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蚊之斗,谁技高一筹?每年有80万人因蚊子死亡,应对之策在何方

2022-02-16 23:21 作者:天下十三洲  | 我要投稿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蚊子被人们列为四害之一,作为一种对人类有害的昆虫,蚊子叮咬后,人的皮肤会出现过敏反应,异常痛痒,其本身还携带着多种病原体,可带来疟疾、脑炎等多种疾病。

每年,蚊子会导致大约70万至80万的人类直接或间接死亡,蚊子成为了杀死人类最多的生物。人类对其恨之入骨,又对其无可奈何。

有人甚至认为,如果地球只剩下最后一种能与人类竞争的生物,那么这种生物肯定是蚊子。许多人认为,如今人们污水处理系统完善还喷洒了大量的化学杀虫药剂,蚊子的种群数量应该减少了,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23年前,从以色列迁徙的候鸟和美洲的蚊子达成了某种“契约”,首次将“西尼罗河病毒”带到美洲地区,当时仅在美国纽约就有近8300人被感染,9人死亡,1万多头牛死亡。

然而仅仅过了三年,携带西尼罗河病毒的蚊子又一次卷土重来,传播至美国东海岸九个州,这引起了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注意,为了防止其迅速扩散,有关人员迅速喷洒灭蚊药剂,并告诫人们避免在早上和傍晚出行。

祸不单行,同时期东南亚地区的一种花脚蚊子因国际贸易也传至加州地区,这些蚊子可能携带了登革热、脑炎等致命病毒,同时它们又习惯在白天活动吸血,实在让人们防不胜防。

面对蚊子,科学家其实一直在寻找应对的策略,生物学家也在其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他们找到了形成控制蚊子嗅觉的基因,这一发现将为新型灭蚊药剂提供很大的实践支持。

科学家选择甘比亚虐蚊作为实验对象,它们经常吸食人血并传播疟疾,疟疾也是全球范围致死率非常高的传染疾病,所以科学家希望通过这次研究给人类带来福祉。

众所周知,雄蚊喜欢吸食树汁、汗液、花蜜,而雌蚊则需要在吸血后才能产卵,它们可以通过观察猎物的颜色、气味、温度,甚至是猎物呼出的二氧化碳浓度来找寻吸血对象。

蚊子确实是有嗅觉的,它们和果蝇一样,其角毛中的气味接收器可以辨别不同的味道,科学家就是在控制气味的接收器中找到了蚊子嗅觉基因。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基因分析蚊子最讨厌什么气味,使其对人类避而远之。

目前全球大约发现了将近3100种蚊子,其中又有五十种蚊子携带了致命病原体,对人类来说这些蚊子是颇具危险性的“人类杀手”,无论科学家想出什么方法对付它们,这些蚊子总能在春暖花开之时大量繁殖。

科学家发现相比较在水中,蚊子更喜欢在含盐的沼泽地之中产卵,这些水分较大的淤泥之中就是它们孕育生命的摇篮,科学家曾尝试在沼泽地外筑起小型堤坝,然后引入大量淡水,但收效甚微,还有大量蚊子被繁殖出来。

还有人提出既然蚊子携带病毒,是否可以用某种方法使蚊子感染对蚊子致命的病毒呢?

英国科学家就曾经研制出了一种杀蚊病毒药剂,可以有效地杀灭流行于北美和欧洲的一种能够引起痉挛发烧症状的蚊子,但这种灭蚊病毒是否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还不得而知,所以并没有大面积使用。

有科学家设计出了新型灭蚊装置,利用蚊子感知猎物位置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设置蚊子陷阱,在蚊子吸血的刹那,将蚊子倒扣进封闭的口袋之中。

而我国科学家更为现实,在实验室培育出大量没有生殖能力的蚊子,将其放归自然,占用野生蚊子的交配次数,使野生蚊子丧失生殖能力,从根源上杀灭蚊子。

对于已经取得的部分成果,科学家们没有沾沾自喜,他们依然在不断地研究探索之中。

目前,在人类与蚊子之间的战役中,蚊子还是处于不败之地,它们超强的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让人类防不胜防,治蚊之路在何方?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人蚊之斗,谁技高一筹?每年有80万人因蚊子死亡,应对之策在何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