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容汇锂业转战创业板IPO,突增亿元销售费用,“家中无矿”难解

2022-07-07 16:25 作者:洞察IPO  | 我要投稿


作者:苏杭

出品:洞察IPO


自4月底以来,锂电池及盐湖提锂板块持续走强,最高涨幅均超过50%,7月1日盐湖提锂更是以3.47%的增幅领涨各版块。虽然7月6日盐湖提锂、锂电池均跌超1%,但锂电龙头依然活跃,比亚迪、赣锋锂业、亿纬锂能飘红,一些券商认为后期锂电池产业链相关公司有量价齐升的可能。

近日,锂产品生产商江苏容汇通用锂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容汇锂业”)创业板IPO获深交所受理,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2020年12月23日,容汇锂业曾向上交所申请科创板上市,但在接受了三轮问询后最终于2021年12月11日撤回申请。

2021年,容汇锂业收入及毛利率双双飞涨,但高毛利却备受质疑,此前因终止盐湖提锂收购项目而损失2500万元也引发不小争议。作为国内头部锂产品生产商中少数没有控制锂矿的公司,容汇锂业也不得不面临原料来源不稳定以及成本上升的压力。

毛利率激增,销售费用暴涨1亿元

容汇锂业主要从事深加工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氢氧化锂,是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钴酸锂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所必须的关键材料,并最终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等锂离子电池产品。

近几年,随着新能源车行业的发展,锂电池供不应求。

传导至上游,锂矿及产品的价格也水涨船高,碳酸锂从2021年初的5万元/吨增长至年底的27.5万元/吨,2022年3月更是达到了50万元/吨以上;氢氧化锂价格也由4.9万元/吨上涨至22.25万元/吨。

图片来源:Wind


受此影响,容汇锂业的碳酸锂及氢氧化锂产品收入、毛利率双双上涨。

2019年-2021年,容汇锂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65亿元、5.06亿元、15.42亿元,2021年营收增幅达到204.8%,净利润分别为-521.65万元、-4868.11万元、4.05亿元,一举扭亏。

同期容汇锂业的毛利率分别为27.85%、10.55%和45.72%。

图片来源:容汇锂业招股书


2021年容汇锂业的毛利率水平,几乎与赣锋锂业等规模位居行业前列且手握全球顶级锂矿企业股权的上市公司水平相近。

图片来源:容汇锂业招股书


一方面,容汇锂业与主要锂精矿供应商约定定价机制,以前一个月或前两个月的锂产品市场均价为变量,因此在市场价大幅变动的情况下,公司采购锂精矿的价格变动相比市场价变动有一定滞后性,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未完全传导至成本。

另一方面也有人猜测,或许是容汇锂业采取了“美化报表”的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毛利率暴涨的同时,2021年,容汇锂业的销售费用也从2019年、2020年的415.49万元、860.28万元骤增至1.02亿元,

对此,容汇锂业表示,2020年度和2021年度销售费用率较高,主要原因系与无关联第三方合作产生的服务费(保证金)所致。

2020年10月,容汇锂业与无关联第三方签订协议。根据协议,由无关联第三方提名其供应链内的企业购买容汇锂业产品并获取服务费(保证金)。2020年及2021年,容汇锂业服务费(保证金)金额分别为703.04万元及9824.71万元。

此前科创板上市招股书显示,容汇锂业于2020年10月23日与韩国SKI签订了为期7年的碳酸锂与氢氧化锂供应协议,2020年四季度至2021年12月31日将累计向韩国SKI指定的在其供应链内的企业提供不低于10900吨且不高于20500吨锂盐产品。

但在此次创业板上市的招股书中,关于这笔订单却只字未提,因此无法得知这笔服务费是否与此有关。

如果与此无关,容汇锂业在招股书中并未进一步说明服务费(保证金)的去向,那么是否存在通过向第三方付款以虚增收入或降低成本的可能?

“毁约”终止锂矿收购,募投项目能否顺利投产

随着下游锂电池企业需求量大幅上升,为了获得稳定来源,也为减少原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国内较大的锂产品加工企业纷纷加快在锂矿方面布局,容汇锂业也是如此。

2016年6月,容汇锂业与西藏麻米措及其股东王伟、王刚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并于同年8月支付2500万元合作意向金。

2017年4月,三方签订协议,约定容汇锂业向王伟、王刚分两个阶段收购西藏麻米措的部分股权。第一阶段以2.58亿元收购12.6%的股权;第二阶段将以7.65亿元收购38.4%的股权。

2020年11月6日,三方签订补充协议,将收购时间顺延两年实施,并将收购价格由7.65亿元调整为8.36亿元。

然而半年后,在对上交所第二轮问询的回复中,容汇锂业披露其已于2021年5月9日,终止收购西藏麻米措股权事宜,此前支付的2500万元作为终止收购的全部补偿、赔偿已无法收回,作为损失计入2021年上半年营业外支出。

容汇锂业给出的理由是,考虑到全球高镍三元材料的市场需求趋势,公司拟于未来五年内重点发展氢氧化锂产业。为集中资源,进一步发挥公司通过矿石提锂制备高品质氢氧化锂的核心技术优势,因此决定终止收购。

实际上,容汇锂业在这方面的投入不仅如此。2016年,容汇锂业从江苏海普手中,以1600万元的“天价”转让费,收购了盐湖提锂方面的专利“制备高性能卤水提锂吸附剂的方法及其制备的吸附剂”。

然而最终,容汇锂业不惜“毁约”也要放弃相关的盐湖收购,“缺矿”的事实依旧没有改善,在与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愈发激烈的竞争中仍处于不利态势。

在容汇锂业终止收购后的5个月,2021年10月8日,藏格矿业(000408.SZ)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藏格投资持股的藏青基金拟以14.74亿元向王伟、王刚购买其所持西藏麻米措51%的股权,价格较此前容汇锂业协定价格上涨了约30%。

没有自己的矿,容汇锂业只能是向供应商寻求原材料。报告期内其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分别为64.24%、56.57%和67.97%,供应商较为集中,也导致了原料供应或存在不稳定因素。

容汇锂业的锂精矿绝大部分采购于澳大利亚Pilgangoora和巴西AMG。

与澳大利亚Pilgangoora的合作协议规定,2021年至2024年,容汇锂业每年可获得锂精矿购买量为12万吨,但澳大利亚Pilgangoora可同比例减少对容汇锂业和其他客户的供应数量。

而根据容汇锂业与澳大利亚Pilgangoora双方确认,2022年预计锂精矿供应量将减少为10.5万吨。

此次创业板上市申请招股书中,容汇锂业计划募资30.6亿元,用于年产6万吨电池级碳酸锂、6.8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并无投资锂矿的计划。

此次募投项目中,“年产6万吨电池级碳酸锂、6.8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是重头戏,计划投入募集资金20.7亿元。

图片来源:容汇锂业招股书


在此前科创板申请招股书中,容汇锂业计划募集9.24亿元,全部用于该项目的一期工程,“项目实施进度安排”一节显示,项目已于2021年开工,建设期为18个月,预计于2022年第二季度投产。

但到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经济效益分析”一节中,项目建设期变为了2年,并于建设开始起第2年投产。

如今,招股书显示,该项目的总生产周期为48个月,第一期则预计2023年建成投产,时间一再延后,能否按时投产存疑。



容汇锂业转战创业板IPO,突增亿元销售费用,“家中无矿”难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