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人大失利后,上岸江浙地区某事业单位:进入体制内的利弊分析
前言
作者本科来自西南政法大学,一战人大法学考研失败后上岸江浙地区某事业单位。师妹在文章有一段话很具有启发性:“关于选岗,我觉得可以分为公务员跟其他,我的分类依据是考上后不好辞和方便辞职去考研考公务员的岗位。”确实很多本科生同学会思考这一点,因为既不甘心自己学历止步于此,又害怕自己暂时没有着落,这个时候选择一些待遇不错的事业单位,作为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转折点,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本人情况:在人大考研失败后,上岸某事业单位。
我当时考人大心里面的想法,一是大家都读研了,我也想去读,读书读多了肯定没毛病,而且自己当时也没有做好就业的打算,想着读完研后可能会找到比本科就业好的工作,自己之前也关注过一些律所、公务员的岗位招聘印象中觉得要求硕士学历的越来越多,总结下来就是读研动力更多是来自同辈学历焦虑和本科就业的惶恐,自己对专业的想法也有但是不多;
二是为啥选人大呢?因为想着考一个比本科学校好的地方,恰巧当时一个学姐考上了人大,人大学硕两年也很诱人,学硕跟法硕的区别我当时的理解就是考学硕就业范围可能更广,当时是真的不懂。
这两个方面是我当时的想法,现在再看当时,自己可谓对未来人生完全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在学校待久了唯分数论、唯成绩论的学生思维很严重,同时也很贪心很虚荣,干嘛那么逼自己呢?自己对法学本科就业不是很了解,就给自己加压非得去考一个最好法学院的学硕,现在想想这种做法是对自己人生不负责任。我们提倡勇气可嘉,但是务实是根本呀!聪明的人,是不会把自己搞得那么累的,你要确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给自己有个目标,然后以结果为导向,缺啥补啥就可以了。人生一定要让自己开心快乐,真的不必向任何人证明自己,一定要活好自己。如果不了解自己想干啥,可以多打听多去问,其实一个人的能力是真的很有限的,每个人擅长的事情也是不一样的。如果能发掘处自己的兴趣特长,找到自己乐于从事的工作,能够钻研于此,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我想更多的人都应该是先从事了某份工作,才能慢慢培养出兴趣。

我在考研失败后,选择了省考、事业单位联考、中央部委直属事业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烟草等体制内招录的一些考试,虽然有些考试因为时间冲突没有参加,最后也是只能选择去一个单位。但是在报名、参加笔试面试的过程中还是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跟大家做下分享:
首先,我为什么没有选择去做律师、法务呢?我也曾尝试过在律所就职,但是我感觉一开始真的很累,而且作为一个女孩子且没有任何buff加成下,自己很难熬出头,在律所团队中没有归属感。相比之下,进入体制内,工作接触的人员和内容分工相对确定,有稳定归属感。学法学,可能有很多同学一开始也是有一股闯劲的,不喜欢体制内,觉得会局限自己的生活,一辈子也就这样了。我之前也是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是现在我的感受,只有进入体制内,你才有自己的生活呀!选一个宜居城市的体制内,真的很舒服。

其次,考公确实没有那么简单,但是也确实没有那么难。而且本科生的岗位非常多,一定要抓好本科应届岗这个条件呀!尤其现在还有择业期两年的应届这个选项。
关于选岗,我觉得可以分为公务员跟其他,我的分类依据是考上后不好辞和方便辞职去考研考公务员的岗位。主要是因为公务员有五年服务期,如果辞职对自己今后发展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同时,考上公务员再辞职,我想很多家庭都会不乐意的。所以,要是考公务员(参加国考、省考)建议直接选一个你目前一辈子待着都不讨厌的地方,考上后你可以选择读非全日制的研究生,来提升学历,之后可以参加遴选去更高的平台,总之先考进去才有其他的选择,至于待遇本科和研究生真的差别不大,关于领导是否器重之类的,真的还是得看个人业务能力和情商。你将来从事的工作又不是靠知道法律儒家化来升职加薪的,可以因为兴趣热爱了解,但是花费人生好几年来记这个,也确实挺难受的。如果你选择考其他,我个人是觉得考一个钱多事少的地方,积累些经验,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再考公或者考研。
公务员的话,我知道的岗位有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之类的大家可以报考,岗位真的非常多,但是像广东、江苏、浙江、北京这些地方会存在限户籍或者应届、硕士的情况,其他省份,除了省会城市对于法学岗位要求硕士的多一些,其他地区本科岗位还是很多的。某些省份的中级人民法院、检察院不要求应届,只要求过本科的A证就可以报考,报考的要求真的不是很高的。如果三年或者两年前你就可以报考并且能上岸的岗位,为什么你要三年后再考呢。考上后在体制内读个非全研究生,也是硕士学历呀。这三年既读研,又有工龄也不挺好的嘛!

其他单位,可能没有法院、检察院那么强的专业性要求,更多的可能会从事单位纪检或者党建之类的工作,但是工作强度也会较低,你将会有更多自己的生活。报考部委直属的事业单位在地方的工资也不会很低,事业单位跟公务员的工资也差不了多少。你会有更多自己的生活和时间来提升自己。放平心态,想要考公可以考,想要再读研也可以冲,有了两年基层工作经验再加上硕士学历,未来再考也会有更多的选择。
大家选择考人大都是勇士,选择了就坚定去做,失败了我们也要坦然接受,这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谁的人生又能次次如意呀!或许我们不适合,有其他地方会欢迎我们,天生我材必有用!真的不希望大家浪费时间做重复的事情,青春多宝贵呀,时间只有一次,现在距离下一次考研还有9个月呢,何不去试试其他的路呢?万一,我们发现了自己的热爱,又何必再去一个地方跟别人争抢,让自己很累呢?我之前也是看到那些本科不是特别优秀,然后考研到清北觉得很励志,但是我们想想那些本科就是清北的同学,人家本科就选择就业又未尝不可。你高中没有人家努力,所以你没有去清北,现在人家选择开辟新的赛道了,你选择去背人家本科学的课本,获得同样平台再去就业,我觉得背一次可以尝试的。但是现在清华本科跟你一样都可以报考某地级市中级人民法院,你万一就行测做的好,你俩一起进去这不可以嘛?

相关链接
2024人大法学考研全程班开班仪式和注意要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更多详情请关注微博/知乎/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学术型辅导团队,日常发布人大法学考研最新消息,提供法学考研一站式解决方案,有专业、有方法、有温度、有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