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写作不要陷入“脑洞焦虑”【私信回复2弹】

2023-05-12 09:37 作者:写小说的羊毛狐狸  | 我要投稿

有几位位朋友私信我问如下这类关于写作的问题,我归纳了下:

【自己写小说,总是觉得自己的创意不够好,不够劲爆,写着写着,就觉得创意越来越糟糕,于是每次写到一半就放弃了;或者自己每次有灵感的时候,看到别人有类似的创意,就陷入不自信,就不想写了……等等】

各位朋友,其实我也陷入过“脑洞焦虑”的状态过,总觉得自己要构思一个“一下就能抓住别人眼球的创意”的想法,也正因为如此,我曾经一度陷入不敢动笔的状态,导致一段时间写作停滞不前。

其实啊,直到我后来潜下心,看了很多书和电影以后,我才想通了——创意撞车不可怕,还是对自己切入的角度要有自信。

首先谈谈【切入的角度】。

任何一件事情就像看人一样,从不同的“面”去观察,从不同的立场去思考,都得出不同的形象。

我醉心的爱情小说之一《茶花女》,如果简而言之,就是一部“痴男爱上妓女”的狗血故事,而且故事也很简单,其实,若论脑洞,小仲马和当今各个网文平台的小说比那差太远了;论反转,也和很多脑洞大神差太远,论狗血,更不如现在那些狗血小说。

但古今中外,《茶花女》依然还是畅销书,我当年看得如痴如醉,时至今日每每拿起再读一下,也会被字里行间的感情给渗透。

如果换个人写,是不是就是《名媛动了真心,不惜为爱穿上衣服,这男人有什么魅力?》

还有一个,这倒是源于我和贴吧的人讨论关于《道诡异仙》的文笔问题,有人说,《道诡异仙》没有文笔,就是新奇脑洞,我当时就说嘛,如果是狐尾写道诡,那就是《道诡异仙》,如果你认为文笔不用要,单纯靠脑洞,你来写可能就是《精神病成为异仙界最强倒爷那件事》。

上述这些呢,我想表述的就是说,我们不用太过于苛求自己“创意”和“脑洞”的唯一性。

再者呢。

就是说,写作时要酝酿情绪,任何公式和点子,都不如你怀着一个情绪去写,就像藤本树说的,他每次画漫画的时候,都在一个比较愤怒的情绪状态里。

我想,大体就是这个意思。对我来说,“情绪”也是一种切入的“角度”,我们不用担心创意撞车,可以先酝酿一下,我对我脑袋里的创意有没有“情绪”。

我的专栏中有一篇文章叫《最后的灵媒》,我这篇文章当时就是在一个非常愤怒和悲悯的情绪状态里写出的,一气呵成,只用了一天写完了初稿,底子有了,后面的精雕细琢自然也不在话下。而回过来看看,这篇文章中全是老套的元素,复仇的女鬼,驱魔的主角……

但这篇我变现了,签约给其他平台了,我觉得,不是因为它的结构,创意什么有多特殊,也并非“伪纪录片”的写法有多特别,我个人总结,还是文章中有我对事件的内心的看法、思辨——最终结合写作技术,成为了一篇有“角度”的文。

而之后,编辑希望我再写一篇类似的,但我也没有再特意写这种类型的,因为我知道,这种情绪很难完全复制的,因此,“超越”自己,就是没必要勉强自己钻进一个窄巷子里,在自己的思想中解放出来——我对一件事有没有自己情绪呢?有情绪其实就等于有了自己的想法,那我们写起来就自信了。没情绪的话,咱们就先把灵感做笔记记下来放放,以后等有了“情绪”了,对这个点子有感情的映射了,我们再写。

那情绪怎么来呢?我觉得,老生常谈,多看新闻多看报,多读别人的作品多看电影,如果你社交不错也和别人多聊聊天。

其实你会发现,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法真的很不用。

再者,就是,不要和“自己过不去”,不要怕“自我重复”

什么意思呢?比如,你之前用过了一个创意,比方有的朋友写了一个丧尸题材,之后再创作的时候,就会刻意避开,甚至一些曾经自创的好词好句也会刻意回避。

个人认为大可不必,用自己以前用过的创意和好词好句,不代表说你不去自我突破了。

这些就像调味品一样,我个人觉得,关键在于如何在适当的时候加入、融合。

最后呢

就是说,往往陷入脑洞焦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热点追踪”,就是说,编辑给热点推荐,然后我们赶快抓紧抢占热点先机去写。

但往往,这种热点很难让自己产生情绪,甚至自己对这件事情都没有理解,只能百度,然后草草套模板。

我问过很多作者,真的追热点就能过签吗?其实很多人追了一辈子热点,过签的也就那几个,因为对于编辑来说,他在群里发一个推荐,几十号作者开写,大家想一想,你有套路模板我也有套路模板,最终的结果,不还是比谁的角度更深,谁的文笔更好嘛。

所以说,与其等热点,不如找到自己觉得有想法的事件和元素沉下心写。

最后,我想说,对自己抱有信心是必须的,也要有“同样的题材创意和元素,在我手上必定能比别人写得好”的自信和勇气。




写作不要陷入“脑洞焦虑”【私信回复2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