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农合价格暴涨35倍,农民断缴体现了城乡医疗的差距

2023-07-26 09:07 作者:范先生以案普法  | 我要投稿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推出之初,农民兄弟真是拍手称快。正是新型合作医疗的诞生,让很多农民敢治病、避免了很多因病返贫的情况。最重要的是1人一年只要10元钱,可以说是非常符合农民的需求。


但是随着参与新型合作医疗农民的基数不断扩大,账户资金的压力也是与日俱增,为了维持收支平衡,新农合逐年在调整价格,目前已经从最初的10元每年,上涨到350元每年。很多农民选择了断缴,350元看似不多,但是每家5口人的话就要1750元,相当于1-2个人一个月的收入,而且上涨的趋势没有改变,很多农民无奈选择了断缴。350元每年的价格已经是和城市社区居民医保的价格拉齐了,但是农民真的能和城镇居民享受到同样的医疗保障吗?目前个人人大代表提议,延缓新农合涨价的趋势,让农民最大限度的享受新农合的保障。


为什么农民不愿继续缴纳新农合呢?应该有以下3个原因。

1、新农合的账户资金无法累计,每年都会清零,与职工医疗保险不同,职工医疗保险账户内的钱是可以累计到下一年度的,而新农合必须逐年缴费,年底清零,所以连续缴纳的动力不强。

2、新农合的报销比例还是太低。农民去乡镇的医院住院的话综合报销比例只有60%左右,而如果去大城市的医院住院报销比例也就是50%左右。与城镇职工医保相比差距较大,甚至与缴费金额差不多的城镇居民医保相比报销比例也低了一些,所以这些报销比例在某种程度上无法解决农民的医疗负担,所以很多人选择断缴。

3、逐年涨价的趋势逼退了很多年轻农民,新农合从刚推出的10元,到现在350元,上涨已经达到了35倍,未来逐年上涨的趋势没有改变,甚至有向职工医保靠拢的趋势。与上涨的费用相比,增加的保障范围和报销比例却没有明显大提高,所以很多农民认为这个趋势涨下去,早晚有一天会交不起的,所以干脆就趁着年轻,身体好就不交了,等老了,身体慢慢有病了再说吧。


新农合是针对农民的医疗保障制度,目的是帮助农民在生病时进行医疗统筹,避免农民因病返贫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但是新农合初衷和目前新农合的现状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农村医疗资源的严重匮乏导致的,农民的基础疾病无法通过预防得到解决,而出现重大疾病新农合的作用还是有限。因此,当前新农合确实需要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向很明确,就是针对不同收入的农民群体推出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障政策,对于极低收入人群应该制定相对价格低廉,但能够保障基本报销比例的产品;对于农村的高收入人群可以向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靠拢,享受更好的医疗保障。否则一刀切地涨价和一刀切的低保障都不符合目前的现状。更重要的是在医疗资源的分布上,要有重点地向农村进行资源倾斜,避免出现严重的城乡差距,导致农民对现有国家医疗政策的不满。


新农合价格暴涨35倍,农民断缴体现了城乡医疗的差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