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序 章 九丝高万仞 狐妖百年传

2023-07-04 20:46 作者:黄脑师00  | 我要投稿

九丝山。


巍峨矗立,像一座擎天柱高耸入云。


远望去,从下往上层峦叠嶂。


要么浓绿如墨、要么飒红如血。


要么鹅黄似橙、雪白像玉,似有九色交替辉映。


传说九丝山到达顶部的极峰,上下一次需要九天九夜,上山背负九天九夜的吃喝,且不说能不能背得动,就断背得动历经九天九夜登顶以后,人也体若筛糠,气若游丝虚弱不堪。


九丝人老辈人每每谈论到此,都咂咂嘴,做摇头状。


鲜有听说有人真正登顶,能走到半山的雪峰山已实属难得。


九丝山除了险峻之外,让它声名远播的是,传言九丝山有狐族群落出没,这也是它起初叫九狐山的由来。


狐妖因“人皮卷”望风而变,狐妖吃人心肝,喝尽人血。


此言一出,听闻的人无不汗毛倒立。


同时狐族之说闻风而播并不断演变版本,说狐妖缘于宫廷篡位等云云。


又有人说某年狐患猖獗,九丝山下的四颜家族,形成剿狐军团,从山下往上掩杀,无论什么凶猛怪兽,均在颜色军团的攻击下瞬间瓦解。


据说直至攻击到雪峰山前,猎狐无数,围猎之处,所获猎物分发给军士,剥皮抽筋后,就地架炙烤而食用。


吃不完的就地扔到崖底或者坑洞,飞禽走兽狼狈逃窜活命,被追赶的动物发出哀嚎尖叫,一时只见九丝山地动山摇之感。


被扔弃的动物尸体,引来爬虫动物和鸟类,群聚而来争食。


只见漫山遍野尽是动物的残肢和脏器,引得臭气熏天。


继而蚂蚁等虫类蜂拥而至,惹得颜色军团士兵被叮咬侵袭不胜其烦。


于是领头将军再次下令,放火烧山。


军士从山体四面燃火,从下而上以火驱赶,再掩杀攻进。


一时九丝山火光冲天,焦黑一片,往日飞禽走兽成群出没的九丝山立刻变成了一座死山。


最后四路大军在山顶主峰逍遥峰汇合,宣告九丝山炙狐之战告一段落,从此再少有妖狐祸害之说。


熙熙攘攘的九丝城已经近乎历经百年,百年中青黄白乌四颜家族经历起起伏伏,有些青云直上越来越好,有些寂寥无声摇摇欲坠。


无论岁月的车轮怎样碾过,不变的是九丝江的流水淙淙。


九丝山下的九丝江。


说是江,其实也就是和河差不多。


但是九丝人一辈子也没有走出过九丝山界,更没见过外面的大水,见到九丝山上冲下来的这个大水也就是江了,九丝江也就这样传承下来。


九丝江依傍九丝山,水道蜿蜒,常年水流不断。


春时,波光潋滟。


夏时,浪涛滚滚。


秋时水流潺潺,江上竹筏小舟与商运木船,相互呼应,来往穿梭。


冬时,寒风凛冽,江边冰碴察嚓声响。


外界的纷纷扰扰,甚至王朝更迭好像一般不太容易打扰九丝人只关注自己的小日子,除非谈及一个字---狐。


九丝人十分忌讳谈狐,甚至可以说谈狐而色变,谈狐而闻风丧胆。


没有哪个猎人敢于去猎取狐狸,更没有敢于把狐狸的皮毛穿戴在身上,宁愿冻死或者裸身。


遥望九丝山顶,那是雪峰山的方向,也是传说当年人狐大战的决战地,莽莽苍苍什么也看不到。


九丝江边是九丝城。


城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所谓坐北朝南,东西两翼,南门面对的是九丝河的冲击平原,土壤肥沃,禾美鱼肥,人们平时的生产劳作也大多于南门。


九丝城的北门几乎常年不开。


只有在祭祀等大型的活动时候,才短时间开一下,甚至少有人知道。


通过北门十余里地是废弃的老九丝城。


据绕过其他门到达老九丝城的猎人说,那里荆棘密布,荒草长有一人多高,随处可以看到白亮色的动物的骨头,晚上是打死人也没人敢去,猎人也需要三五成群,在阳光浓烈的中午过去,不管有没有收获,午时已过,他们就赶紧离开。


九丝猎人有约定成俗的规矩,你可以猎杀任何动物,但是狐狸是例外。


九丝人的有钱人可以穿任何皮毛衣服,但是绝对看不到狐毛的衣服和饰品,甚至说九丝人不愿也不敢谈及狐。


在九丝老辈人传说中的狐灾,可以用暗无天日来形容。


代代相传的故事里的人,说那是个打更人的亲身经历。


近午夜时分。


打更的人刚刚巡视完,准备收工,天空下起了漫天的浓雾,雾气越下越大,天空就像倒下浓稠的米汤。


拎着灯笼的几个打更人,甚至都看不清脚下的路,只能驻足留在原地,而就在那时,他们听到了“嘀呜~”动物尖利的啸叫。


那声音从数百米以外传来,在清冷的浓雾,让人汗毛顿时竖立起来。


“嘀呜~”


