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21 武昌首义敲响清政府丧钟

好详细的记录。包括参战人员,战争过程。开会地址都有。
第二次看,能记住的细节和能理解的地方变多了。
首先是宋教仁等人在日本提出的革命三策。证明武昌起义其实是有理论基础和相关战略布局来支撑的。和武昌起义有关的是三策里的中策,1910年10月宋教仁等人在日本提出。
可惜当时孙中山,黄兴等人认为在湖南湖北起义的条件不充分,于是没有重视,导致这些重要领导人都没有直接领导武昌起义。
而湖北本地的起义条件其实挺充分的。视频从三个方面讲解了起义条件为什么充分。
首先是组织基础,早在1904年就有一个组织,叫科学补习所,这个组织专门深入清政府的湖北新军,印发一些和革命有关的书籍,调动新军的革命情绪,鼓励他们革命。
以及在1909年4月,成立了共进会湖北总部,在湖北新军中发展革命组织。
还有1911年1月30日,蒋翊武等人成立文学社
多年来的努力让清政府的湖北新军里有三分之一的人都叛变了,参加了革命组织。
最后是四川保路运动恰好让清政府派出了湖北新军去镇压,导致湖北防备空虚,是个大好的革命时机。
而起义的过程也很艰难。首先是起义还没开始消息就泄露了,起义的前一天,因为孙武等人做炸药不小心爆炸了导致被俄国巡捕发现,什么参加起义的人员,具体实施方案都被搜出来了。当时清政府安插在湖北的总督拿到起义名单后封锁全城,抓了好多革命党人,又在10日当天拿着名单准备逮捕新军里的革命党人。
在知道即将要被抓的危急关头,湖北新军里的熊秉坤说再不反就死了,赶紧反说不定还能活命。
然后是起义的当天七点,俩湖北新军在军营里擦枪,被排长发现了,排长说你俩要造反吗,他俩说反。然后起义就这样仓促地开始了。
武昌起义的主力居然是清政府的湖北新军,真是没想到,但是也干得漂亮。
然后领导起义的直接第一人其实是熊秉坤,但是熊秉坤威望不是很足,不太能够让这边起义的三千多人都听他的,所以那三千人一开始起义的时候横冲直撞,没有秩序的。
后来又挺临时的让吴兆麟当总指挥,然后军队就分三路攻打总督署。把当时的湖北总督打得衣服都来不及穿就上船跑了。
武昌起义就这样成功了,两天后成功光复当时的湖北三镇,武昌,汉阳,汉口。
还有从别的地方看到的,武昌起义成功之后要建立湖北军政府吧,缺一个有名望的人来当湖北军政府的总督,当时看中的人选是黎元洪,但是黎元洪其实不想当这个总督,最后好像是被当地的人民拿枪举着被逼成的总督。
这场起义的成功震惊了全国,在这场起义的带领下,星星之火逐渐燎原,全国各地也纷纷起义,纷纷成功独立。
在武昌起义发生后的四个月,1912年2月的时候,清政府那个皇帝就宣布退位,清政府垮了。大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