏天,接下来是秋天,然后是春天,最后发现我们正处于一个温度极低的冬天。

我们都知道,宇宙起源于一场大爆炸(

the Big Bang

),它距今有138.2亿年,但是,在大爆炸之前是什么,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所以我们并不关注大爆炸之前的历史。

从大爆炸开始,宇宙起源的第一秒钟内的温度非常高,是整个宇宙历史温度最高的时期,所以把它称为宇宙的夏季,而在宇宙诞生50亿年后直到现在,也就是我们生活的时期,因为温度非常低,把它称之为冬季,而往后宇宙的温度仍然会越来越低。 一秒钟,一个看似很短暂但又很长的时间,这是我们无知的第一个边界。对于我们来说,一秒钟可以说一个词语、可以写一个简单的汉字、可以完成一个心跳,一秒钟又或是一片面包掉到地上的时间(涂黄油的一面朝下,神奇的现象,和猫下落总是四脚着地同样有趣),我们能明确大概发生了什么。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对于宇宙的第一秒,我们缺乏对其的理解(当时宇宙的能量和温度都很高,我们的粒子加速器无法达到这些条件)。然而实验上未被证实的理论为什么会被我们深信呢?

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

Hawking

(霍金)和

Penrose

(彭罗斯)

以及其他人证明了在

Einstein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框架下,时间反演必然会导致温度和密度的增长,也就是在初始时间的温度为无穷大。 当然温度无穷大的点不会发生,因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考虑量子效应,但是我们还不能忽略引力,因为在大爆炸时,引力将变得非常强,因此我们就要寻找一个新的理论:量子引力。而量子效应是否真的能解决大爆炸问题还有待研究。 宇宙在演化中的“巧合”是比较多的,我们看向宇宙时,不管是星系数量还是宇宙辐射温度,在任何方向看起来是几乎一模一样的(各向同性)。而在标准宇宙学模型中,两个点的距离非常远,几乎没有关联,那他们怎么会看起来一模一样呢?并且我们现在观测到的宇宙密度如此地接近临界密度也无法解释。而之后的暴胀理论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暴胀理论过于专业,就不在此阐述。 当我们眺望宇宙时,我们所能看到的一切,都是由物质构成的。问题是在最初时间,我们的宇宙中应该有等量的物质和反物质。我们的方程和模拟表明,随着宇宙膨胀和冷却,物质和反物质将湮灭,只留下光,没有物质。所以,在我们需要使宇宙看起来对称之前,需要一种产生正反物质不对称性的机制。

Dirac

(狄拉克)基于自然界严格对称的考虑,在整个宇宙中,可能是每种星体各占一半,但它们拥有完全相同的光谱,使用现代天文学的方法无法辨别。但在1957年,李政道等人发现弱相互作用的宇称不守恒,即微观粒子过程的空间反演对称性被破坏了,致使中微子只有左旋而无右旋,反中微子只有右旋而无左旋,电荷宇称,奇异数,粲夸克通过弱相互作用衰变中的粲量子数都不守恒,甚至重子也不守恒,人们更也就相信“对称中有破缺”才可能是自然界中的真实情况。 到此就结束了宇宙的夏季之旅。

【Cosmology】宇宙的春夏秋冬(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