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重制人生》— 浅尝辄止的创作课题与讨论

《我们的重制人生》完结撒花!

本作是开播前我个人比较期待的作品之一了,这主要源自于我对于这类有关创作题材的故事天生就携带着好感;毕竟撰写这样的观后感专栏,或多或少也能够归类在二次创作的类别里,所以自然就会本能地关注起这些讲述着创作的故事。
只是,在实际看完本作之后,我认为本作虽然也确实地讨论了一些创作者会遇到的问题,但它在具体情节的设计上,我认为依旧存在着不少可以优化的地方,让这个有关创作的讨论,能够更加触碰观众的内心。
所以我的这篇专栏,会将论述的重点,投放在本作这些可以被优化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这篇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分享、关注来支持up主!

浅尝辄止的创作课题与讨论
如同我前面的导言所提到的,我认为本作还是有在进行确实的创作讨论的;具体来说,它涉及了有关于篇幅对于创作的限制的讨论、有关于创作自信心的讨论、到了中后期,也不乏经典的商业性与作者性,以及有关才能方面的探讨。
而不得不说,对我自己来说,作品能够透过一个个实际的故事桥段去将这些问题给表现出来,这样的做法我还是相当喜欢且认可的。
只不过,本作就目前动画所讨论到的这些课题,我认为都太过浅尝辄止了。

之所以会造成这个问题,其中一个原因,是出在了作品安排了男主这样一个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的角色,去帮忙解决过程中出现的各色问题。
或者换个说法:作品中所出现的那些对于创作的阻碍与困难,都因为男主的存在,变得迎刃而解,使它们因为被解决地过于顺畅,反倒使得作品缺少了机会,去细致地论述这些困难背后可能存在的更多思考。
而这,就促成了作品虽然触及了问题,却没有真正意义上地抛出足以让人思考的内在矛盾与成因,让作品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始终无法深入进去。

另一方面,作品在前期,其实也花费了不少的篇幅,去叙写角色之间的情感互动,甚至出现了党争的要素,一定程度上分摊掉了作品对于前者的论述与重心。
当然,只是出现这些情感相关的桥段,我认为也不是多么严重的问题,毕竟校园青春故事,涉及角色之间的情感互动,不仅正常,也能够借此方式去减缓严肃课题所带来的沉重感。同时,透过这样的互动,作品可能也可以回过头来,去对于那有关创作的讨论,形成正反馈。
实际上,作品中的几个女性角色,就是因为男主展现出他强大的领导与统筹能力,并以此帮助她们解决了不少的问题,才会对他产生好感的。
换言之,动画所展现的,就是创作桥段对于情感桥段的正反馈;而如果情感桥段能够回过头来刺激创作桥段,形成正反馈循环,那么我认为观感应该也会非常不错。

然而比较可惜的是,本作对于情感桥段本身的描写,实在是太俗套了。
拿个可能不恰当的类比:同样在讨论创作,《路人女主的养成方法》中,也存在着极大量的情感桥段与党争设计,但它因为将这些故事本身叙写的足够有趣,所以才征服了一大批观众。
但反观本作,无论是刻意的卖福利,还是本来可以有看头,但却草草给出结果的党争,乃至于角色之间撇开创作之外的互动描写,我认为都设计得相对套路且无聊。
单就这一点,就导致观众无法打从心底里对这部分的内容,产生十足的兴趣。

不仅如此,本作在叙写了情感部分的内容之后,没有将它融合到创作相关的讨论,形成我刚刚已经提到的正反馈循环。
当有关情感部分的描写,也停在了很表面的阶段,那么这部分的剧情,与同时也在进行中的创作相关的内容,之间就会形成观感上的割裂;观众会一时无法分清此刻作品究竟是想要认真严肃地讨论创作,还是想要稍微放松的来谈感情。
而这,就进一步地导致作品在前半部分,即便也触碰到了不少创作的课题,却让人难以投入与沉浸在其中,让这个本该富有深度的课题,最终无奈只能浮于表面。

被仓促处理的反思与成长
或许有人看到这里,会想要反驳:作品明明后期就已经讨论起男主过度干涉其他角色的这个问题,所以不能够仅凭前期的所谓“单薄”,就去对作品整体进行判断。
对于这个质疑,一方面是作品前期确实有着过于表面与浅尝辄止的问题存在,而这些也的确对我们观众的观感造成了影响,所以我不认为将他们提出来是不正确的事情。
只是,这里也必须承认,作品在这部分,就是想要借着男主看似“天才”般的操作,去剥夺其他创作者遭遇困难的机会,以及他们的成长空间,进而在讨论商业性与作者性的同时,也巧妙地涉及“何为才能”这样本质的探讨。
尤其,一般的剧作中,会设计主角才是被“天才”所压迫的情况。但是在本作中,“天才”的身份被安排在了男主的身上,即便这也是他轮回前的多年的人生经历所换来的实战经验,但他的确对其他本该是天才的角色,造成了压迫与打击。
而透过这样的设计与安排,作品也让观众能够借此机会,去体验一把“天才”在“伤害”别人的时候,他可能存在的想法与感受;作品的这个切入角度,我认为无疑是巧妙且有趣的。

