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属于少年大师班的科学素养不是你一个人在学

2023-03-10 11:01 作者:bili_1469121520  | 我要投稿


具体内容放在我的首页动态介绍了

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高不能只是一句口号而已,而应实打实地让学生参与到科学实验探究中。并在探究过后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回顾,记录,反思,总结,提升。把它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而要实现这一目的的一个有效手段是让学生写科学日记。注意,这里说的是科学日记,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填写实验记录单。实验记录单模式化较强,记录的都是经过提练成型的科学概念。并且千篇一律,记录人写不出什么新意。而科学日记从实验的准备,到实验的过程,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改进实验的心理历程,实验结束后获得的经验等等都会被实验者真实地记录下来,而且同一个实验,不同的学生会获得不同的体验,写出不一样的科学日记。这样的科学日记真实,饱满,富于趣味性,便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有利于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学素养。

下面这篇科学日记是我们班的学生在实验后写的:

课题:探索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为了探索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现象,今天我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妹妹也参与了其中。

我先准备了三个一样的杯子,一罐糖,一罐盐和一块十克的马铃薯,还有一支记号笔。根据课本上所讲的,我先用记号笔将每个杯子标上序号。第一次我把马铃薯放入一号杯中,这时出现了一个现象:马铃薯沉到了杯底。

第二次我将马铃薯拿出来,擦干后放入二号杯中,和我所想的一样,马铃薯沉下去了。我拿出盐罐,每次往二号杯中装入2克的盐,加以搅拌,马铃薯渐渐浮了起来,装了十次后,出现了一个很特别的现象:马铃薯的一端已经浮出了水面。

第三次,我再次将马铃薯拿出来,擦干后放入三号杯,马铃薯依然在清水中沉了下去。这次我每次向三号杯中装入2克的糖,搅拌后,马铃薯渐渐地浮了起来,和盐差不多。装了九次后,马铃薯的一端也浮出了水面。

妹妹看着我做的实验,开心地说:“科学小实验真是太有趣了!”

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状况是不同的。

为了进一步探究为什么往清水中加入了足量的糖或盐并搅拌溶解后,马铃薯会慢慢地浮上来,我特意到网上查找了资料,知道了当物体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大时,物体在该液体中会下沉;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在该液体中会上浮。这下我明白了:原来,往清水里加入盐或糖,并搅拌使之溶解,会增加它的密度。当它的密度大于马铃薯的密度时,马铃薯就会上浮。

你看,一则小小的科学日记,详细地记录了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的全过程。这样的日记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有着实实在在的好处。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养成孩子写科学日记的习惯。


属于少年大师班的科学素养不是你一个人在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