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长毛指什么 长毛的风评怎么样
在湖北襄阳一带的农村,如果小孩儿哭闹不止,大人会说:别哭了,长毛来了。以此来吓唬小孩,意思差不多等于“狼娃子来了”。待稍大问大人长毛是什么?为啥拿来吓唬小孩?老人们说,当年长毛乱,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如果战马渴了,长毛会专门找小孩用刺刀挑住屁眼,摔死在碾子上,压出血水来喂马。据说喝了小孩血水的马,可以辟邪,在战场上不怕枪炮轰鸣,勇敢冲锋。
待长大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才知道,长毛指的是太平天国,长毛的口碑不仅在江浙一带如此,在太平天国从未占领的襄阳一带也不例外。 太平天国的政治口号是反抗清政府剃发留辫的规定,所以太平军皆披头散发。长毛一词原是对太平军的蔑称,但是太平军自己并不介意,最后也自称长毛。从他们的宣传语可以看出“长毛一来,生活好过”“长毛杀妖多多杀” 那为什么中国老百姓一直对长毛持负面评价?鲁迅笔下长妈妈的讲述可见一斑。据历史记载,太平天国每到一地必砸孔庙,焚儒书,毁佛寺、道观。消灭一切工商业,甚至搞集中管理,夫妻分居。 使老百姓谈之色变的“长毛怪”最主要的是因为“死人无数”这件事。“野无耕种,村无炊烟”。据《户部清册》记载估算,从1851年到1864年,中国人口锐减40%,绝对损失数量达1.6亿。吓人吧。我们来比较一下,大家熟悉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二战中(1931年—1945年)全世界在战争中死亡的人口是7000万人,可见,太平天国是历史上最残酷的,最血腥的战争。其恐怖程度难以想象。
太平军称长毛不称长发,在民间“毛”是野蛮、不文明、未开化之意,正好对应了老百姓内心寓意。因此,“长毛”一词在中国老百姓心里是一个贬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