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笔杆子谈谈写材料的技巧方法及心得
作为一个近10年的体制内笔杆子,总结了6句写材料的经验,看明白了会受益匪浅:
第一、一定要学会收集范文素材
写材料收集范文素材永远是第一位的,比如写一篇述职报告,如果你手里有15篇述职报告范文,相信你半小时就能写出来。所以平时一定要分门别类的收集好,找不到范文素材,可以在浏览器输入《写作文稿》里面范文挺多。
第二、写任何材料一定要先完成,再完美
不要从一开始就把材料的每一段或者每一个字都写完美,有时候你写到最后,会发现材料的某一部分是画蛇添足。所以,写材料一定要把初稿堆出来,然后再慢慢修改。举个例子,雕塑家创作的雕塑,也是先堆出形状来,然后再慢慢打磨。
第三、和材料内容相比,提纲更重要
领导工作太忙,一篇10多页的材料通常没有时间认真读一遍。一般领导只会看一级、二级、三级标题,只要标题有亮点、很鲜明,材料、开头结尾很顺畅,材料基本都会通过。

第四、写材料一定要领会领导意图
最难写的就是领导讲话稿,所以写之前,一定要想办法利用各种时机把领导的意图摸透,要通过本子、手机、甚至是录音笔等工具,把领导原汁原味的话记下来。只要在材料里最明显的地方把他的意图体现出来,材料基本都会通过。
第五、材料要符合领导风格
每个领导讲话风格都不一样,有的喜欢高屋建瓴,有的接地气,有的喜欢诗词,所以一定要把领导的讲话风格、思维习惯和表达逻辑搞透,让领导感觉这个材料就像他亲笔写的一样。
第六、写材料尽量少熬夜,早晨写思维更敏捷
作为一个近10年的老笔杆子,不建议熬夜写材料,晚上的效率太低,而且熬夜容易长白头发。建议晚上列好提纲,待大脑休息一夜后,早晨四五点起来写材料,此时的大脑思维更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