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街迎新生,重庆渝中发布后街经济发展白皮书

2023-04-10 10:51 作者:重庆商讯  | 我要投稿

  后街是‬商业中心内部或周边的支路,是主街功能延伸、拓展与互补的承载区,现已成为老城市焕发新活力的重要引擎。4月7日,渝中区后街经济发布会暨重庆首届城市主理人大会在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商圈举行。会上,《渝中区后街经济发展白皮书》发布,并成立了重庆主理人商业联盟。

后街升级改造初具规模

  渝中区商务委主任江南表示,后街是一个城市的微表情,蕴藏着丰富场景和在地文化。在主街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日趋同质化、饱和化情况下,后街为满足消费者个体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提供了多样的选择空间,发展后街经济也由此成为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的重要抓手。

《渝中区后街经济发展白皮书》发布现场

  渝中作为重庆历史母城、开放窗口,文化资源富集,通过《渝中区关于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的扶持办法》《渝中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渝中区商贸业提振消费举措》等政策的相继出台,加大了在品牌首店引进、特色街区打造、时尚活动举办、时尚产业提升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正因地制宜打造边角公园、城市边坡、江边风貌等,积极推动将后街经济打造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的靓丽新名片。

  以山城巷改造为例,渝中采取共生、共建、共长、共融的社区自治模式,在保留临崖栈道的吊脚楼、明清时期的石朝门等建筑,延续“老重庆”味道的同时,补齐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引入特色消费业态,涵盖荒野花园沉浸式剧场、山城时光里图书馆、桥山宴等,目前已入驻商家71户,其中,餐饮商家占比超5成,文创商家占比为3成。

  《渝中区后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渝中目前已建成山城巷、戴家巷、大贵项、鲁祖庙和小黄楼街区5条街巷,待开发街巷达33条,后街经济初具规模,业态以餐饮和文创艺术为主。

潜力街巷创新消费体验

  同日,罗汉寺妙街举行开街仪式。渝中将罗汉寺妙街定位为集庙宇文化、传统文化为一体的精品文创商业街区,通过对千年罗汉寺IP的深度挖掘,将庙宇建筑美学融入妙街街道,使其成为城市禅意文化中心、游客的地方文化体验中心和城市产业升级的创意驱动中心。

妙街吉市

  现场,妙街原创IP“妙哉咖啡”等在地文化产品亮相,以咖啡作为消费引流的符号,依托寺庙打造多元化新消费场景,让“寺庙+咖啡”成为吸引消费者的新组合。此外,妙街面咔咔的“小面加咖啡,烦恼化成灰”,创新碰撞小面的麻辣与咖啡的酸苦,也引来不少消费者尝试体验。

  妙街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5月将启动地下楼层打造,计划以“佛”为源,塑造沉浸式体验的开放共享空间。

  据介绍,妙街只是渝中正在聚力打造的十大潜力街巷之一,还有大井巷-西来寺、棉花街-水巷子-新华路-千厮门行街、协信后街-五一巷、厚慈街-花街子、神仙口-文化街……十条街巷风格定位不一,各具特色,将打造成为兼具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产业升级等功能的综合性街区。

  值得一提的是,行业代表为后街发展献智献策,重庆嘉华实业董事长杜斌建议,后街更新应从挖掘在地文化禀赋,提升空间的趣味性和艺术性,持续制造优质内容等方面思考创新,用商业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同时,聚集人流、钱流,打造成为商业旺地。成都创新品牌中心主任吴丽娟则从首店孵化角度出发,认为重庆后街可从潮流买手、特色餐饮、酒吧夜店、休闲文娱等方向入手,注重品牌原创、业态重塑,为后街新生提供生命力。

  文/刘宇凡


老街迎新生,重庆渝中发布后街经济发展白皮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