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33、《道德经》逐章评注:二十四章

2023-08-06 09:15 作者:喜欢读论语  | 我要投稿

       企者不立(1);跨者不行(2);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代者无功;自矜者不长(3)。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4),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5)。

【注释】

(1)企者不立:企,抬起脚后跟、踮起脚。主观上踮起脚想站得高点看得远点的,客观上却是站不稳也看不远。这一章再次表现了老子崇尚客观自然、无为,反对主观急功近利、躁进自炫的反自然行为的思想。

(2)跨者不行:跨,跃,越的意思。跨步行进的人,反而走不快。

(3)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之前一般解读,这四句的意思在二十二章已阐明,是老子以退为进的辩证思想的具体化。其实,这些句子更准确的理解是,那些不遵循客观事物自身的演变必然性,而主观妄为的人,其实是不明、不彰、无功、不长的。

(4)余食赘行:剩饭、赘瘤。行,通形,赘,即长出、凸现在外的东西,故称赘形。

(5)有道者不处:遵循客观事物自身的演变必然性的人是不这样做的。处,处世行事。

点评:

       这一章紧承前面两章,从反面阐述那些不是“圣人”者的主观妄为,“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与前面一章的“圣人”所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得出“有道者不处”的结论,从反面强调了遵循客观事物自身的演变必然性的重要性。


33、《道德经》逐章评注:二十四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