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阶试炼】莫非一代人的努力,比不上一场“意外”

2020-11-04 20:40 作者:TheatreBomb  | 我要投稿

历史的进程是如何运行的?
是遵循所谓的天意吗?是靠“打工人”的奋斗吗?

在魔幻的2020,一场新冠疫情从天而降,将世界搅的天翻地覆…这一“黑天鹅”事件,恐怕没有人能够预料的到,而它造成的影响,至今仍难以估量!

在大洋彼岸的某国,投票率刚刚创下了新高——尤其是以往不怎么投票的年轻人,这次可谓被充分地动员了起来,只想把一位“不速之客”赶下台…然并卵><

在两年前的11月,一档综艺节目《声入人心》使得音乐剧意外出圈…短短的100天内,这个节目引发的热度恐怕是音乐剧人默默耕耘20载也未能企及的orz

虽然这个综艺节目也问题重重,让我们开启了吐槽模式

在以上的事件中,偶然因素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往远了看,历史长河也多次因为意外而“改道”——难道人生在世,全凭气运?笔者认为,我们最好不要一贯而论,而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文将聚焦《声入人心》和音乐剧之间的那些事,一是因为笔者对这一领域比较熟悉,二是前两个问题水太深,容易翻船…当然,也不是不能谈,这里先简单暴论一下:哪怕新冠是飞来横祸,人们不同的应对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懂王是美国魔幻化的“果”,而不是“因”,其横空出世也并非绝对的偶然!


前《声入人心》时代的中国音乐剧

笔者在2017年时,曾经大致整理了一个音乐剧产业的简史;然而,现在看起来,其实有很多问题…

港真,当时过于注重票房和贡献票房的主要剧目

特别是忽略了原创音乐剧——事实上,本土的尝试不仅萌芽更早,还不乏精品!比如,后来笔者也是因《声入人心》种草了《蝶》、《金沙》等剧,慢慢走进了原创剧的世界。

也许笔者是孤陋寡闻,不过更深层的问题是:这些剧的演出机会实在太少了!以当时笔者的生活轨迹,是很难有机会和他们产生交集的…

有剧可看,其实并不容易...

因接触不到而无从了解的,何止是笔者一个人,又何止是原创音乐剧?连三宝老师的媳妇,万千惠小姐姐也说,她在去北舞考学前,老家江苏淮安连个剧场都没有,又怎么有可能接触到音乐剧?要知道,能有幸身处上海等一二线城市的毕竟是少数,我们到了今年还有6 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

根据笔者的分析,《声入人心》确实引发了观众量级的变化

而哪怕所在城市有剧场,好不容易安排了巡演,又有多少人可以逃离996的“福报”,支付不菲的票价去观赏一个自己不大了解(甚至动不动跟歌剧混淆)的艺术形式呢?根据道略的数据,在《声入人心》产生影响之前的18年,全年的观众人数是百万量级,具体到每个城市恐怕也就10万余了…

那么,问题来了,剩下的国民是不是音乐剧的潜在受众?

在一穷二白的年代里,一首《上甘岭》的插曲就能风靡全国...因此笔者不相信中国人缺乏文艺基因~

《声入人心》告诉我们,很大部分是!人们只是缺乏一个了解的契机,和接触优质内容的机会——在众多剧都出不了上海的今天,从业者们可以做的事恐怕还有很多很多!


导火索与炮竹

如果说观众们有着点火的需求,《声入人心》又恰好成为了导火索,那闹出的动静有多大,就得看炮竹本身的质量。而在这一程度上,音乐剧人虽然“闭门造车”,但硬实力还是杠杠的!

讲真,现在的综艺节目太多了,但并不是任何东西都能一点就着…归根结底,还是一代人的努力成就了优秀的作品,大家才得以在一个更大的舞台上看到其绚丽的烟火~

举个栗子,三宝老师所做出的贡献真的长期被低估了

我们真的要感谢那些前浪——受制于当时的市场环境,他们的日子别提有多艰苦…但是他们不但坚持了那么多年,还以苦为乐~比如,《蝶》结尾唱起来的:“我相信,于是我坚持”,简直就是私货植入:不仅表达梁祝的主题,更是抒发音乐剧人的心声!

而那些辛辛苦苦的创作成果,往往演不了多少场就得面临封箱的命运,至今还没有复排的消息。我们今日因错过而惋惜,却可能不及人家当年无奈之万一…

《蝶》的剧末点题之曲

所以话说回来,音乐剧的出圈完全是偶然的吗?笔者还是感觉一代人的努力是主要因素!虽然这个年头,恐怕已经不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了——但如果本身是劣酒,恐怕连李佳琪也带不动…

而且,我们所能控制的,往往只有炮竹本身的质量;我们或许还可以尽量地靠近比较容易起火星的地方,但火苗具体在哪燃起、何时燃起,是我们控制不了的…但笔者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尝试,有所准备,所谓的意外就不是意外,而更像是我们预料不到的一种必然;就算偶然发生了,只要应对得当,是福是祸还未曾可知~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回到最初的问题,笔者仍然坚信,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很显然,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防疫;而北美懂王何尝不是在“农村包围城市“路线下,被美国人民一票又一票地投出来的?

必须要承认:音乐剧的现场属性造就了一定的门槛,使得前人的努力只能在小圈子中掀起波澜…但现在因为综艺而普及了,各地的剧院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线上尝试也在今年层出不穷!只要我们不太短视,只把目光放在几个一线城市,又何尝没有将安利送入寻常百姓家的一天呢?

要知道,我们是有理由自信的:观众老龄化的问题其实困扰着全世界的戏剧圈,唯有在以我们为代表的东亚一枝独秀;大洋彼岸现已贫富分化严重,股市更是脱离了实体经济,仿佛羽化而登仙…我们这边却是“马已今服”,虽然大家都很苦,很难在初期爆高端消费,但方向却是全民小康——未来必定是人人都有购买力;而更别提有多少璀璨的文化宝藏,在等待我们去挖掘了!

三宝老师谈音乐剧与综艺

用三宝老师的话说,我们还得坚持…除了坚持创作,笔者认为必须要坚持群众路线——不管在国外是什么样的,音乐剧在中国一定要结合国情,联系广大的群众,组织各个城市的巡演。我们恐怕不能指望所有的爱好者都跑到某几个城市去,在背负生活的重担的同时,撑起音乐剧的票房。只能主动去找观众,把优质的“炮竹”送到他们的面前~

其实,套用《蝶》中的一句嘲讽“一次XXXX,能改变世界格局?”意外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恐怕没有那么大,正如黄河无论如何改道都会流入大海…我们需要一方面坚持自己的创作,一方面拥抱群众——只有通过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中国音乐剧才能真正的“炮竹声中一岁除”!

BTW:往期的相关内容,也欢迎大家围观~ 

TheatreBomb-剧燃
特立独行的另类剧场,逗逼中的轰炸机

长按扫码↓载歌载舞步入歪门邪道!


【高阶试炼】莫非一代人的努力,比不上一场“意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