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顾问是一种什么体验?

2019年我辞去了科技公司副总的职位,开始了自由职业。其实一开始我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要做什么事情,只是想着可以摸索着做点创业的事情,毕竟手上还有点小积蓄,如果不行还可以重新应聘上班,毕竟在这次离职之后,面试了三家公司都很成功,但忽然之间我不想再受人管束,怀揣着信心我去寻找自由。
恰恰是这一次尝试,让我直到现在也没有再回到职场里。
并不是因为我赚了多少钱,只是自由带给我的感觉前所未有的一个字:爽。
话说回来,在我2019年3月份离职之后,我具体是怎么思考的,又具体做了哪些事情,让我能够持续的养活自己,今天就有三个关键词来分享:小时工、月嫂式、包工头。
第一,小时工
我面试了几家公司都很成功,是因为我可以给这些老板带去一些不一样的想法,比如在成本不变的前提下商业模式重构、对科技公司的管理偏好和团队激励方式、再比如,自身积累的行业资源和交流中传递出来的自信心。所以,如果单纯从这些创意和理念中来发挥自己的优势,就绝不是时间的累计,而是价值的发挥,完全可以一个月的时间服务2~3家公司,所以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把我一半或者更少的时间服务一家公司,其余的时间帮助其他的公司或者陪伴家人。所以,我就把自己擅长的领域和能力做了定位,编辑了文字,发送给身边的老板朋友或商务朋友,没几天就有一个MBA同学给我介绍了一个客户,去了第一次就聊的很好,接下来的发展就是他想让我加入到他的公司里,但我想要自由身,两者取其中,我就给他设计了一个模式,即:一个月付出40小时(一周),按照行业里的人员报价,约6万/人月,即1.5万元与他协商,这基本就是一个普通员工的工资,既能让他少投入来做尝试,又能达到我的目的。结果就是很愉快的合作了
第二,月嫂式
服务这个客户的过程中,我并没有急于寻找第二个客户。而是每天除了客户服务外,更多的时间是接送孩子上下学,其余时间则是躺在家里的沙发上,悠闲地感受着无限假期。好景不长,虽然1.5万元已经比我在体制内的工资高了很多,但经不起我的消费需求升级,很快这个收入已经无法满足我的需求了,我需要再去开辟新的客户。于是通过一位在咨询公司的朋友,对接了他们的老板,恰好我的经历是他们需要的,但知道我无法全职加入公司,他们也有这种兼职合作,好听点叫做专家合作模式,好在他们项目交付周期比较短,基本我需要出差2周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很快我们就从新疆的项目开始第一次合作,之后陆陆续续又合作了其他项目,在我看来这就好像是家政公司和月嫂的关系,一个负责接单,一个负责干活。基本这两种模式加在一起,一年也会有个几十万的收入了,而且出差的话我会控制在2~3个月左右,其余时间还是在家里陪伴孩子,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其实我总喜欢说做自己的事情,也不是什么正经事,比如:打台球。自己是比较爱玩,像个孩子似的~
第三,包工头
2020年,孩子需要上学前班,这个时候要考虑学校的问题,我们原本生活的地方是市区人口最多、比较偏的地方,所以对应的学校也是很普通的那种,因此,这就要考虑是否需要换房子,给孩子更好的学习环境,经过几个月的看房子、商量、对比,这个过程中家人经常性的看房、看学校、对比价钱、焦虑、不甘心……,经过一系列的筛选,从学校、位置、户型、大小、购物、医院等多方面,终于看到了一套很适合的,只是价钱太高,远超过我们的预算,于是,对于夸下海口要财富自由的我,为了让家人不再焦虑,决定拍板买下。那一刻起,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英雄,解救了深陷囹囵的百姓,我用自己的豪言壮语向世界宣告,未来几年后,会发现这些都是小钱,半信半疑的注视中,我逐渐找回了自己,接下来的贷款和欠款该怎么解决,那就需要赚更多的钱。于是我就开始跟周围的公司考虑用包工的方式合作,那就是接单公司直接按比例把项目分包给我,我来协调人员完成,这种如果做得好可以有更大的收益,于是就发展到我现在的状态,小的团队下也有一些外部兄弟的偶尔合作。
虽然有自己的小公司,有人称呼我经理或者总,但我还是给自己定位是自由顾问,我喜欢自由的感觉,对于不喜欢做的事情,我可以不做,对于不喜欢的人,我可以不再合作。即便有一个空档期没有收入,但我能陪在家人身边,也是一种极乐体验。
在此之前,我没有研究过咨询顾问,更别说自由顾问,完全是自我摸索出来的一条路线。我始终相信,坚持做正确的事情,真诚的对待客户,一切将自由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