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偏爱运用长镜头的电影导演们(部分)(上期)

2023-03-23 23:13 作者:电影行业  | 我要投稿

喜欢使用长镜头的电影导演有很多,如下文所示

中国内地:贾樟柯(1970-)

中国台湾:杨德昌(1947-2007)、侯孝贤(1947-)、蔡明亮(1954-)

日本:小津安二郎(1903-1963)、沟口健二(1898-1956)

瑞典:罗伊•安德森(1943-)

前苏联: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1903-1973)、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32-1986)

匈牙利:贝拉·塔尔(1955-)、米克洛斯·杨索(1921-2014)

俄罗斯:亚历山大·索科洛夫(1951-)

比利时:香特尔·阿克曼(1950-2015)

希腊:安哲罗普洛斯(1935-2012)

土耳其:努里·比格·锡兰(1959)


下面,就让我们对他们的长镜头特点有个初步的了解。

贾樟柯:经常会运用固定机位的长镜头 ,这些长镜头具有一定的凝视功能。一定程度上在银幕画面中保持了时空的统一性与行为动作的完整感, 缓慢且枯燥, 但异常真实记录着生活环境不同,以及性格各异的人物他们具有的郁郁寡欢和轻松坦然。力求拍摄小县城在发展之中的粗糙感和颗粒感 , 有力要维持画面里的杂乱与无序 , 颓败和破旧。在他摄影机的视野里 , 始终带有着强烈的纪录片色彩, 他对人物的注视往往是极端克制的, 用默默的方式关注并观察着影像中的生活世界 , 不带温情的直观呈现人物的苦痛, 透露出一种近似西方纪录片式的人文关怀。

贾樟柯



杨德昌:常常使用固定机位的长镜头, 就是把镜头对准一个空间, 让人物在这个空间里出出进进地进行戏剧化的表演, 站着或坐着侃侃而谈。其中的跟镜头和移镜头总是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 因此便自然形成了许多空镜头。很多场景几乎就是由一个长镜头完成, 这就有意识地建立了一个固定的小舞台,有着戏剧化的特征,可以让观众有观看戏剧的感受,从而制造出了一种“间离”的效果。同时,杨德昌偶尔也会使用一些平行镜头来予以拆解 ,不会长得让观众心生烦躁和厌倦, 这就既保证了他电影的写实性和理性思辨特征, 也保证了影片的欣赏性。而戏剧化的情节和有时不乏夸张的表演也承担着寓教于乐的功能 。

杨德昌



侯孝贤:在长镜头与被摄物的关系中, 视点与视域、空间与人的张力既不舒展又不紧缩 , 在慢 、静 、松散的结合中生出一种常态的连续性, 让人在观影时获得如同日常呼吸一般的心理节奏, 自然、优徐、平缓 , 一如波澜不惊、默默流淌的生活本身。具有散文化、诗化的抒情特征 ,特别是表现乡村生活的电影 , 总有浓浓的愁绪和悲情流淌其中 , 因此他的长镜头总有一种抒情的意味在里面, 镜头充满着悲悯的写意味道。通过让普通观众难以接受的长镜头 , 完成文学形象与地域环境的交融与和合, 从个人的生活经验中完成对真实事件的描述, 并最大程度地保留和还原了人们的记忆,传达出在地文化独有的真实性以及创作者审视生活时所独有的真实美学。相比贾樟柯运用的长镜头,侯孝贤所运用的长镜头视点也更加“散点”一些。

侯孝贤



蔡明亮:拒绝戏剧化的长镜头, 主要表达的是一种生存状态 , 尤其是都市人的孤独无助和难以沟通,往往在漫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散发着灵魂深处的孤独。这种状态是通过淡化故事性的一些场景来完成的。他的电影中以缓慢、 沉静著称的固定大景别长镜头始终“凝视”着人与空间的有机交融,往往从全景入手,以极缓慢的速度推进,监视器般的画面展现了“时空”的完整性。


小津安二郎: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会输出大量的信息,而给人一种忠于记录的感觉。的拍摄手法被总结出有以下的典型的特征:常常运用低机位的固定镜头,用一种榻榻米的高度表现平民家庭题材,注重电影人物的拟态化布局 ,并且禁止大幅度动作 ,在人物说话时总要面对观众,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甚至让观众融入影片的 时空,促使观众更加积极地去思考小津镜头下传统家庭的解构问题,去体会镜头传递出的无奈和凄凉的感觉。同时,他的长镜头画面中总是有着稳定的构图,是对生活本真的呈现,其中的构图虽然简约但却意蕴丰富。


沟口健二:往往用缓慢的长镜头记录朴素的环境周围的远空阔颇具景深感的景色,其中的画面如同一幅复古的画卷般地在观众的眼前徐徐展现开来,为观众们带来了一种如同亲自展开一幅手卷般的切近的美学体验,其中往往是一场戏对应一个长镜头,在全景、远景中传达出某种令人难以忘怀的情调,焕发出一种充斥着东方神韵表达的心灵中难得一见、难得一遇、难得一会的温和与平静,并且这些画面中总是有人的身影,往往都不会是空镜头。沟口健二的复古式东方美学底蕴,一反西方式更强调透视感的过度局部表达的聚焦、特写、凝视,而以其更注重于长镜头画面的整体均衡性和整体连续性的更具后现代气息的多中心、大景别(尽可能去避免使用特写镜头)、大群像式的分众表达等将东方美学神韵中的那种必须凝神静观的朴素中的震撼、 平凡中的伟岸、平和中的反转等,尽皆置诸观众的周遭、面前、心中,令观众在东方美学意涵之中左右逢源,快速产生一种沉浸、渗透、移情于沟口健二的东方美学意境的临场感而无法自拔。

沟口健二


就先更新这么多了,大家有意见的话可以尽管提,我希望下一期我做得能更好一些!










偏爱运用长镜头的电影导演们(部分)(上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