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生DIY申请攻略--日本国立大学
导航
一、为什么要去日本留学?
二、决定留学后首先要考虑什么?
三、如何选择学校与教授。
四、如何开始套词--第一次联系教授。
五、研究计划书如何准备。

前言
留学,是当下本科毕业生的热门选择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支持自己的孩子走出国门,学习先进的知识,了解不同的文化。在友人小米子的建议下,正逢初心征稿之时,将自己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且做参考。
我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由于非常喜欢经济学,所以大二就决定了要跨专业读经济专业的研究生。我在2019年12月开始DIY联系教授,成功申请至日本东北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科发展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预科生)。
作为一名非日专英专的学生,不依靠中介并成功的申请到了一所帝国大学,可以说是既有运气,也有机缘。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如何跨专业申请到自己心仪的专业与院校。由于我申请的是国立大学日语项目,所以本文主要针对国立大学的申请流程。如果想了解申请私立大学(如早稻田、庆应等)的申请流程,还需要自己多做功课。
一、为什么要去日本留学
1.首先我要说一下准备留学前的状态。
大二到大三,除了应付期末考试,我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学习日语与跨专业考研的准备上,并没有考虑出国的问题。但是随着九月份招生简章的下发,我报考的院校大幅度削减了统考的招生人数,仅招收不足10人。作为一名跨专业跨地区,选择203日语参加考试,且不接受二战的考生,我认为风险巨大,而再更换学校恐怕也为时已晚。所以在九月份,我开始思索是否要另寻出路。
当时的我有三条出路,一是继续坚持考研,可能会换学校换专业,可能会面对二战;二是直接参加秋招或者春招;三是直接跨专业出国读研。
我做了这样的决定:如果能够考过12月的N1,就立刻申请研究生;同时准备春招,以备不时之需。我在一月拿下N1,三月拿到了上海某外企500强的对日研发offer,同时收到了东北大学教授的内诺。由于是我心仪的学校与专业,我毅然放弃了offer,决定前往日本读书。
2.然后说说我为什么选择日本。
首先,由于从小受到日本动画的影响,对日本有一定的向往。在大学的四年中我自学了日语,并且在学校的日语社团中与小米子(初心大佬实习生)共同担任了讲师的职务,沉淀了一些日语的基础能力。如果去日本留学,就不用再去语言学校,省钱省时间。
第二,日本留学的费用相对低。我的家庭条件可能无法承担远赴欧美的留学费用,但是日本的国立大学可以申请到许多的奖学金,日本还允许学生打工,所以在经济上不会有太大的压力。而且作为一名跨专业读研的学生,较难申请到欧美心仪的院校。相比较之下,日本留学费用相对低,门槛相对不高,顶尖大学的学术水平也很优秀。
第三,未来的进路比较明朗。如果能申请到日本顶尖的大学,即有希望将其作为跳板去更好的学校读博,又可能会找到大手企业的工作(前提是你的日语口语要好)。即使选择回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也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第四,我在大四上学期开学有缘参加了经管学院老师的伪满经济史研究项目,恰好我日本的导师也对经济史有研究,所以同意接收了我这个跨专业考生。
所以在以上四点的综合考量下,我决定前往日本读研。
二、决定留学后首先要考虑什么
首先,我将大家必需要考虑的问题列出(目标院校为日本TOP20)
1.日语
答:在日语项目中,文科,商科N1;理工科N2。志愿东大与京大的同学,统一建议N1考到110+。在英语项目中,日语水平仅供参考,聊胜于无。一些教授在申请过程中会主动提出对成绩的要求。
2.英语
