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SC21 灾难岁月里的生活艺术|后疫情时代下我们如何生活

2022-05-19 00:29 作者:元凤鸣  | 我要投稿

后疫情时代无常频发的当下人们如何应对?

•伊恩哈金《驯服偶然》用“驯服”讽刺现代人类社会已经学会用统计学来“控制”偶然性事件,如灾难。因为得到工具理性的驯服与解释,使得人类有了“信心”面对自然的偶然性。

但是偶然真的被驯服了吗?

书中写到,统计学这种“令人幸福的现代艺术”的诞生与发展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西方主权者的“治理”,它使得“治理的方法从道德哲学转变为了政治经济学,这种“治理”的目标是整体人口的利益,人口层面的“安全技术”目标是为了整体人口的安全而非保证偶然的、个体的安全。以统计学方式实现的(西方)国家理性并不在乎实在的个体生命,而是将“人”视为同质化从而科学式地抽象统合概括成为“人口”,对其宏观调控从而塑造了我们今日世界的根基。

对该问题的回答:我们如果对偶然事件一根筋地“数字目驯服”是逃避现实,而偶然性事件的影响还是会透过其他通道传达给我们人类社会。例:人类每一次灾难无常事件后总会催生新的优秀人文作品——加缪《鼠疫》我们的生活本身就像是一场场鼠疫之战。世界的荒诞可怖不是一种结论,而是人新的开始。加缪试图创造一种“在灾难岁月生活的艺术”。

•放在后现代原子化的社会,如马克思提到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地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一切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来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

后现代不仅是指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更多是人与人、人与传统价值之间的疏离感,人类越来越以“我”为中心,传统的高尚的观念和见解都不具有普遍的参考性,而任何从媒介感受的稳定是虚假的驯服。(疫情是动荡性的灾难的具象体现)

•加缪鼠疫回答:不逃避,正视后现代的荒诞与不确定,同时保持低调谦逊,抓住属于自己的体验(幸福)而不去奢望未来,适当摒弃自己对理想或英雄主义人格的无望遐想。

也就是说,人要懂得看见无常灾难的可怖与可畏,光靠英雄主义、理想主义或者集体营造出的稳定感只是无知的勇,意识到自己的浅薄困厄,需时与命才能达到通达真理的地步。

•然而每次灾难,人们短时间造成心理危机随着时间推移又逐渐麻木、逐渐脱敏,淡化心理焦虑,使得人群又难以关注到自我发展之上,从而与“道”又失之交臂。

原因是人们对于变化性事件“觉知”能力的减弱,不明白变化才是正常,无常才是正常

•明白此才能追问“真理”、“道”、“存在”(加缪) ,这可能才是人类对“偶然”的“驯服”。

SC21 灾难岁月里的生活艺术|后疫情时代下我们如何生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