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2代Intel+W680是当下AIO NAS的最优解吗?

2022-07-21 10:20 作者:agent_Logan  | 我要投稿

众所周知,Intel 12代CPU在提升性能的同时也显著增强了拓展性,但普通意义上的消费级主板,或者说常见的chipset (H610, B660, H670, Z690),想要搭AIO NAS仍然有些问题:
1. 价格;中高端、拓展性较强的 B660主板已经到了200 USD的价格,Z690虽然比首发时好了不少,但价格仍然离谱
2. 不支持ECC;我打算跑TrueNAS Core,没有ECC整天troubleshooting是绝对NG
3. 大部分不完全支持PCIe拆分;NVMe NAS只能依赖板载M.2接口
那么12代就没有合格的NAS方案了吗?并不是。12代还有一个相对小众的chipset,W680. W680的PCH本身规格和Z690比较相似,提供了更多的Gen 4.0通道,更多的USB 3.2x2 (20Gbps),以及更多的PCIe 3.0和SATA 3通道。但可想而知,W680一个"Workstation"主板,消费级的选择非常有限,所以最近看到有个老哥手搓了块众筹W680 NAS/服务器主板的时候,我还是挺感兴趣的,因为我现在用的就是一块i7-12700,按照我喜新厌旧的特性,等14代或者AMD再更新两代之后,肯定会换新平台,所以届时能让这块i7-12700发挥余热。
先来个声明: 我这个粉丝量和粉丝黏度肯定是恰不上饭的,所以这篇文章姑且可以当作相对中立的个人对比来看。
主板链接: https://www.mi-d.cn/3036

图片来源 https://www.mi-d.cn/3036

这个老哥有个QQ群,里面他提到这块主板已经确定要做W680了,目前已经开始准备收定金了。我们先来简单分析一下这块主板的特别之处:
1. 板载双2.5G网卡;没有上10G,我打算跑NVMe NAS的话是肯定得加10G网卡的,PCIe x8预定
2. 8xSATA 3(6Gbps);这个很不错,12代中我只看到了少数高端Z690上有这么多SATA,但是我对于HDD的计划就只是把4x16TB的RAID 10从群晖转过来,短期内没有继续加HDD的打算,所以可能没有特别大的用处
3. ECC支持;吼!2333MHz不支持超频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我也买不起更高频率的ECC内存
4. NVMe支持;原生2+1个PCIe 4.0x4,可以进一步分PCIe通道,如果是我的话大概会把DIMM转出来的两个PCIe 4.0x4分成4个PCIe 4.0x2然后跑PCIe 4.0的NVMe SSD,大概就是4个PM9A1 2T跑RAID 10
5. USB引导;算是服务器主板的标准功能,可惜我跑AIO肯定不会用USB引导,大概率随便找块便宜的SATA SSD跑OS吧

我在聊这块定制主板之前也说了,这是一个"合格"或者说"可行"的方案,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呢?
Intel 12代在目前看来,算是消费级,或者说MSDT里拓展性最优秀的了,而这一块主板又是我目前看到的12代主板中拓展性最优秀的一块,那么剩下的无非是两种解决方案:
1. HEDT;特指AMD Ryzen Threadripper (TR4/X399) 和Intel HEDT (LGA2066/X299)
2. 服务器CPU;特指AMD EPYC和Intel E3/E5/E7
各位看到的相当一部分奇奇怪怪的AIO NAS都是后者,然而我相当不愿意碰,原因有以下几条:
1. 懒得折腾;严格意义上来说,我装的第一台PC是2016年的事儿,因此对更老的硬件,尤其是BIOS相关的问题避之不及
2. 主板相关;老主板扩展性都不行,比如X79/LGA2011就没有几个以今天的眼光看起来合格的主板,包括但不限于SATA是3Gbps的,没有NVMe,明明CPU有PCIe 3.0x40,结果主板只给了16+4+4;以及如果几年之后主板坏了很难买到新的,老主板比CPU贵几倍我不是很能接受。
不过姑且一提,如果各位愿意折腾服务器的老硬件,E5-2697 v3是个不错的开始。
因此我这边只想和HEDT平台进行对比。相比AMD的X399,Intel的X299平台至少在实用性的角度上我是不愿意选的,原因如下:
1. 性价比;X299至少在低端上实在是差了太多,反而像是7980XE这样18c36t的CPU仍然有一定的性价比
2. PCIe拆分;X299主板支持PCIe拆分的比例相当之低,想要确切查询某一个主板是否支持PCIe拆分需要花相当大的精力,跑NVMe SSD没有PCIe拆分就会非常麻烦
3. X299不支持ECC,如前文所述,我要跑TrueNAS,所以不行
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来对比X399和W680了。
X399平台我认为1920x一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价格低的同时多核性能还不错,250 USD左右能买到不错的1920x+X399主板套装,我这边姑且拿某一张确实有人在卖的中高端X399出来作为对比案例: ROG X399-E
https://rog.asus.com/motherboards/rog-strix/rog-strix-x399-e-gaming-model/