答:在日语项目中,托福70+可以申请绝大多数的学校,80+帝大比较稳妥,东大京大建议90+。在英语项目中,80+可以申请;如果追求稳妥与顶尖院校,建议90+和3.0以上的GPA。如果觉得托福太难太贵,可以考托业,托业800+也是一个比较稳妥的分数。同样,一些教授在申请过程中会主动提出对成绩的要求。
3.寻找中介orDIY
答:我没有委托中介,只找了一个日本人帮我修改邮件的语法和敬语,还找了一个学长帮我修改了研究计划书,前后花费不超过4000元,而市场的中介价格大约在3-5万不等。
关于是否委托中介,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的时间真的很紧张,而且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对自己的学校出身也有信心,那就不要太在意价格,去找口碑最好的中介。如果你只是怕麻烦,只是觉得没底,只是不想自己对自己负起责任,那你即使对付找了中介,需要你操心的事仍然不会减少,而且也不一定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
我建议对自己有一定信心的同学,都可以尝试DIY,省下多少钱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主要是你要对自己的留学负责。你既然决定了要留学,就意味着你将面对一段崭新而独立的人生。
留学的申请正是锻炼自己的第一步,从学习日式信函,到制定研究计划,再到收到第一个教授回信的喜悦,与教授交流的激动还有面试的紧张,以及被教授拒绝的失落,准备各种手续的兴奋和心烦意乱… 这之中点点滴滴的苦辣酸甜,最后拿到内诺后的成功感,都是通过中介无法好好的品尝到的,你只能在那里得到一个结果,而你对这其中的内容却一无所知。
所以,我建议时间充裕(半年以上),能力自信(日语N2以上,英语六级500+,托福70+,绩点3.0以上,任选其二)的同学都可以尝试。通过中介来到我们研究科的成员中,有来自南京农业,华中农业,东北财经,天大的同学。所以211以上的同学,经过努力大多可以申请一个比较心仪的院校。
4.语言学校的选择
答:N2,100分以下,或者考不过六级的同学,或者不想做研究生要直接考修士的同学(工科居多)都可以考虑语言学校。由于现在市场上语言学校质量参差不齐,一定要挑选管理严格的语言学校。个人推荐研究生优先(如果你的外语水平说得过去),我现在就可以和日本的本科的同学一起上课,研究室也有我的位置每天可以去自习,可以吃食堂,去图书馆,也有许多学长学姐在周围,个人认为环境要远远优于语言学校。
5.大概要多少钱
答:以国立大学为例,分为入学金与授业料。
在研究生阶段:一次性的入学金为84600日元,授业料每三个月为89100日元,由于是预科生,无法算作真正的修士,所以这部分的钱只能自费。(1RMB=15.5JPY)
以两年的修士为例:具体来说,国立大学一年的授业料是535800日元,还有一次性的入学金267900元。在国立大学中,修士可以很轻松的申请到授业料半免,入学金一般情况不予免除。
在住宿方面,自己居住为例:非东京地区月租大概在40000日元左右,东京地区5-60000日元。如果能申请到学校的宿舍,大约一月的房租在30000-40000日元不等。
但是,国立学校的奖学金极为丰富,如果能成功考进修士并且日语成绩优异(有N1),申请到奖学金的概率会比较大。奖学金的额度在每月5w- 15w日元不等。
至于私立院校,也可以申请社会奖学金,还可以打工,普通便利店的时薪在800-1100日元不等。
综合来说,如果完全依赖父母的支援,没有奖学金,两年的基础花销应该在20-25万人民币左右,如果在首都圈,由于房租等原因,花销应该会更大。
6.我的本科能申请什么档次的院校
答:从高向下排列
1)如果你是比较好的985,只要成绩和外语说的过去,顶尖院校都有很大的可能性。
2)如果你是211院校,和一般的985,或者双非但是名气较大(如东北财经)那么你需要拿得出手的成绩,或者有过相关项目经验,就完全可以冲击顶尖院校。其余学校都没有太大的问题,具体要求要看你学校的【募集要项】。排名靠后的211的同学跨专业需要谨慎。
3)如果你是普通一本,那么前20的院校有很大的可能性,但是必须要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外语,或者项目参赛经验。
4)至于二本或以下的同学,大家需要非常努力的学习外语,积极参加项目,也是有很大希望申请到前30的院校的。