数十个更加尖利的声音从远处回应起来。


这时,道路远处的茅草晃动起来。。。


接着灌木丛中树叶哗哗的想起来。。。


再接着动物的喘息声伴随着扑通扑通涌浪涛涌来。。。


被浪涛裹挟,雾气稍稍淡了很多,打更人抬眼望去,成千上万的白狐,为首的是几只赤红色的狐消失在远处,其他都是通体雪白色的海洋至北向南涌向城内。


遇到沟坎,前面的白狐义无反馈的跳进去,后面的跟上来,瞬间就填平了沟壑,再后面的狐就可以如履平地略过。


遇到墙体等障碍物,前面的堆叠在地,后面的鱼贯向前形成一个巨大的斜坡,再后面的狐沿坡而上,继续像水波浪一样奔涌向前。


遇到水塘,前面的狐同样义无反顾跳进水里,用嘴咬合着其他的狐尾。


瞬间水塘上面被铺平,后面的狐踏着被铺填的水面疾驰而过。


奔涌而过的狐群,就像没看到两位吓傻的更夫,和他们身体的两边贴身而过,波涛一样的狐群在他们身后像急流的水流过一样形成一个水涡。


足足有一刻钟,如洪水一样奔涌的狐群才过完。


两名惊恐更夫呆呆地你看我,我看看你,半天不敢动,手里的打更的锣和梆子早已不知去向。


又过了一会儿。


待确认狐群已经走远,才战战兢兢的赶紧走向回家的路。


靠近白日人流密集的街道,没走几步,浓重的腥气袭来。


来不及捂鼻,其中一名更夫剧烈的呕吐起来。


另一名更夫定睛往路边一看,一个光身子的男人,胸口那里有个大洞,心肝肺早已不翼而飞,头颅和身体其他部位倒也完好,被吃掉心脏的位置还咕咕的往外流血。


一阵剧烈的不适感袭来,更夫没忍住,哇的一口吐出来。


老九丝城原没有有猎狐传统,众多当地住户要么以凭借九丝河的灌溉种植稻米为生,而一些没有田产的新户以在九丝人打猎或者九丝河捕鱼为生。


但凡事总有个例外,有人暗地里没耐住。


所以......


更夫稍微留意了一下,那些主要的猎狐户以及以狐皮生意的商铺家里难用一个“惨”字形容。


有的大门敞开,尸体横七竖八躺在庭院,大多光着身子,眼睛充满了惶恐,胸腔被掏空,家里男女老幼无一幸免。


有的从床上半悬身子,家里餐厨及衣物洒落一地。。。


当然那个打更人早就随着时间的年轮早已不在人世,只有他的经历还是不是在九丝城的火炕旁,柴火堆旁被闲来无聊的人当做谈资。


九丝城还有一个有关人皮卷的传说。


传说有四位将军,骑白马擒利刃,一路追杀一群人到九丝山下,那时的九丝城还不像是城,顶多是个小村镇,人口不超过百户。


只见被追杀的人那群人,有男女老幼,并且有人衣着华丽,甚至有些衣着像是宫廷里面的。


一路被追杀,人数已经所剩无几,他们似乎玩命保护者一个为首的年轻女子。


四位将军,得到的命令是对那群人见者即格杀,凭为首女子脸皮回京复命。


到达九丝山,基本上已经是人困马乏,双眼昏花,而那群人也几乎是苟延残喘。


夜晚的大幕顷刻降临,而四位将军拼尽最后的力气,全力挥动手中的利刃,向那群人砍杀去......


被斩落的首级,顷刻间在九丝江边堆成一座小山。


喘息甫定,待再看时,哪里能分得清,那个是上面要求的面皮,于是干脆众人一起努力,挨个用刀剥下了那群首级的所有面皮,然后在江里洗尽血污,叠成一摞,准备到天明,即刻打马回京复命。


想到风尘仆仆的这一程,在架起的篝火旁,几个人想到,上面的命令是此次诛杀命令完不成,他们四位要提头回见。


如今大事完成,几个人感到浑身放松,喝光吃光了随身携带的所有能吃能喝的东西,并在火堆旁枕着刀械躺下。


聊及这近半年来的风餐露宿,四人止不住的感慨,期间辛苦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此次回去复命,最起码也应该可以官升一级,领取大笔的赏金,想想美好前程,大家甚至攀谈着以后怎样计划自己的未来的美好生活。


正当大家静静不说话,甚至有些睡意朦胧的时候。


有人说道:“你们能确定,我们此次回去还能活着吗?”


此话一出,其他几个人一下子打了个激灵,顿时困意喝睡意全无。


“怎么个意思?刚才不都还在聊美好前程呢嘛,怎么就说道连命都报不出啦?”


有人急切的问,同时手摸向刀械发出哗啦啦地响。


“你们知道,我们追杀的那群人是什么情况吗?”之前那人眼望星空悠悠地说。


“什么人?”


众人围拢了过来,一阵刀械撞击的声音也伴随响起。


“宫中妃子,着狐妖之相,帝命株之!”


那人缓缓一字一顿讲道。


“就是我们追杀的那个为首女子吗?都没有来得及细看,那如果是宫中妃子,定是长得花容月貌!”


有人戏谑地说,并翻过来那一摞面皮,细细端详哪一个是宫中妃子。


“有桃花印的那一个!”有人慵懒地回道,“不过你最好先关心下自己的命运,人已杀,事已灭,知道的原委的人,还能活吗?”


“不是吧,不是刚听说吗?”


起初问的那人跟吃了苍蝇一样。


“早听说晚听说,不都是一样,上面的人,让人不知道的最好方法,就是永久闭嘴。”有人说道。


众人沉默,有人气哼哼地把那一摞面皮扔到一边。


那时,火堆的柴火快要燃尽,红红的炭火,经风一吹,显得更加红彤彤。


夜凉,如水。


如同此刻,每个人的心。


天亮后,四位将军消失在人海,从此逐渐九丝城多了四个家族,他们以色彩当作自己的姓氏:青、朱、白、乌。


最后那一摞面皮也不知去向,而九丝城坊间,也似乎也成了谜。


序 章 九丝高万仞 狐妖百年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