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023赛季F1沙特站赛后分析

红牛的赛季全胜计划进度(2/23)
沙特站赛后分析送上。本文基本基于个人对比赛的理解,因此文中讨论的部分难免有所错漏,希望各位不吝指正。如果还有什么想讨论想问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如果喜欢我的专栏不妨来个关注+三连,比赛周赛后分析跟进中,非比赛周技术/杂谈/新闻三选一更新~

恭喜佩雷兹收获自己职业生涯的第5胜,红牛也继09年之后首次连场包揽1-2。当然,这在今年一定会成为常见情况,不如期待一下他们能把自己的记录推到哪一步,在我看来这台RB19在围场里的优势已经到了W05的水平了——我只要不退赛你们不可能以任何手段威胁到我。
然后也恭喜阿隆索在一波三折之后成功拿下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100个领奖台,成为了百台俱乐部的第六人(而且应该很快就会超过kimi和教授,下个赛季有望干掉122个台子的瓦特尔)。遥想20年前的马来西亚,谁能想到当年的天才少年会花这么久才集齐100个领奖台呢……
梅奔两台赛车在这条赛道上的速度不慢但也不快,这一点从阿隆索最后两圈说推就能推出0.7秒就能看出。不过好消息是法拉利拉了大胯,再加上有能力做掉至少一台梅奔的斯托尔倒霉遇上机械故障早早退赛,所以这场比赛的最终成绩我想梅奔还是满意的。距离巴库还有两站,希望在这之前汉密尔顿不要失了信心。
法拉利……有进步,但还是不想评价,反正瓦绍尔已经把有必要说的都说完了。
Alpine这站展示出了他们真正的长距离能力,虽然并不像他们赛前所说“这周我们能跟梅奔掰一掰”,但稳坐第五车队的位置是不成问题了——上一站表现还行的阿罗这站又是车坏又是脑子坏的,长此以往Alpine的积分优势恐怕会达到阿罗难以撼动的地步。
阿罗这站已经完全融入了地球组水平,和哈斯打得不亦乐乎,还成了萨金特的背景板。对他们来说这个周末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车手的表现都是正常的,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他们的策略组真的需要好好清空一下脑袋。
哈斯的长距离并没有上一站表现出的那么烂,马格努森在比赛最后更是贡献了一个相当精彩的超车并且为车队拿到了宝贵的一分。在霍肯伯格慢慢找回长距离的节奏之后,哈斯可能成为车队第六的最有力竞争者,至少在车手方面他们的纸面实力是数一数二的,而且车队也不整活,唯一一个潜在风险就是他们的年度固定节目负升级/不升级。
小牛的速度仍然很差,领队托斯特当着媒体的面能说出“我不再信任这帮工程师了”这种话毫无疑问会对车队内部造成巨大打击,但好在角田连续两场比赛都有惊艳发挥,如果这场比赛要在地球组里单独选一个最佳车手的话,我会把票投给角田。也希望他能够稳定扛起小牛的大旗,就算红牛以后真的把小牛卖了他也有机会在围场里捞个一席之地。
迈凯伦……该说倒霉好呢还是该说啥呢……我也不知道了……

判罚方面
感觉很久没有写过这个方面的东西了,但阿隆索和拉塞尔的罚单情仇是赛后引起广泛讨论(或者说一片骂声)的重点,所以还是写一写。
第一个发车停歪了我觉得该罚就罚吧,虽然赛会没有做到应罚尽罚,但至少在+5这个罚单上没做错。我对FIA的不满主要是关于后一次追罚的两点。
第一是“给不给判罚”的决定标准有问题。比赛过程中FIA的日内瓦遥感中心已经跟现场赛会确认过马丁已经正确执行了5秒的罚停,结果在比赛结束的时候从赛事控制中心收到举报说马丁提前碰到车了——按照早前的处罚解释文件以及AMuS的报导来看,这事儿是梅奔举报的——然后赛会义无反顾地给阿隆索上了个+10。
当然马丁很聪明,马上要求赛会review,最后判罚也撤销了:一是后千斤顶没把车架起来,确实没达到working的标准,二是之前曾有7次这样干不判罚的先例(判例法啊判例法),大概也许可能车队求助了一位知名不具的德国场外观众。

总的来讲,这个罚单该不该开的那一点灵活性实际上又是规则书没讲清楚造成的。听说他们这周会把这条规则的修订案放到例会上讨论,我倒是挺希望他们好好打磨打磨现行规则,因为在当前规则体系的生命周期里极有可能还会有人触发规则里的bug,到时候判罚失误赛会难免还要挨骂。
第二,判罚的追溯期。这是我昨晚上最不满的一点——赛会的第一个判罚可以出得那么快,然后在32圈之后(甚至比赛都结束了)来了个改判。不论是不是有外部因素影响导致重审,这样的宣判对当事车手都是不公平的,就像阿隆索在赛后采访时说的那样:他们早告诉我我能拉出12秒。一张罚单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可以说对阿隆索和拉塞尔双方(甚至可以把汉密尔顿算进来)都是不公平的。
真的建议出台一条规则,如果一个race incident在xx圈/xx时长之内赛会没有提出需要调查就自动视为放弃处理。
还有一些小毛病,比如那个直接出动安全车的理由这些我都懒得吐槽了。
最后给FIA一点小建议,赛会也好遥感中心也好,好好先把规则弄明白,别每次都要车队代表出来教你们规则怎么读,太丢人了。

