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COP15云南生物多样性|走进高山植物园、玉湖村,探索丽江高山之旅

2021-09-30 09:03 作者:云南文旅  | 我要投稿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10月11日-24日在云南昆明举办,为深入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充分展示滇西北(丽江)生物多样性资源及各项保护成果,全面展现丽江为生态环境保护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做的积极努力和贡献,为“COP15”大会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9月26日,由COP15云南省筹备办新闻宣传部主办、丽江市委网信办承办的“丽江高山之旅—COP15云南生物多样性”采风活动拉开了序幕。


9月29日 ,活动的第四天,媒体一行人走进丽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了解丽江生物多样性及保护情况。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昆植所”)、云南丽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丽江站”)、丽江高山植物园(以下简称“植物园”)依托昆植所,立足位于横断山区南部、滇西北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域,地处青藏高原至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该区域在保障我国生态安全、环境与资源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云南丽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丽江站)以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监测和研究对象,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长期监测和实验研究,研究森林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机制;探讨森林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响应;揭示物种互作网络与生态适应机制,为解决国家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丽江站所处区域具有典型的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作为国家和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先区域,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在国家和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丽江高山植物园,植物园拥有 4072.5 亩国有林权证(玉县林证字(2003)第 0001 号),所在的滇西北地区位于全球 36 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中国西南山地(相当于“横断山区”)”核心区域,也是全球三个山地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以及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南亚季风和东亚季风影响的交错地带。作为中国三大特有物种起源和分化中心之一,拥有全国三分之一的高等植物,而且许多物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利用价值,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储备和“生物物种基因库”。

据统计,该地区记录有种子植物 7954 种,其中分布有中国特有种 5079 种,横断山特有种 2988 个,滇西北特有 910 种;中国特有种子植物受威胁等级物种共 116 种,其中极危等级物种 9 种、濒危等级物种 28 种、易危等级物种 79 种;分布有 83 科 324 属 2026 种野生花卉和观赏植物,用材树种达 200 余种、药用植物 2000 余种、饲用植物 400 余种,以及大量的油料植物、香料植物、野生蔬菜等。该地区生物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生物种质资源基因库。

水青树是这些“红嘴唇”滇金丝猴的美食之一。临近中午,一行人走进玉湖村,村内流水潺潺,道路皆由小石头铺成,民居建筑是典型的纳西族传统建筑,瓦屋鳞鳞,飞檐画栋。沿着村中铺设的石子小径向里走,村里家家户户的房子都由石头筑成,抬头玉龙雪山之巅就在那闪耀着。

漫步在古村落,行至洛克的故居,坐落在玉湖村中部,是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探险家、地理学家约瑟夫洛克先生于丽江的居所,洛克曾在丽江居住长达27年。其住所被修复成一个纳西传统四合院,里面展览有洛克拍摄的很多历史资料图片和其用过的一些器物,正房二楼是洛克的客厅加卧室,尚有床、凳子等部分保留。

静谧舒适的村庄、错落有致的房舍、平整干净的村道……此次活动媒体与达人们用镜头记录精彩瞬间,挖掘丽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特色。行走在丽江市玉龙纳西族,人与自然共生、生态宜居的乡村美景随处可见。


COP15云南生物多样性|走进高山植物园、玉湖村,探索丽江高山之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