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李自成】莫负闯王

2022-11-29 22:51 作者:圈圈酱_Official  | 我要投稿

今晚上晚自习的时候,一边写作业一边听了这个,感慨万千,有悲怆之感。

“举镰为刀,效尤奋臂螳螂,任君四面张网。”一句是整曲第一个感情上的爆发点,柔和而舒缓的女声之下是多少农民的走投无路和多少怨恨的累加,四面网张无疑指的是四正六隅,也就是明末兵部尚书杨嗣昌提出的对付起义军的方略,中心思想是将流动作战的农民军堵截并包围,然后加以消灭。而这句这里又平淡而深重的表现了李自成面对明军铺天盖地的围追堵截,胸有成竹而来去自如。

“锅中煮硕鼠,设宴迎闯王。”更是把当时绝境中农民对李自成的拥护写的淋漓尽致。

“星火随秋风,飞蛾夜扑庙堂。”星火点燃了秋风萧瑟的北国,飞蛾雪夜扑向高高在上的庙堂……农民起义军看似不自量力,飞蛾扑火,却如星火点点,又点燃了秋原。个人认为这里可以把秋风看作是飘摇的大明王朝所经受的风雨。

“血泪汇漕河,滚滚向北淌,喂饱几家膏粱。”百姓血泪汇聚成漕河,滚滚无尽,向北流去,喂饱了几家的膏粱子弟。

“难堵难疏,水漫宫墙。”正好对应了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匹夫的愤怒如滔滔洪水,无法疏通也无法堵塞,最终只能让大水淹没紫禁城的宫墙。

“大顺承天顺意建永昌,损有余而补不足。”一句,把整首曲子的意境推向第二次高潮。通过顺天承意永昌,损有余补不足,写出了农民起义的悲歌,看到这里的时候就非常的震撼,虽然曲调还是那么的平静,舒缓,柔和但是确实令人动容,晚自习的后半段听到这里的时候我差点落下泪来。

“白衣白甲白骨蔽路”连用三个白字,触目惊心……视频中八旗骑兵白色的穿着,更是完美契合这句……

“京师王旗变换几度,剃发易服遗民北附。”前句就直接写出了局势的混乱,各个政权如走马灯一般的交替,正好与视频中明的灯笼坠落,焚起火灾相应……而后面又是写出了剃发易服给中原的移民带去的悲痛,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忘王师又一年」“北附”,自古以来都是南匈奴之类的游牧民族归顺中原王朝,中原王朝的子民何时又曾“附”过游牧民族?历史的沧桑和悲壮同存。

“涕泗望秦北,浊泪蒙人目。”更是令人难受,当时的民众得多么绝望,多么伤心……“子哭其父,父哭其祖……”祖宗传承断矣……

“一道旨,联虏平寇南北合围,左右无生路……”更是把南明朝廷的腐朽和农民的悲壮,左右失顾,腹背受敌的局面刻画的深刻,发人深省,无比凄惨。

“九宫困闯将,老马识途该往何处?”这句话应该是李自成的心理自白,谁遇到那样的局面都会绝望,无论经验多么丰富的人都不会有处理这样事情的经验。而李自成和他的部下,又将在历史大潮的裹挟下去往何方?

“昔雄狮百万,今势单力孤。”看到这里的时候直接泪崩了,也不管晚自习怎么着,就直接哭起来了,是真的难受啊……前后两个对比,今非昔比……

“匆匆此生,横刀立马踏冠盖,剩七尺黄土。”真是精准概括,闯王一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横刀立马半生,覆灭了大明朝,到最后却只能落得个凄惨的七尺黄土下场。

最后的尽头,繁华的灯市之下,却是妇女的哭声与瓷器破裂的声音,大明朝也许就是在表面的繁华,金玉的遮掩之下,不断稳中向好,深化皇权,最终走向摔碎的一刻……

下了晚自习之后,作业都没来得及写完,内心一直按捺不住,最终花了半个小时写完了这一篇点评,真的好累,但是,感觉很棒……


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写对一个视频的评论,真是特别喜欢这个视频,也是特别喜欢这段历史,所以就留下了这个笔记。

【李自成】莫负闯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