策略方面
沙特站的策略其实无需多谈,因为这条赛道对轮胎实在是过于友好,在不出动超过一次安全车 的情况下一停是唯一理智且正确的选择。

不过既然牵涉到安全车,SC到底在什么时候触发就很重要了。今年的比赛里安全车来得就很是时候:一部分倒霉蛋刚进完站,另一部分没进站。不过很可惜,top4里没一个倒霉蛋,这稍微折损了比赛的精彩程度。

具体到车队层面,我们直接开始拷打阿罗。阿罗这一站的策略和赛会的判罚一样,只能用迷惑两个字来形容,而且他们比法拉利还要糟糕,一晕两个车手全部遭殃。
上一站巴林的情况,我之前已经做过说明,当时的二停时间窗口也好换红胎的做法也好,其实并没有给周冠宇的完赛成绩带来什么损失,他两周前遇到的一切问题的起源都是那段炸裂级的起步和选线。但是这次不一样,周冠宇在起步非常好(当然是相对于他自己之前的起步表现来讲)的情况下硬生生被车队坑掉了位置。
博塔斯的极早进站可以说情有可原——据说他的赛车下面卡了个什么碎片,因此不得不提前进站排除隐患,顺便换个胎。但是这样的说法仍然可能有漏洞,毕竟皮亚斯特里的碎片早掉下来了,要卡估计也是卡了有几圈了。
关于本次进站潜在的其它目的,我怀疑博塔斯是阿罗为了防马格努森或者别的谁undercut/ overcut而选择在这个时间点进站,实际上在回看了live timing并且综合场上的局势观察之后我认为他们是想尝试cover掉阿尔本这个大麻烦(泰国人那个时候一直紧追着博塔斯不放),而且当时更早一圈进站的马格努森帮阿罗做了这个实验——新白胎在S2和S3就能追回将近0.6的圈速,这样早进站确实在那个场景下是赚的,而且也确实有机会避开可能需要直面威廉姆斯的麻烦。同时,因为这条赛道100%的安全车出动率,后面有很大的概率能找到一个好机会再进站,博塔斯手上还有一套新黄和一套新红,没问题的话是可以看一看积分区的。
应该说阿罗到这里为止的计划很好,可惜死得有点惨。当然博塔斯死得惨和车队其实没太大关系,他的车子肯定是有问题的,毕竟在后面带着新胎跑得比两台迈凯伦还慢,你说这车没坏我是不信的。实际上博塔斯本人也不信,甚至在TR里非常笃定地跟车队讲:车子有什么地方不对,有东西在滑来滑去的。
幸好,不是在两腿之间滑来滑去,不然瓦老师要来收版权费了。
总而言之,博塔斯的不幸周末就这么过去了,虽然成功完赛,但他是场上所有车手中的最后一名,甚至是唯一一个被套圈的车手,实在是凄凄惨惨77.
讲完博塔斯,我们回来讲周冠宇。
大概是博塔斯吃到了早进站换白胎的甜头,周冠宇在第11圈也进站进行了一停。这个时候一停坦白地讲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一方面小周的赛车没有出问题,不需要修;另一方面黄胎当时的情况还算可以,周冠宇的速度甚至不比加斯利慢多少,正常跑到SC出动我觉得不是什么问题。
但车队大概是觉得博塔斯的数据不错,又或者是担心马格努森要完成undercut了,所以他们义无反顾地call了周冠宇进站,这次进站甚至把霍肯伯格给带了进来——我认为哈斯是想跟着阿罗搞的,因为他们的车直道还是略快,总有机会搞你一把。
不知道阿罗策略组的脑子是不是有点过载,防马格努森的意识是好的,但实际上执行起来还挺有难度。因为提前进过站的马格努森当时已经跑到了周冠宇身后21秒以内,几乎不够周冠宇一次进站了(周冠宇进站前最后一个mini sector显示两人相差20.974秒),如果阿罗的车组能够做一个2.5秒左右的进站,这个风险或许能够被弥补掉,但是他们的进站不出意料地用了4秒。
于是周冠宇在出站之后成功掉到了马格努森身后,两人的差距大概是0.5-0.7.
这下坏事儿了,因为阿罗的尾速并不对哈斯有什么优势,实际上哈斯还要快一些(马格努森大概对周冠宇有5kph左右的优势),所以周冠宇的比赛基本就与积分区说再见了。此后,更雪上加霜的事情出现了——安全车来了,而且阿罗要求周冠宇再进一次。
如果没有安全车,周冠宇在比赛末期或许能够等来与角田一决高下的机会。
如果阿罗没有让周冠宇在安全车期间二停,说不定这个机会也会出现。