图片来源 https://rog.asus.com/motherboards/rog-strix/rog-strix-x399-e-gaming-model/

这张主板不论怎么看都和上面的W680非常相似,不如说那张定制版W680是仿照HEDT平台设计的。我们只对比两个平台比较有意义的不同:
1. SATA数量;只有6个,上文也提到过,对我没有影响
2. 内存通道;2通道提升到4通道,且支持超频,这是好事,对于ZEN架构的TR而言内存带宽十分重要,不过我估计会用4根16GB 2133MHz DDR4 ECC内存,所以仍然用不上超频
3. PCIe显著提升;PCIe 3.0x8用于万兆网卡,剩下有两个PCIe 3.0x16,以及一个PCIe 2.0x4,并且这张主板是明确支持PCIe拆分的,所以3.0x16能原生拆成四个PCIe 3.0x4的M.2 NVMe SSD,性能方面在10G下不会比四个PCIe 4.0x2差,能从SSD身上省钱
4. 便宜;这套板U套装和W680主板的价格(1450 CNY = 210 USD)差不多,相当于我省了一个i7-12700的价格(300 USD)
5. 没有iGPU;我需要买一张物理接口为PCIe x1/x4的单槽亮机卡,例如GT710的x1显卡大概需要30 USD
6. BIOS;相比定制W680,Asus家的BIOS一定会更加好用
7. 性能;i7-12700(12c20t)的性能比1920x(12c24t)高30%-40%
8. 散热器兼容;TR4的散热器相对难买,我手上的两个Noctua塔扇NH-D15和NH-U12A都在官网显示Mechanically incompatible,因此只能买U9/U12S/U14S,我自然是会买U14S(好在我手上有8个A15猫扇,安上一个就变成了单塔双风扇,二手U14S的价格大概在55 USD,
全新90 USD),如果想双塔风冷就只能买Bequiet!家的DARK ROCK PRO 4 -TR4(100 USD)
9. 主板尺寸;X399-E这张主板是ATX的,而W680则是m-ATX扩展ATX的,对于机箱的要求会有所差异,像是RM21-308这种2U的m-ATX机箱就不用考虑了(不过我也没见过low-profile的TR4散热器,所以上机架估计是不太可能了)
以上。那么我们简单算一下成本(两个平台共同的花销直接抵消,不计算价格,相近的也同样处理):
Plan A: i7-12700
CPU(300 USD)+W680 MB(210 USD)+4x16GB 2133 RAM+PCIe 4.0 NVMe SSD(900 USD)+DIMM-NVMe  splitter(?)+NH-D15+HDD+Boot Drive+10G network card ~= 1410 USD+DIMM-NVMe  splitter
Plan B: TR 1920x
CPU+MB(250USD)+4x16GB 2133 RAM+PCIe 3.0 NVMe SSD(700 USD)+Hyper M.2X16(50USD)+NH-U14S+A15+HDD+GT710(30 USD)+Boot Drive+10G network card = 1030 USD
我目前并不清楚DIMM转4xM.2 SSD splitter的价格是多少,但假如按照80刀来算,二者的差价大概在500 USD。这个差价中一半是由PCIe 3.0和4.0 SSD的差别贡献的,另一半是由W680主板和i7-12700的价格贡献的。接下来就是探讨"二者的差距值不值500 USD"的时间了。
我们先不考虑上机架的问题,那么i7-12700相比1920x,两套解决方案有哪些优缺点:
1. 稳定性;ZEN架构的TR有一定的稳定性问题,而12代则是第一代Hybrid技术(大小核)的Intel CPU,在TrueNAS里调度有可能也会出问题
2. 性能;i7-12700的单核性能(大核)比1920x翻了一倍,多核性能高了30%,不过对于TrueNAS而言,多核性能更重要,这也是我认为1920x的性能足以胜任的一大原因
3. 功耗;1920x的TDP、空载功耗、满载功耗都比12700高,但没有高到无法接受的地步
4. Upgradability;12700的套装中使用了PCIe 4.0的盘,在几年之后SSD的可用性会更高一些,而1920x中Hyper M.2X16是同样支持PCIe 4.0的盘,只不过ZEN架构的TR以及X399不支持PCIe 4.0才使用了3.0的盘。二者在10G局域网下完全体现不出差距,但如果只看SSD的话在40G下会有很大的差别,RAID 10下四张PCIe 4.0的盘能跑满40G的带宽,PCIe 3.0只能跑到20G左右。当然,DIMM转出来的PCIe 4.0x2是肯定跑不到上述的40G满速的。但如果非常在乎这些盘在未来的去处,或许1920x中也应该使用4.0的盘
5. 主板的可更换情况;1920x中X399是二手的,但同时即使坏了也更容易替换;W680这张主板坏了的话95%的概率是买不到第二张的,而且定制主板或许会比二手主板更容易坏
6. BIOS;如前所述,定制主板的BIOS肯定不如ROG的好用
综上所述,我个人或许会更偏向于TR这个方向,但是同时也认为W680的解决方案非常诱人;并且我之前用过半年TR(1950x),并且没有用过定制主板,所以某种程度上也想尝尝鲜。各位对于这两套AIO NAS,或者对于其他解决方案,有什么看法呢?

12代Intel+W680是当下AIO NAS的最优解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