只不过,虽然有着富有巧思的切入点,作品在实际剧情的操作上,我认为还是不够完美。
这里尤其体现在两个问题上:
第一,过度干涉的问题,被提出与被收束得过于仓促,让这部分内容显得十分刻意;
第二,男主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准备反思的时候,作品唐突地让他再次穿越到了10年之后,导致这部分沉思也只能被苍白地处理。

首先是第一个问题。
虽说故事中前期都一直有在铺垫男主过度干涉的问题,但是在第7集~第8集,这段主要讲述他们制作游戏的剧情,时间却被飞速地过度掉了;而在这个过程中,唯一展现出来的几段画面,就是男主不断在干涉其他人的创作。
这样的处理,显然就会让观众清楚地意识男主这样的做法会引来问题,进而导致第八集后段,当这个问题借由男二的自白而开始爆发的时候,观众很难感到惊讶。与此同时,游戏制作过程的快速带过,也让观众在这期间难以沉浸在他们的制作氛围里,更不用说要代入到角色身上了;而这就使得这个问题想要集中爆发的时候,观众的感受其实并不强烈。
也就是说,虽然作品确实想要借此机会去挖掘相关的课题与讨论;但是,在情绪上,观众具体所感受到的,却很可能远没有作品原本想要表达的那般具有冲击力,导致这个可能可以深入挖掘探讨的机会,有那么一点被浪费掉了。

当然,如果前期的铺垫不够给力,后续依旧可以细致地描写男主的反思与后悔的话,那么可能还能够得到不错的效果。
但是,作品却在男主正痛心疾首的时候,突然让他穿越到了10年之后,让他比起反思,更多地产生了惊愕的情绪。当然,男主在惊愕过后,当他再次意识到自己的过度干涉,摧毁了他身边的这几个堪称创作天才的好友的时候,他也确实表现出了极致的懊悔;但是很显然的,因为这些都已经是发生在约10年前的事情了,所以即便懊悔,男主也改变不了什么了,只能老老实实接着生活下去。
这样的叙写方式,无疑让人觉得有些草率与苍白。
虽说放下过去,继续坚强地去面对人生,也是一个很正面的价值倡导;但很显然的,这样的过度将前面一个课题本可以带来的触动,给抹杀掉了。

实际上,我个人对这段穿越到未来的剧情设计,是真心地觉得挺费解的。
毕竟作品后续也要让主角回溯到原本的这个时间点,那么与其那么费劲的穿去穿回,还不如让时间线直接顺跑。这么做,一来不会过分的透支时间穿越的这一设定,让人觉得这个能力可以随意被使用;另一方面,直面自己的过错,并在这个过错中反思与成长,我认为也比起逃避中因为其他的事件,才幡然醒悟,来得更加直接且具有感染力。尤其本作的这层逃避,还是一个相对突兀的穿越,让整个故事在情感上有着不小的断层。
也因此,动画的后半段虽然确实比起前面来得更具深度,但在我看来,它却没有真的将这部分内容给处理得相当好。
它当然依旧能够带给我们中部分观众的一些思考;只是,我本来期待作品能够透过一个更加具有感染力、且更加细致的剧情,去将这部分内容给呈现得更加深入,进而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清晰地体会到创作不易的这件事。
但是,从作品目前的表现来看,或许我的这个期待还是太高了。

当然,动画直至完结,才正式抛出“我们的重制人生”的这一概念,说明动画12集的内容,只不过是整个故事当中的序曲;很多作品真正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动画都尚未触及,这才导致我文章所说的“浅尝辄止”与“浮于表面”。
只不过,我依旧觉得这个“序章”被叙写得过于冗余,且一些细节显然可以被优化得更好;如果这些问题能够被更好地规避或处理的话,那么本作的这个故事,即便只是序章,即便重点被设置在了后头,我相信作为观众的我们,也能够从中感受到更加具体的感动与共鸣吧!
简单评分:7.7/10
ps:除了创作的主题,其实本作也还有重生的主题;但同样的,作品中后期让主角穿越到未来,对我来说这一定程度上也扼杀了这个主题的论述。毕竟如果时间穿越可以如此“随意”被使用的话,那么“再来一次”的厚重感就会大幅度被削弱了。
ps2:虽然我文章着重讲述了作品在一些情节设计上的问题,但平心而论,本作也没有那么难堪。诚然,作品在叙事上让人难以沉浸与代入,在主题的表达上也因此而变得浮于表面;但,如果不抱持那么高的标准去要求,本作在尤其触碰到与你相似的创作经验的桥段时,它依旧凭借着相对真实的问题描写与解决方案,让人能够多少产生共鸣。也因此,我认为本作对于喜欢这类题材的观众,还是值得一看的;但要看这部作品,心理预期可能还是要稍微降低一点,或许观感才会比较好吧!
p:3:对我自己来说,像是第五集God Knows的翻唱,又像是最后几集拯救网游的事迹与FF14的相似之处,都是我比较有共鸣的地方;看着这些内容,真的能够回想起一些美好的事物呢。
ps4: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这篇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分享、关注来支持up主啊。对于专栏或动画有任何想要讨论的,也欢迎到留言区告诉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