但是很不凑巧,两件事撞一块儿了。于是周冠宇遇到了他很熟悉的麻烦——两台威廉姆斯和上一站与他缠斗了颇有一阵的德弗里斯。其实德弗里斯也没造成什么问题,主要问题还是在威廉姆斯:周冠宇在萨金特身后被挡了16圈,因此他完全失去了任何可能追击霍肯伯格以及再前面的车手的机会,如果不是阿尔本因为刹车故障退赛了我觉得周冠宇的完赛名次还要往后顺一个。
从我手上有的数据来看,周冠宇如果等到安全车再进站,他在安全车下的位置一定是在角田前面(或者说前后)的,就算防不住两台Alpine,比赛后期马格努森赚到的高光镜头周冠宇也该经历一遍,如果能卡在角田前面出站那这场比赛积分区的最后一席就该是他的。
拓展一下另一条if线,如果周冠宇不在安全车下再次进站,那么他最差的情况也是跟在霍肯伯格身后完赛——跟真实情况没有太大差别。所以总的来讲问题出在阿罗让周冠宇过早的进站,但这次过早的进站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我们不得而知,或许真的只是出于担心马格努森当时undercut的恐慌,又或者真的是对博塔斯的数据感到满意,但无论如何结果是很差的。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法拉利也开始搞电信诈骗了——这次他们还真的骗到了人,斯托尔成功地被搞进站了,赛恩斯和勒克莱尔都因此翻掉了这台阿斯顿马丁。到目前为止,法拉利的策略组智商涨势喜人。
然后斯托尔的ERS坏了,被迫停在了赛道边。严格来讲他停的位置已经很靠外了,事实上没有出动安全车的必要(在我看来最多是个双黄旗,连vsc都不用),但FIA以“我们没有那个位置的监控”为由选择了“最安全的处理方式”,梅兰德叔叔开始了本周的最后一次工作。
这下法拉利气坏了:天道好轮回,搞完电信诈骗遭天(斯托尔)谴了。不知道是因为被气昏了头还是单纯的反应慢,XM忘记通知勒克莱尔赶在进站的汉密尔顿之前通过第一安全车线了(这样他可以只丢一个位置),这引发了勒克莱尔在TR里的小小不满。不过最终事实证明这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因为赛恩斯成了勒克莱尔更大的麻烦,摩纳哥人在赛恩斯身后跟了一整场,最后几圈那速度我都怀疑他开摆了。法拉利总体上度过了一个相当失意的周末。
不过赛恩斯在赛后给出了一个关键信息:“在跟车情况下现在赛车的表现比去年的更糟糕了,也许是在抬高底板之后需要靠上车身找补回下压力导致的。情况似乎正在向旧规则时那样靠拢。”
这也许与梅奔促成的规则更改不无关系,F1新规当初承诺的“帮助车手更容易跟车”似乎在这两支车队(法拉利和梅奔)上没有呈现。
咳咳,不扯远了,回来讲个乐子。
Kimi的前比赛工程师Julien Simon-Chautemps着重对“如果安全车没有出动比赛会如何发展”进行了模拟,他得出的结论是法拉利可能在正赛中收获第5和第6两个位置——实际上情况也没好多少。当然,这位老师也说了,法拉利现在的问题就是纯慢,策略是不管用滴。


赛后法拉利车队上下对这场比赛的表现都感到失望,但仅仅失望是不够的,在已经升级了前翼、尾翼和侧箱(是的,确实做了一些调整,而且这些调整是没有出现在FIA的赛前申报单上的)的情况下SF-23的速度不进反退,从前一站能快过梅奔到这站已经不如梅奔,他们需要在这接下来的一个半月时间里好好搞研发了,因为梅奔(甚至包括迈凯伦在内的一些别的车队)的大升级很可能在巴库就会到来,如果法拉利不进那就只能接着往后退了。

关于红牛的那点TR问题,其实也没啥,就是转播方故意没把信息给全硬搞节目效果罢了,没必要指责解说带节奏——不守着车手的POV的话TR是听不全的,大家都有信息差,事后澄清一下就行,在我看来领奖台休息室的情况都远比红牛的TR有探索价值。

对了,最后领奖台上喷香槟(沙特这边好像是用的汽水?)的时候突然幻视了05年美国站,第三名比前两名高兴多了(`ヮ´),再次祝贺40多岁的老同志。


最后一点碎碎念:自从get到土屋李央的颜之后突然get到了众多円p的point,真奇怪我明明从来不看这些偶像企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