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中,由于搜索竞价排名,会有很多误导人的信息来给大家造成幸存者偏差的思维,比如“二本上东大,不会日语帝大保底,早稻田随便上…等等”。这其中存在着很多复杂的利益,也有很多隐藏的不完全,不对称的信息。我希望大家不要心存侥幸,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的同时脚踏实地的分析情况,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院校。
三、如何选择学校与教授
1.先给大家介绍选择教授。
无论你已经决定寻找中介,亦或是DIY,我都建议大家要亲自来选择教授。
在日本各个大学的官网里,会有各个研究室教授的研究方向,论文发表,研究室成员,甚至有的还会有自己研究室的小主页。如果你是真心想要做研究,我建议大家要花一定的时间来仔细排查筛选,有没有某个教授研究过的或者正在研究的内容是自己心仪的方向。大家除了要看教授的论文,还可以看看往届毕业生是否有中国人,教授在自己网页上写的注意事项,还可以看看研究室的资金情况。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与本科擅长,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来寻找。这是一个比较耗费心力的过程,希望大家能够坚持下去,毕竟是要选择与你相伴两三年的一名外国老师。
2.然后是选择学校,我主要来讲国公立大学。
关于日本学校的排行,网络上有着非常丰富的数据,烦请大家自行查阅,学术水平一般以THE与QS为基准。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大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我要就业还是读博士(就业优先大城市,读博优先学校与专业排名)。
2)我要去大城市还是地方(就业灵活,花销较大,眼界开阔;安心学习,费用较低,小城市基础设施也非常完备)。
3)我想体验生活积累经验还是钻研课程。
以上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我选择东北大的理由很简单,我相对就业还是有读博的打算的,所以要去国立,而且费用比东京节省。仙台虽然小,但也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该有的基本都有。而且在非首都圈帝大中,名古屋与东北大的就业指标也都非常强悍,大家大可不必担心。
3. 研究生入试。
在日本,对于我们自费生,有着三种读研的路径,分别是研究生入试(预科生)、直接参加修士考试、英文项目(SGU)。
绝大多数的同学会选择研究生和英文项目,去参加直考的同学大多是从语言学校,通过上私塾的方式直接参加考试的。
我们主要来说研究生入试:
1)日本所有的国立大学都有着研究生制度,也就是你在经过教授的同意后,进入学校的研究室以预科生的身份进行半年(大多数,我是1月15考试)至一年的备考,然后参加外国人特别选拔,通过后正式成为修士。
不同的大学,不同的专业,都对研究生的入学水平有着明确的要求,具体信息需要大家去学校的网站中的【募集要项】自行搜索。在这其中,京都大学与大阪大学有着面向中国人的特别选拔方式,尤其是京都大学。由于申请人数过多,为了给教授减轻负担,中国的毕业生要先在京大的主页填写AAO调查,经教务处审核通过后方可联系教授。
2)我接着介绍一下入学考试:日本分为春季、秋季两次入试。大部分教授都会允许自己的研究生参加两次(就是给你一次重新参加考试的机会)。除英文项目直接入学(也要参加面试)以外,都要参加考试。
考试的录取比例根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而定。例如我校的工学类,经济类竞争就较为激烈(录取比例在50%左右),而心理学,农学等基本不存在竞争。具体的考试内容,各个学校学院的(过去问,入试募集要项)网页基本都有记载,需要大家自行查找。
四、如何开始套词--第一次联系教授
在选择好了教授,学校以后,就可以开始考虑给教授发第一封邮件自我介绍并套词了(京大需要先AAO)。如果成功,教授会回信表示进一步联系,或者提出对你的具体要求(比如成绩,面试,外语水平)。如果不成功,大多数教授不会回信或者会以一些理由告诉你暂时不收研究生,但可以准备直考等等。
那么怎样准备第一封信呢?
