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我动荡的青春
“张辰庚”是从2019到2023断断续续刻在我心头四年的名字。 认识他是在小学的辅导机构,那是2015年,我上小学四年级,他大我一届,记忆中的他瘦瘦的,字写得很漂亮。我们之间,除了一起吐槽过一位共同的老师外,再无别的互动。半年后,他没有再来过辅导机构。两年后我小学毕业去了附中上中学,本以为我们不会再有任何交集,而命运的齿轮却在2019年发生转动。 那是初二的暑假,成绩游走于中游与中上游之间的我迫于中考的压力,上了数学补习班,开课后的第十三天,机构老师说要邀请中考优秀生做演讲报告,在做欢迎准备时,我看到横幅上有一个熟悉的名字,但一时想不起关于这个名字的任何信息,我在心里默念两遍后,突然觉得有种东西在一瞬间击碎我的回忆,并在脑海里蹦出一道身影,是他,张辰庚,我曾经认识的那个人。 三位学长学姐在我们的欢呼声中走进教室,那道熟悉的身影再一次出现,不过是从记忆中走进了现实,他还是一样瘦瘦的,除了个子长高了以外仿佛没有任何变化。他自信地站在讲堂上,侃侃而谈,一身正气,坚定又稳重,与我记忆中那个说老师坏话的男孩子已截然不同,那种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我,那一刻,我好像看到了光照在我身上,一颗向阳而生的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那是2019年7月28日,我永远不会忘却的一天。 接着就是我拼搏奋斗的初三,在无数次成绩下滑,赖床,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就会在心里默念“张辰庚”三个字,想一想他闪闪发光的样子,幻想一下成为像他一样优秀的人,然后一股力量便喷薄欲出。走在零晨五点空无一人通向教学楼的小路上,我没有害怕过因为我心中有张辰庚带给我的光;在化学成绩直线下滑到不及格时,我没有放弃过,因为我要向张辰庚中考化学46分的成绩靠近;在成绩与全县前100有着很大的差距时,我没有崩溃过,因为我记得张辰庚说“永远的强者才是真正的王者。”“张辰庚”这三个字给了我太多力量,支撑着我走过那段看不到光的日子,在一次又一次的深夜中带给我第二天的 重生。他是我的光,是我的动力,是我的希望,是我的信仰,带着这份与他重逢的向往,最终我如愿考进了全县的前100,进入了与他一个类别的班级——宏志班。 那时我没有他的任何联系方式,只能每天课间望向高二年级教学楼,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然而在诺大的校园里,我们却始终没有重逢、没有再次认识的机会。反而与日俱增的是高中的繁重的学业压得我喘不过气,身体与心理的崩溪将我一次次打倒。而在几天后的宏志生开学典礼上,三个年级宏志生聚集一堂,我如愿地见到了他,但距离太远,我没有与他说话的机会。这场意外的相遇,暂时洗去了我的疲惫,我只想成为像他一样闪闪发光的人,我只能不停地奔跑。 然而最终我没能战胜自己的心理疾病,在高一开学的第三个月我休学了。在这段难熬的日子里我不敢正视自己,不愿接受自己的失败,更失去了与他重逢的信心。因为我认为我是一个失败者,此刻我没有任何激情和动力,我不愿再去想我曾经的梦想,不愿再让那个“变得像他一样优秀”的目标一次次刺痛我的心,我只想逃避和休息。在休学的日子里,我躲在家里不出门,放纵自己的懒惰,没有丝毫想回到学校的念头。药物加心理辅导,在次年的5月份,我渐渐调整好了自己,我不甘心放弃。如果问我是什么促成了这个转机,我想还是那些在深夜一次又一次冒出的念头,那些最初的念头,那些变得像他一样闪光的念头,它们支撑着我熬过那段生不如死的日子,帮助我打消那些消极的、极端的可怕想法,带给我生活下去的希望。