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研读摘要 II
“黑格尔,特别是在《逻辑学》中,尽管如此强调这种永恒真理不过是逻辑的或历史的过程本身,他还是觉得自己不得不给这个过程一个终点,因为他总得在某个地方结束他的体系。在《逻辑学》中,他可以再把这个终点作为起点,因为在这里, 终点即绝对观念———它所以是绝对的,只是因为他关于这个观念绝对说不出什么来———“外化”也就是转化为自然界,然后在精神中,即在思维中和在历史中,再返回到自身。
但是这样一来,黑格尔体系的全部教条内容就被宣布为绝对真理,这同他那消除一切教条东西的辩证方法是矛盾的;这样一来,革命的方面就被过分茂密的保守的方面所窒息。”「这段话是恩格斯对黑格尔《逻辑学》中唯心、保守形式的批判。黑格尔一方面深刻阐述了辩证法的思想,但是另一方面又走上了一条彻底的唯心道路:黑格尔承认事物实在矛盾中不断地发展的,但是他却又要给这种发展定义一种最终的‘终点’,于是黑格尔辩证法的一面为了迁就自己唯心的一面而被遗忘了。换句话说,他承认矛盾的斗争,但是却把矛盾的统一看成是绝对的,而把矛盾的斗争看成是相对的,认为矛盾最终会被调和。所以恩格斯说他的革命一面被过于茂密的保守所窒息。斗争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
“精神现象学、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而精神哲学又分成各个历史部门来研究,如历史哲学、法哲学、宗教哲学、哲学史、美学等等——— 在所有这些不同的历史领域中,黑格尔都力求找出并指明贯穿这些领域的发展线索;同时,因为他不仅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天才, 而且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识渊博的人物,所以他在各个领域中都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但是这些结构仅仅是他的建筑物的骨架和脚手架;人们只要不是无谓地停留在它们面前,而是深入到大厦里面去,那就会发现无数的珍宝,这些珍宝就是在今天也还保持着充分的价值。”「恩格斯这里描述了黑格尔的学识门类,赞扬了他知识的丰富渊博,同时恩格斯表示这些学识研究只是黑格尔思想大厦的外围,他的真正的珍宝就是辩证法思想」
“假定一切矛盾都一下子永远消除了,那么我们就达到了所谓绝对真理,世界历史就完结了,而世界历史虽然已经无事可做,却一定要继续发展下去——因而这是一个新的、不可解决的矛盾。”「矛盾会一直存在,这是需要我们铭记的。这段话在1959年间被教员再度提出:社会总是运动发展的。在社会主义时代,矛盾仍然是社会运动发展的动力。因为不一致,才有团结的任务,才需要为团结而斗争。如果总是十分一致,那还有什么必要不断进行团结的工作呢? 」
“可以理解,黑格尔的体系在德国的富有哲学味道的气氛中曾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影响。这是一次胜利进军,它延续了几十年,而且决没有随着黑格尔的逝世而停止。相反,正是从1830年到1840年,“黑格尔主义”取得了独占的统治,它甚至或多或少地感染了自己的敌手;正是在这个时期,黑格尔的观点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大量渗入了各种科学,也渗透了通俗读物和日报。”「恩格斯这里介绍了黑格尔思想体系在当时的影响」
“到了1840年,正统教派的虔诚和封建专制的反动随着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登上了王座,这时人们就不可避免地要公开站在这一派或那一派方面了。斗争依旧是用哲学的武器进行的,但已经不再是为了抽象的哲学目的;问题已经直接是要消灭传统的宗教和现存的国家了。
对现存宗教进行斗争的实践需要,把大批最坚决的青年黑格尔分子推回到英国和法国的唯物主义。他们在这里跟自己的学派的体系发生了冲突。唯物主义把自然界看做唯一现实的东西,而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自然界只是绝对观念的 “外化”,可以说是这个观念的下降;无论如何,思维及其思想产物即观念在这里是本原的,而自然界是派生的,只是由于观念的下降才存在。他们就在这个矛盾中彷徨,尽管程度各不相同。”「当时封建社会已经逐步衰落,1840年德国处在一个政治、社会极度动荡,思想、文化激进爆发的时代。一部分青年哲学者放弃在思想中追求哲学的最终问题,转而投身向社会,反对宗教和现存国家。」
“这时,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出版了。它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这就一下子消除了这个矛盾。自然界是不依赖任何哲学而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赖以生长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我们的宗教幻想所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我们自己的本质的虚幻反映。”「费尔巴哈的思想是当时动荡矛盾的社会的需要,由于现实的革命斗争使得唯物主义走进了哲学舞台的中心。恩格斯在文中讲述到:那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
“但是我们不应当忘记,从1844年起在德国的“有教养的”人们中间像瘟疫一样传播开来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正是同费尔巴哈的这两个弱点紧密相连的。它以美文学的词句代替了科学的认识,主张靠“爱”来实现人类的解放,而不主张用经济上改革生产的办法来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一句话,它沉溺在令人厌恶的美文学和泛爱的空谈中了。”「这个当时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想,甚至都算不上是空想社会主义。只是拥有‘美好幻想的’文化人的梦」
“费尔巴哈打破了黑格尔的体系,简单地把它抛在一旁。但是简单地宣布一种哲学是错误的,还制服不了这种哲学。像对民族的精神发展有过如此巨大影响的黑格尔哲学这样的伟大创作,是不能用干脆置之不理的办法来消除的。必须从它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它,就是说,要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但是要救出通过这个形式获得的新内容。”「也就是说,要批判地继承黑格尔哲学中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