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北大清华学子学中医自救,这说明了什么?颜隆是北大物理系博士,谈起读博士时为何跨专

2023-11-16 11:52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北大清华学子学中医自救,这说明了什么?颜隆是北大物理系博士,谈起读博士时为何跨专业选择从医道路,颜隆说:“从医道路漫长而艰辛,却拥有其他职业难以感受到的自豪和欣慰,”自小,颜隆就喜爱传统文化,儿时的颜隆曾因麻疹大病一场,自此身体虚弱,大学期间便开始自学《医宗金鉴》等医书,用于自身保健养生,从此与中医结缘。 2007年,颜隆考入了北大物理学院读研,读研期间,因其对中医的浓厚兴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颜隆加入了北大中医学社,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接触到更多的中医文化知识,对中医的兴趣也愈加浓厚。 “耕耘更知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颜隆深知想要从医还需更加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在北大研究生毕业后,颜隆便和朋友们相继转入中医专业学习。颜隆通过勤奋刻苦的学习考入中国中医科学院读博,辗转又去北京中医药大学读博士后,踏上了漫漫中医求学路。 “经常会被人问到为什么会改学中医?中医和物理不冲突吗?“颜隆说。 曾经有一例崩漏的案例给颜隆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一位大姐40来岁,自述患崩漏大出血近十年,反复发作,曾经因出血过多而多次打120救急,送到医院做刮宫手术救急。曾吃中西药无数,也无法治愈。她在一次发生崩漏时通过朋友介绍找颜隆治疗,颜隆处以芎归胶艾汤,吃药后很快就止住出血。但是下一次月经时还是再次发生了大出血。 颜隆斟酌再三,患者虽然崩漏十余年,但是身体仍然健硕,因崩漏出血又常常吃各种滋补品,脉滑有力,推测她的崩漏乃是热迫血妄行,因此在芎归胶艾汤中加入了一味黄连,从此之后崩漏就再也没有发作过。 中医药文化历久弥新,传承与创新任重道远 中医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奠定中医理论基础的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最早的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也成书于先秦,可谓历史悠久。中医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活学问。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到明清的温病学说,古人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了中医学说。 近代以降,伴随西学东渐,因西方现代医学的传入,引发了“中西医论争”等一系列事件,但也现代医学的传入也为中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颜隆说,“应最大程度利用两者的优势,实现融合发展。” 对于中医药的发展,颜隆表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不同的疾病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医学。自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步入了现代文明,中国也从传统农耕社会走入现代工业社会,科技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疾病也具有了新时代的特征。旧的疾病在消失,新的疾病在不断出现,这对中西医学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医既需要继承,也需要中西医结合的创新,研究新的疾病治疗方法。 颜隆对医学的发展之路充满期许,“先贤创始于前,吾辈亦当继往开来,继承发展中医,任重而道远。” 莫乙原本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高材生,莫乙讲到,自己最初接触中医是自己大学的时候患肝病,机缘巧合开始学习静坐,在抛开一切俗事静坐两年之后,肝病竟然好了,至此领略到中医的神奇,认识到中国传统医药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莫乙的儿子患有抽动症,看了很多医生却没有一个医生能说明白这个病是怎么回事。 西医认为是神经系统的疾病,中医认为是肝风内动,应该从肝论治。而莫乙老师在读完李东垣的《脾胃论》、《兰室秘藏》,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发现论治慢惊风不能从肝肾入手,而是应该调脾胃。 莫乙老师就按照李东垣的方子给自己儿子开了黄芪汤,吃了一个月之后,小孩的状态就发生了变化,坚持半年之后,基本全好了。莫乙说,自己的儿子是自己的第一个病人。莫乙说,治好儿子的病后,就有一些同学、朋友知道我在玩中医,就会来找我这个江湖郎中治一些去医院没能治好的病,死马当活马医嘛,就这样我就治了好多病人。 中医啊,在一些中医黑眼里,那是不科学的啊,那是没有双盲实验的啊!一些外国资本代理人一直在黑中医,一些人也一直打压中医啊!可是中医却折服了越来越多的清华北大学子,他们自学中医的背后也许都有着一段自己或家人的疾病久治不愈的例子,于是他们亲自上手,亲自学习。没想到这一学习还被中医魅力折服了,他们不仅治好了自己的病,还治好了家人的病。 虽然还有越来越多的人清华北大学子在学中医,但在这里我要说的是清华北大学子自学中医,这其实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因为术业有专攻! 他们是祖国高素质人才,本应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做贡献。可是他们最后却学中医自救,这其实是一种被逼无奈的选择,他们的背后也许都有一段被西医治疗无效的无奈,于是才选择自学中医,也更能说明西医治病是不行的。 其实清华北大学子自学中医自救并非个例,我们再看看著名化学家李宁先教授,他也是在被西医治不好病的情况下自学中医,不仅治好了自己的心脏病,还治好了他夫人的癌症。为什么这些高学历的人,高素质的人最后峰回路转,柳岸花明?这其实与他们的思维有关,与他们的聪明才智有关。他们思维灵活,遇事达变,不墨守陈规,这是我们应当学习的。

北大清华学子学中医自救,这说明了什么?颜隆是北大物理系博士,谈起读博士时为何跨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