所以你说,“张辰庚”对我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那颗火种在阴燃后又重生出更热烈的光芒。在7月份,也就是2021年的7月,张辰庚高二的暑假,我终于通过表白墙加到了他的QQ。激动,雀跃、热泪……五味杂陈,我想我终于有机会让他知道我的存在了。然后就是不熟练的聊天,以我的视角告诉他两次由于补习班的机缘巧合。我小心翼翼与他保持联系,在一次聊天中偶然得知他要直播观看那场英仙座流星雨的消息,因而我有幸与他在同一个平台观看了同一场线上流星雨,我们分享彼此截到的图片,也因此发表了同样纪念流星雨的动态。那个时候我真的特别开心,特别满足。我觉得我似乎向他走近了一步。 在他放暑假的这十多天,我找了许多话题与他聊天,比如向我推荐书籍、电影、歌手……他答得很认真:《悲惨世界》、《让子弹飞》、鲍勃·迪伦…在八月初,他开学了,我们也断了联系。而在这之后,我在表白墙上看到了一个令我万念俱灰的消息,那是一封表白信,短短十几个字——“表白张辰庚,喜欢他从始至终五年了。”是啊,像他这样优秀的人,怎么会缺少被吸引的人?有人喜欢他五年而我与他真正认识才十几天,我只能继续追赶他的脚步,不可以有任何退缩,也暂时不能有任何杂念。 由于洪水缘故,我的新高一生活在9月份才开始,我依旧每天充满期待与希望。那时的我心中藏着一份盛大的爱意,书上写满了他的名字,就连擦肩而过时心跳都会漏掉一拍。但我明白我太微不足道了,我也常常压制着这份喜欢,希望它能被暂时熄灭,因为暗恋太痛苦,太矛盾了。 在他高三,我新高一的这一年里,我们没有过多联系,但“成为像他一样优秀的人”似乎已经在我脑海里潜移默化,我不再计较我是否是为了他还是为了自己而努力,因为我的脚步没有再停下过,我也真的变得自信,勇敢了一些,我尝试着大方地展示自己,尝试着像他一样侃侃而谈……在这场漫长的追逐中,我也的确收获了更好的自己。 2022年六月,他高考、出成绩,虽然最后没有发挥好,但依旧考上了很厉害的军校,他的那份正直、爱国,热血和情怀也真正有了可以施展的地方,他该步入大学了,而我才该上高二,我的青春似乎该就此止步了。然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我们的关系却变得熟悉起来,他会偶尔主动给我分享生活,我有时也会开玩笑骂人,他的大一,我的高二就这样在隔三差五的聊天中过去了。 今年是2023年,距离2019年的那个暑假也已经过去了四年。今年的暑假,他去了云南大理,给了我第一人称,带我云游洱海。我们也有幸在公园的操场上一起散步聊天。甚至于我收到了一份来自他的礼物——他大学的书签和故宫猫的万年历。 曾经的我只敢躲在角落里看着他散发光芒,我从未想过有一天能与他站在一起,成为朋友,肩并肩谈天说地,走到这一步,我已经很满足了。 从2019年到现在,已经太久了,我好像也分不清对他的感情了,到底是喜欢还是执念。曾经的我知道我们的差距,清楚我们的差距,所以我一边努力追赶,一边克制自己的情感。走走停停的这四年,我明白了很多,他太耀眼也太遥远了,他属于更广阔的世界。而我只是一个小透明,一路摸爬滚打,一直朝着他的方向努力。也许我曾经真的很喜欢他,喜欢到一想到他,我就会呼吸加快,喜欢到把他写进我的作文和练字里,喜欢到我自己怀疑自己这份感情的真实性。但现在,我不再去想最后的结局是否圆满,也不再刻意压制自己的情感,就这样就好,就这样默默追赶,默默关注,默默陪在他身边就好。 “追风赶月莫信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依旧会继续朝着他的方向努力,只是最终的目标不再是他,而是那个在追逐过程中变得更好、更值得留住的自己。 就像我五音不全,但我依然热爱唱歌。 2023.8.4