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歌嘹亮!南流嘉陵江大桥主桥合龙
3月26日上午,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浇筑完成
国内名列前茅的深水桩基础大桥
中铁十五局集团一公司南流嘉陵江大桥实现合龙
朝着今年8月具备通车条件再迈进一步
该桥也是广元市跨度最大的“渡改桥”
以3个150米连续钢构梁主跨横跨嘉陵江
最深桩基与港珠澳大桥同高
建成通车后将惠及亭子湖库
近20万人民群众出行
南流嘉陵江大桥全长954米,共16跨
其中,深水桩基平均长90米
最长深水桩基达百米
该地涨水时江面可达900米宽,水深60米
无论桩基施工,还是墩身、连续梁施工
步步充满诸多挑战,施工难度极大
△即将合龙的南流嘉陵江大桥
自上场以来,中铁十五局建设者
面对开头难、关卡多的实际
聚众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施工难题
历经3年多时间的风雨奋战
他们在嘉陵江畔奏响胜利的凯歌
“这会是四川省屈指可数的深水桥梁,也是我们将要攻克的一道关卡啊。”2019年9月,南流嘉陵江项目负责人刘建林初到江畔,望着远处一鞭怒水冲岸激起的云雾迷蒙,深深慨叹。
△建设初期的南流嘉陵江大桥
大桥所处河道上下游各3公里
范围内均是采砂、采金场地
河床为大面积砾石覆盖层
最大覆盖层深度达10米以上
以往的便道施工方案不能适用
成了建设者首要难题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
他们组织技术人员到参与此类
施工的单位取经问道
邀请内外专家进行实地勘察
初拟了3种施工方案
专程前往西安邀请相关专家讨论评审该施工方案
△南流嘉陵江大桥水上施工专项技术方案
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最终,他们创新采用
“浮桥+水上移动式浮平台+高桩钻孔平台”方案
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有效解决了便道难题
2020年4月中旬,浮桥搭建完成
为大桥主体施工开辟了“绿色通道”
“作为十五局承揽的首个50米深水大直径桩柱式连续刚构桥梁项目,同类经验少、风险等级高。”项目总工潘凯说道:“方案敲定后,我们很快又迎来了三大挑战。”
水上吊装难题
为解决70吨重的桩基钢护筒和90多吨重的单桩钢筋笼水上吊装难题,他们多方比对,深入探究,采用3艘船舶组拼成大型水上移动式浮平台,利用150t履带吊打设钢护筒。
△浮平台打设钢护筒
钢护筒精确定位
为确保水流作用和浮式平台吃水深度不均偏载下的钢护筒打设精准定位,他们成立了QC小组攻关,通过控制钢护筒加工精度、提前试拼单桩钢护筒、提高浮平台稳定性,采用护筒跟进、回填黄土片石或进行砂浆灌注稳固周围地质等方法处理,成功解决了深水中钢护筒精确定位问题。
△GPS横桥向定位,钢护筒打设实时纠偏
远距离水上泵送大方量混凝土
一根深水桩基的混凝土达800多方,需要连续浇筑近30个小时,为解决远距离水上泵送大方量混凝土难题,他们采用浮桥铺设泵管,由2台地泵分别从两端泵送混凝土。为避免发生堵管情况,他们在每一次浇筑前都反复试验,严格控制混凝土性能,确保连续20多个小时内状态稳定不变。同时,他们还采用平板船载罐车运输混凝土作为备用方案,保证泵送混凝土出问题时桩基浇筑顺利进行。
△远距离泵送混凝土
2021年8月7日
他们完成全部桩基施工
为水下施工画上圆满句号
△桩基施工正式完成
水下施工的顺利完成
宣告项目建设的最大难点消除
极大鼓舞了全体参建者的信心
更加坚定了铆足干劲的决心
他们坚持关口前移,统筹安排机械设备
材料供应、人员调配等
新增汽车吊1台和水中运输设备2套
确保各项生产资源第一时间进场
△安全消防演练
他们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确保承台、墩柱
连续梁施工在空间和时间上“不打架”
做到流水线作业、工序无缝对接
他们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在大桥两端设置了“党员安全生产监督岗”
“青年突击队”
20多名党员干部打头阵、当先锋、做表率
形成千帆竞发之势
△党建带团建,青年突击队
他们广泛开展
“战疫情、保生产、党员先锋行动”等
劳动竞赛活动
300名建设者风雨无阻
昼夜奋战,呈现“你追我赶”良好态势
加快了施工进度
2021年12月16日首个0#块成功浇筑
2022年11月5日大桥下部结构全部完成
……
“3年来,看着这个桥一点点从无到有,即将成型,我真的打心底高兴。由于路途不便,去河对岸虎跳镇走亲戚或采购东西,需要绕行20多公里山路近1个半小时路程。孩子们上学都要住校,每星期才能回家一次,大桥建成后仅需10多分钟就可以到达,孩子们可以实现每天放学都能回家的愿望。”又到江边看桥的雷鸣村村民老杨握着项目书记李明刚的手说道。
虎跳镇相关领导和群众代表送锦旗
3年来,他们的信用评价始终位居全市排名前列,荣获广元市交通建设领域“抓项目、促投资”劳动竞赛优秀企业称号。一项QC成果荣获陕西省一类成果奖,《深水桩基精确施工用移动式浮平台》技术成果获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深水桩基精确施工的水上移动式浮平台》技术成果获实用型专利授权。
供稿:中铁十五局集团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