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常识午餐】
1.(单选) 在我国,野外迷路时,下列辨别方向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树木年轮较密的一侧是南方
B.树木枝叶茂盛的一侧是南方
C.岩石上布满青苔的一侧是北方
D.蚂蚁的洞口朝向的一侧是南方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树木在阳光充足的一面生长旺盛,年轮较宽且排列稀疏。我国处北半球,南方向阳,所以在我国年轮较宽的一侧是南方,年轮较窄的一侧是北方。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我国一般南方向阳,因此树木枝叶受阳光的照射比较充足,光合作用强烈,生长茂盛的一侧是南方。
C项:青苔生长环境一般是在潮湿的地方。在我国,一般是往南方朝阳,因此布满青苔的一侧是北方。
D项:蚂蚁窝为保持内部干燥、减少潮湿,窝口会向阳朝南开,加速水分蒸发。
2. (单选)农村学生营养午餐改善计划实施以来,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某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一份午餐包括馒头、素炒黄瓜、苹果。这份午餐搭配中缺少的营养元素是:
A.油脂
B.蛋白质
C.维生素
D.糖类
【答案】B
【正确率】70%
【答题次数】1531次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生物医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的食物营养搭配。
第二步,人体最主要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水、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七大营养素。馒头可以提供碳水化合物,素炒黄瓜可以提供油脂和维生素,苹果可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维持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素。肉、蛋、奶、豆类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是每日必须摄入的,午餐搭配中缺少蛋白质。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可以贮存和供应热能,在代谢中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C项:维生素是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有机物质。
D项:糖类即碳水化合物,是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3. (单选) 下列选项中按照诗句内容所代表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③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④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A.③①④②
B.①④③②
C.②③①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正确率】63%
【答题次数】2764次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地理国情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二十四节气先后顺序。
第二步,①“正谷雨”指“谷雨”,是春天的第6个节气。②“露从今夜白”指“白露”,是秋天的第3个节气。③“一雷惊蛰始”指“惊蛰”,是春天的第3个节气。④“麦穗初齐”指小满,是夏天天的第2个节气。结合二十四节气顺序: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可知排序为③①④②。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①出自元代诗人王恽(yùn)的《木兰花慢》,描述的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意味着寒潮结束、花期将至。②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描述的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白露,意味着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加大。③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观田家》,描述的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意味着蛰虫惊醒、天气转暖。④出自北宋诗人欧阳修的《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描述的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意味着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
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太阳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 (单选)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求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款准备金率是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后,在市场上引起的可能反应是:
A.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增多,贷款上升,货币供应量增多,通货膨胀
B.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减少,贷款下降,货币供应量减少,通货紧缩
C.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减少,贷款上升,货币供应量增多,通货膨胀
D.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增多,贷款下降,货币供应量减少,通货紧缩
【答案】A
【正确率】64%
【答题次数】2866次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经济-宏观经济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央行的货币政策。
第二步,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表明商业银行给中央银行缴纳的货币减少,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多,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若市场中货币过多容易导致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现象。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5. (单选) 某商店贴出下列四个标语,不合法的是:
①特价商品,概不退换
②商场打折,不开发票
③小本买卖,概不赊欠
④损一赔十,偷一罚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正确率】90%
【答题次数】2704次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法律-法律其它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条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自愿原则,经营者有权拒绝消费者赊欠,所以③是合法的。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因此“特价商品,概不退换”不合法。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2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发票等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消费者索要发票等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因此“商场打折,不开发票”不合法。④罚款应由行政机关作出,经营者无权擅自罚款。因此“偷一罚十”不合法。
6. (单选)根据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执行的职能和实现规范的内容不同,法律关系可以分为:
A.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B.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
C.平权型法律关系和隶属型法律关系
D.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答案】D
【正确率】48%
【答题次数】1651次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法律-法理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
第二步,根据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执行的职能和实现规范的内容不同,法律关系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前者基于人们的合法行为而产生的,不需要适用法律制裁,如民事法律关系;后者是基于违法行为而产生的,如刑事法律关系。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根据义务人的范围不同划分为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绝对法律关系是指义务主体不特定,权利人以外的一切人均为义务人的民事法律关系,如所有权关系。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义务主体为特定人的民事法律关系,如债权债务关系。
B项:根据相关的法律关系作用和地位的不同划分为第一性法律关系(主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从法律关系)。第一性法律关系是人们之间依法建立的不依赖其他法律关系而独立存在的或在多向法律关系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法律关系;而由第一性法律关系产生的、居于从属地位的法律关系,就是第二性法律关系。如担保是建立在债权形成基础上的,所以债权是第一性法律关系,担保是第二性法律关系。
C项:根据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划分为隶属(纵向)的法律关系和平权(横向)的法律关系。隶属的法律关系是指在不平等的法律主体之间所建立的权力服从关系,如行政管理关系中的上级机关与下级机关;平权的法律关系是指平权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如买卖关系中买方和卖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