1)大家应该听说过,在中介申请研究生的时候,有着撒网捞鱼一说。也就是对不同学校的教授先海投一次,然后筛选。但是,我认为第一次发信范围不要过于大,也不要首先就把自己最喜欢的教授全部联系一遍,切记不要同时联系同一个学校的同一个学院的两个老师!因为在第一次DIY的时候,或多或少可能有一些小失误,如果因此错失了自己最心仪的教授就太遗憾了。
2)那么我们具体来说信的内容。它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自我介绍-本科成绩-外语能力-专业知识-找这位教授的理由(想研究什么-研究计划书)-自己有什么规划-表示感谢。
3)第一次的信不要太冗杂,但是至少要包含上面的内容。如果你以上的几项中存在缺陷,那就一定要扬长避短。比如我刚开始套词的时候,托福分数还很低,我就没有刻意说明具体分数,而是着重说了自己N1阅读得到了满分,参加了什么有关的项目。如果你是跨专业的学生,就一定要说明为什么要跨专业以及为了跨专业你做了什么努力,有什么可以让教授接受你的理由。
跨专业的同学如果能通过本科的项目认识一些外院的教授,那么一定要让老师知道你,因为你可以在套词之前联系他要一封推荐信,这是锦上添花的一件事。
当然,我来到这边,也看到有些中介甚至会为跨专业的同学伪造学分欺骗教授,我是100%不推荐的。因为如果你的教授比较佛系对你不太关心还好,如果他问起你的学业而你一无所知,对于很讲诚信的日本人而言,印象分会大打折扣。
4)另外一个重点就是敬语。我在写完套词信以后,去找了一个日本人帮我修改。因为大家也应该知道,在日本,尤其是年纪大的日本人,非常在意这些礼节。如果你的敬语写得非常漂亮,对于教授而言也许也会是对你的一个加分项。所以DIY的大家一定要找日本人修改,具体的某宝应该就会有。
5)如果套词成功,恭喜你,你可以握着手中的offer,继续申请其他的大学。也可以开始联系教务,准备材料了。我对大家申请的建议就是,先申请适合自己水平的,再冲心仪顶尖的,最后留下保底。
五、研究计划书如何准备
1.我的建议是至少要准备两-三个方向,投给不同的教授。当然,如果你是成绩十分优异,研究目标非常明确的同学,那另当别论。
我当时做了一个FTA贸易,是一个有机食品中日消费者比较分析。其实都是比较简单的内容。然后FTA被九州拒绝,另一个被东北大录取。我在写完一个初步的计划后,也去某宝店找了DIY的修改服务,帮我增减删改了论文引用和更具体的细节。因为只是修改,前后花销在3000元左右。
2.那么研究计划书怎么写呢?
其实,研究计划书就是一个小论文的综述性质的产物。在日本,许多学校都对研究计划书的字数有着明确的约束,有的2000,有的甚至1000就可以。研究计划书的特点就在于,不是看写的有多详细,而是看写的是否有逻辑,是否提出了你的问题,做出了你的规划,文字是否简练。一言以蔽之,就是能否在精炼的字数中展现你的思考与研究能力,让教授对你产生认可。研究计划书大体的框架如下:
1)此研究现有的主要成果,重要理论,以及研究手法。
2)你想研究的内容的前人经验。
3)在此基础上有什么部分尚未明确,或者尚未有人研究,或者研究较少。
4)你对这个缺陷提出自己的想法。
5)制定可行的研究方法。
6)想达到一个怎样的效果。
在这里,自不必说,3-5是最重要的。
3.那么什么基础的同学可以开始准备了呢?
在这里我要讲两个方向,一个是没有跨专业,有较明确研究目的的同学;另外一个就是跨专业,或者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
1)首先,我相信第一种同学绝大多数都有着自己的考虑,那么具体怎么实施呢。我建议这类同学在写研究计划书的时候,多参考日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情况。因为中日学术风格和方向多少存在差异,如果你的研究计划书中是千篇一律的国内的内容,即使内容再好,也可能因为你的教授不了解这一领域而被拒绝。
比如国内蓬勃发展的共享经济,互联网电商平台等,这类话题最好要结合日本的一些情况来具体说明。日本最大的论文查询网叫做【cinii】,利用其中的【文本あり】就可以查到在线资源。另外,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库查询,或者拜托一些有资源的学姐学长来帮忙下载。
2)那么,基础薄弱的同学呢,我希望大家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知道自己要申请的教授研究的方向。
2.围绕着教授的研究内容,做一定的研究规划。
3在有限的时间尽快学一些跨专业的基础知识。
如果你对制定研究计划书还是很苦手,那就只能建议你去找一个中介,帮你写一份研究计划了。

总结
以上,较为详细的介绍了我DIY日本国立大学的步骤,申请学校与找工作一样,需要有耐心,有信心,有实力,在漫长的等待后必有理想的结果!
当下考研成绩已出,能够理解部分同学的焦虑与急躁,希望本文能够对想要留学的同学有一定的帮助。由于经验仅仅出自本人,一定存在许多纰漏疏忽之处,若同样具有DIY经验的同学发现不足之处,请务必提出意见及建议便于修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