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 | 自我分析越多,人会越封闭

精神分析最好不要自我分析,但可以自我觉察
【两者区别】
自我觉察: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如:思考、与人打交道、付出情感、情感隔离等等,止于觉察。
自我分析:追溯自己为什么这样的成因,作出平面的或起源学的解释。
【原因】
有的人通过自我分析来避免跟他人打交道,避免自己看到对他人的需要,这样的事情做的越多自觉于人民的程度就越高,这样做无法到达人格的高境界。
人格的改变要建立在体验新的客体关系经验上。
【一些评论的摘录】
一条海鲤: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曾经说过:很多人看似在思考,实则是在重新梳理自己的偏见。在人群之中我们尚且常常不能突破自己认知的壁垒,独自一人又如何修缮自己的灵魂?
草芝仙苓:听着像王阳明的事上炼,光知道没用,得去做 得事儿上碰撞,我和客体在交互碰撞中的体验很重要。
————————————————————
有句话叫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架起锅只能煮大米,而不能煮道理。就好比那首诗词,年少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识得愁滋味,独上高楼,却道天凉好个秋。个中酸楚,体验后就明白,明白后就能反思。
————————————————————
行动由情绪控制,情绪由潜意识控制,潜意识受行动后反思的指导。就好比游泳,我不敢游泳是因为我焦虑害怕游泳失败的后果,而这个情绪又是因为游泳这件事触发了我某个潜意识,但是,我心一狠,脚一蹬,带着害怕恐惧跳下去学游泳,发现游泳也没那么可怕,下次要游泳恐惧就少一点,就更容易下水游泳了。
诺亚游记:视频中讲的自我分析是指:在自己创设的闭环里固步自封,不与其他人接触,逃避社交,如同自慰,对人格成长毫无帮助。
无涯信仰设计:老师说的还有不完整的地方,自我分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过度的自我分析,过度的行为解释,过度分析导致的认知失调。我认为还有一种情况更可怕,从未进行过自我分析,也未曾自我觉察。
昵称设了能改么:往北走可能会到北极,但聪明人知道自己到底要去哪。
愚人村野:自我分析过度,如果没有一套足以为你解惑的理论,那结果是带来痛苦和迷茫,反而会让自己困顿,束缚自己。
hl770913的新账号:应该是指不断把过去和现在的自己产生联系,产生一种宿命感以及自己无法改变只能这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